短棹猶停,寸心先往。說歸期、喚做的當。夕陽下地,重城無樣。風露冷、高樓誤伊等望。今夜孤村,月明怎向。依還是、夢回繡幌。遠山想象,秋波蕩漾。明夜裏、與伊畫著眉上。”(《殢人嬌.約歸期偶參差戲作寄內》)
這是一首描寫在旅途中思念妻子的詩歌。張越非常喜歡。
當初就是王濤用這首詩打動了她,當時王濤在外工作,張越在家鄉做鄉村教師,讀到了這首思念自己的詩歌後。她辭去了工作,跑到北京來結婚,並且生活在一起了十五年。現在孩子都上小學了,夫妻兩個卻無法承受生活的壓力,她走投無路,向梅敬馨求援。
敬馨問張越說:“你會唱天仙配嗎?“
張越點點頭。她說:“你挑水來,我澆園。我織布來,你耕田。” 她想不起來下句。
敬馨接著說:“寒窯雖苦能避風雨,夫妻恩愛比蜜甜。”
敬馨決定用自己的智慧讓老王懸崖勒馬。
她對老王說:“難道除了上班,你所有的時間屬於自己?”
老王一見敬馨,就笑容滿麵,他說:“我除了上班,還有朋友聚會,平時看看電視。”
敬馨問:“多長時間的朋友聚會?”
老王說:“每周差不多有一天時間。”
桑柔說:“這麽看來,你雖然結了婚,在婚姻生活中並沒有承擔家務。”
老王說:“我辛辛苦苦掙錢給大家花,當然盡到了自己的義務。”
英愛問:“王工程師,什麽是子不教,父之過呢?”老王腰向前探著,不說話。
張越的眼淚都快流出來了,她連忙向天上看去,不讓眼淚流出來。
常老師義正言辭地說:“我國的婚姻法規定,夫妻雙方在婚姻生活中是平等的,婦女不論從事任何職業,都是光榮的,應該受到尊重。對於家務,應該平等分擔,共同承擔。”
老王還是不服氣:“平時修理房屋,家電,買煤氣,教房租都是我的事,怎麽能說我沒幹家務呢?”
趙濤說:“男人在外工作也不容易,壓力大的很。回到家,如果連個話都不能說,實在是太委屈了。”
英愛說:“那也不能把家裏人當成撒氣筒。”
趙濤一下不說話了。
張越說;"我每天都獨守空房,把孩子送到學校,自己就忙著買菜做飯。平時老王看電視的時候,我就陪著孩子寫作業。就著,老王什麽也不幹就站在那裏數落我。就像個監工。”
方雄一下樂了,說:“大家不知道看沒看過格林童話中的一個故事《愛抱怨的鞋匠》,有個鞋匠,一天遊手好閑,無所事事。可是他最大的愛好就是指責別人。王工一天到晚無所事事,指手畫腳就是因為大男子主義作怪。”
張越說“我不想再過下去了,一天到晚拉扯著孩子,拚死拚活,忍氣吞聲,感覺就是童養媳。”
敬馨望著她慈祥的白發在黑發中隱隱閃現。敬馨知道權利比金錢更重要,沒有平等的權利,無法在生活的考驗下經曆苦難。
英愛老師說:“張越,其實你非常的堅強。你能為孩子做那麽多的事,你堅守著自己內心深處的道德,用生命嗬護著自己的孩子,是個偉大的女性。你理應得到社會的尊重。”
老王不懈一顧,他說:“同事的妻子都是大單位的白領,她就是家庭主婦,掙錢很少。我感覺在同事跟前都抬不起頭。”
英愛說:“你的攀比心理在作怪,不比如何好好工作,如何照顧好家裏人,就比誰的妻子漂亮,誰的妻子掙錢多。就是這種畸形的自卑心理讓你的生活處處在陰影之下。”
方雄說:“人比人,氣死人。你拿張越跟天下所有人去比,拿金錢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難怪她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可是那些有錢的人,就有時間照顧孩子們?”
張越眼淚流下來了,一想到孩子,她總是感到心酸,仿佛她就是一隻春蠶到死絲方盡。 她把眼淚擦幹。
她的腰杆挺直了。 “分家。”她大聲地說著。
老王惡狠狠地頂張越說:“你能行嗎,就那麽點錢,讓孩子跟著你喝西北風。”
張越僅僅地拉著孩子,回敬老王說:“三娘寡居可以教子成人,我也能把孩子拉扯大。”
老王非常鄙夷地說:“恐怕你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疲於本命吧。”
趙濤非常明白窮人流連失所,無法照顧孩子的說法是一種極端現象。
趙濤說:“我上大學父親就去世了,我一直享受的是國家的特貧學生獎學金。”
老王強詞奪理地威脅張越說:“你又工作又帶孩子,早晚把你累死。
常老師十分鎮定地說:“根據法律,離了婚,你也有撫養孩子和賠償妻子的責任。”
老王再次發揮想象,拿出了他的威脅手段:“孩子上大街上得有人管,生病得有人治,在外邊碰見了持刀歹徒得有人保護,和陌生人交往得有人提醒,虛度時光,遊手好閑要有人管束,在學校裏學習不好得有人輔導,麻煩多的很。”
張越說:“家難道是個安全的地方?我就是吃糠咽菜,也比在家裏低三下四強。你一生氣,就天天看電視,根本就不理我和孩子,讓我一天到晚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一次,我說不讓你罵孩子笨。你連續一個月都不和孩子和我說話。見了我,就像見了乞丐,動不動就數落我笨,沒本事,讓我連一天舒心的日子也沒有。我生病都是自己跑到醫院裏去看。他動不動就在大庭廣眾下數落我,讓我丟人現眼。為這,我吃過安眠藥,住過院。還有一次,在車裏吵架,他還拿著我的頭往車上撞。”
大家都驚呆了,方毅感到的是憤怒:“老王,你怎麽可以這樣虐待自己的老婆,你也算是個男人?好男不跟女鬥。你是個外強中幹的人,內心世界就是空虛和貧乏。”
梅敬馨給大家講了一席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