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在美國做臥底的日子 - - - 1

(2014-04-13 17:02:43) 下一個
17歲那年,當我剛收到華南理工的錄取通知, 父母就決定全家移民美國。 我心裏其實很不情願,舍不得老家的親朋好友和美食。當時改革開放的政策已經實施了十來年,但大部分人還是吃著大鍋飯的單位職工,拿著可憐的幾百塊死工資緊巴巴的過日子。有機會有能力出國的都想盡辦法出國,去謀求傳說中更好的生活. 於是我就糊裏糊塗的就跟父母來到這個三麵環海的國際城市. 這個城市相當多元化,來自廣東的移民超多。

剛來的幾天覺得每件事物都是那麽的新鮮,每樣東西都是那麽“大”,不管是建築,馬路,樓梯,草地,公園,電梯,盤子,杯子,衣服,黑人,白人,甚至貓狗。。。都比在國內的要明顯大好多。新鮮感過後,全家就要麵對很實際的衣食住行的挑戰了。

雖說華人移民很多,但找工作也沒那麽容易。父母已接近50歲,不懂英文,沒有特殊技能,隻能做些簡單但繁重的體力活。
爸爸很快就在一家中餐館找到一份打雜的活,每天50塊美金;媽媽去了一家製衣廠做一些剪線頭的碎活,每件成品兩分錢。
第一天,我爸就被辭退了,理由很簡單,手腳太慢!老板打烊前給了他30塊就打發了。我媽一天下來,剪了400多件成品,20幾塊。所以兩人那天加起來的收入還不到60塊。

當時法律規定的最低工資應該是每小時5塊,但老中的小生意一般都是給現金,不報稅,工錢會低很多。我們全家也是傻乎乎什麽都不懂,他們倆人還美滋滋的說換成人民幣就是400多了,我媽在單位上班一個月也就500多人民幣。共產黨幾十年的愚民政策就是這樣糊弄摧殘底層老百姓的正常思維和價值觀的。

房租當時一個月是400塊的單房,他們覺得勉強還能過得去,我爸就決定去報一個廚子班,邊學炒菜邊到其它餐館打雜。日子暫且就算安定了。我也去州立大學谘詢了一下,說是谘詢,其實是硬著皮頭找一個老中的職員幫我翻譯, 才知道國內高中的課不足夠申請這邊的四年製大學。所以必須在這裏的高中把必修課念完和考SAT才行。然後我去校區申請高中插班,考了個placement test, 數學部分幾乎滿分,但英文閱讀和寫作不及格,被分到一所全市排名最後的高中,從ESL 1 最低的雙語班開始。同學基本都是不懂英語的墨西哥或者亞洲過來的新移民。

雙語班,其實並不是用母語教學,隻是有部分教材是母語,用來幫助學生學習的。公立高中的好處就是對低收入家庭很照顧,沒有學費,還有免費早餐和午餐。但第一次吃洋餐,差點沒把黃膽水給吐幹淨,冰冷的三文治,冰冷的牛奶,冰冷的橘子。。。。
後來才了解這些免費午餐基本都是打發homeless的那種規格,別指望會好吃,隻要餓不死你就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Kate_Sin 回複 悄悄話 好看,請繼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