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印象記-音樂和藝術的殿堂
維也納的青山秀水,幽雅風景孕育了無數世界頂級音樂家。音樂巨人貝多芬、莫紮特、舒伯特、海頓、斯特勞斯和勃拉姆斯等都在維也納渡過他們的音樂生涯;譜寫出了許多膾炙人口,流芳百世的經典樂曲。
維也納皇室,特別是女皇瑪麗婭.特蕾莎對音樂藝術的喜好和重視,不惜工本地大興建造富麗堂皇的音樂廳,讓維也納在十八世紀就成為了歐州古典音樂的搖籃;方興未艾,至今都是全世界音樂人向往和崇敬的音樂聖殿。到維也納愛樂樂團常駐的愛樂音樂廳-金色大廳演奏,成了他們魂係夢繞的追求。
街頭,公園,廣場隨處可見的音樂家紀念雕塑,保存完好的音樂家故居,公寓,和特別為他們建造的博物館,音樂家名字命名的街道和商店甚至巧克力造型和包裝,都讓人們感受到維也納人對音樂家的崇敬和愛戴,對音樂的喜愛;空氣裏仿佛跳動著輕快的圓舞曲音符,讓維也納這個迷人的城市大花園更令人陶醉。
約翰斯特勞斯

莫紮特
貝多芬

一到維也納,街上到處都有穿著象披風大袍的兜售音樂會票子的人。旅館的布告欄和大會的服務處都有告誡人們不要輕易買街上的票。金色大廳在四月七號前沒有演出,我們決定到國家歌劇院去聽一場音樂會,不虛到世界音樂之都一行。
奧地利國家歌劇院

上麵這張是我偷拍的芭蕾舞演出劇照
那天我們從國家藝術博物館看完畫展回來,就直接去了國家歌劇院。那晚上演的是芭蕾舞片段。我挺喜歡的,就怕去看一場內容背景不懂,語言(德語)又不通的冗長歌劇,肯定要打瞌睡的。一位發放網上預售票的小姐告訴我們,正票已經售完,可以買站票,3.5歐元一張。在得知音樂會要三個小時後,我們遲疑了,怕站不動,最後還總算網上預售的有餘票,但位子沒有多少選。我們買到兩張三樓的座位,如願以償地欣賞了維也納的芭蕾和音樂。
因為去晚了,我們沒能欣賞到歌劇院的內部建築和裝潢,感覺劇場不大,呈一個很大的U形。因為隻能在演員謝幕時拍照,我們位子太高太遠,我幾乎沒有拍照。
聽音樂會的人們,男的西裝革履,女的大都著深色的套裝或裙子,像出席正式的晚宴一樣,這是他們對藝術,對音樂和音樂人的尊敬和禮貌。
鄰座的維也納女士告訴我,音樂和芭蕾都是維也納人的最愛,音樂廳是很多人每晚必去的娛樂場所。後來得知還有許多會精打細算的人特意自備小凳子,買站票觀看。如果是夏天,維也納的公園,街頭常有免費的音樂演奏。
維也納人對音樂的厚愛非同尋常。(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