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女兒妮妮 (13) 妮妮的目光

(2016-05-21 16:41:50) 下一個

妮妮目光敏銳,從小對色彩和形狀有獨到的觀察力。

妮妮平時喜歡著色,一把五彩蠟筆油畫棒,一張白描圖畫,總能讓妮妮孜孜不倦地忙一會兒。塗出來的畫麵總是令人愉快的,因為舒適的色彩搭配,不管塗抹得多不均勻,多麽歪歪扭扭。現在的蠟筆油畫棒做得好,很容易著色,既省力適合小孩子輕軟的小手,又留出著色深淺的空間。不像妮妮爹小時候用的那些筆,幹巴巴呲咧咧的,怎麽畫怎麽不順心。孩子小的時候手沒有控製力,直線畫不直圓圈畫不圓,在紙上的表達隻能通過顏色。孩子若是畫不出想畫的顏色,肯定就像大人講不出憋在心裏的話,難受極了。

妮妮兩三歲的時候用色是自由的,無拘無束,好看就行。畫出來的畫總讓妮妮爹聯想到現代派美術大師。妮妮爹常想特納莫奈雷諾阿之流是不是因為童心未泯才能漫不經心地在迷亂的點彩中呈現美輪美奐。妮妮四五歲開始刻意用色真實,黑頭發一定是黑的,藍天一定是藍的,紅花一定是紅的。天經地義。可用色真實了,畫麵卻不好看了。這不怪妮妮,越真實越有瑕疵,現實世界怎會是一幅美麗的畫麵呢?但妮妮當然不滿意。因為不好看。妮妮爹就試著給妮妮講點兒大道理人生哲學之類說過無數次的陳康爛穀子老調,什麽現實殘酷,江湖險惡,等等。妮妮聽了一頭霧水,顯然不知所雲,也就不理會妮妮爹,照舊在紙上描繪妮妮的美好世界。

為求真實而畫出來不美,反而看著也不真實。這就削弱了妮妮畫畫的熱情。妮妮爹開始遺憾起來。妮妮爹是希望妮妮有藝術修養的。這不僅因為藝術的美和力量,更是因為妮妮爹在生活中的體會。妮妮爹的爹讀書學的是美術,大師的學生。雖綴學抗日,但其藝術熏陶會在不經意間展現美和想象力創造力,無論是是字裏行間,言談舉止,還是待人行事。藝術是最原始的創造,也是最艱難的創造。當我們要把概念,感情,思考表達在畫麵上,我們必須是有洞察力的,有想象力的,有創造力的,有決斷力的。我們必須是優美的。妮妮爹希望妮妮優美。

幸運的是,妮妮遇到了她的課外美術老師。每次畫畫課上,老師看妮妮畫,在妮妮倍感不滿意的時刻,老師簡單補幾筆,畫麵頓時鮮美起來。妮妮馬上高興了起來,因為美,更因為體驗創造美的過程。妮妮如此也就慢慢學會如何創造美。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卻是享受的過程。妮妮因學會如何主動觀察解析光色及其與人的關係而目光更敏銳,因一次次試圖用光色表達的過程而學會由觀察進而創造。這是一個心智成長的過程。這個過程幫助妮妮在學知識學文化鍛煉能力的同時,不失去與外界與自然的互動的聯係,並在每天承接的信息裏潛移默化地創造,創造美。

妮妮針對形狀的特殊目光是上高中開始展現出來的。繪畫的基本功達到一定程度後,妮妮越來越多地用形狀描述。無論是破碎的鏡子,還是安靜的棒棒糖,或是雜亂的的鞋子,浮出水麵的姑娘,妮妮都是通過強烈凸顯的形狀,加上大膽的用色,來表達各種感情,思緒,夢想。妮妮高中最後一年的自畫像,是妮妮暑期作業,用作大學申請資料的封麵,更是妮妮爹的珍藏。畫麵由各種流線的形狀組成,像流動且不安的七巧板。這些形狀的色彩組合溫和而不失斑斕,高低有秩,冷暖並蓄,溫柔而大氣。難得的是形似神更似:眼神是典型的神秘的的妮妮的眼神,嘴形是跟妮妮媽學來的俏皮的嘴形。這種娟秀中的俏皮,優雅下麵的叛逆,以及柔情似水裏的堅定,令妮妮爹欣喜之餘心頭一驚。

妮妮不僅長大了,而且目光更敏銳了。像每一個步步長大成人的孩子,妮妮在妮妮爹媽不經意間已經開始用自己的目光觀察世界,認識世界,並且嚐試去描述這個世界,改變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本來是毫無意義的,就像我們的生命。是我們,像妮妮這樣,認識這個世界,並與這個世界交流互動,進而在這個世界裏創造,我們才賦予生命以意義,進而賦予世界以意義。報考大學日子裏,望著不久將走出家門走向世界的妮妮在早晨的陽光下津津有味並一絲不苟地畫畫,妮妮爹心生感動。世間有不同的目光,指向世間不同的角落。妮妮爹要像妮妮此刻那樣,把目光指向溫暖和光明,讓目光落在美的地方。

妮妮的目光。優美的目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上張妮妮的畫多好!祝她心想事成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