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讓夢想重生

(2015-06-16 14:34:21) 下一個


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上午,太太從外麵回來一進門,我告訴她,北京開槍了。太太任憑剛買的菜從手中滑落,坐在地上,望著電視裏的鮮血,哭出聲來。
我們哭了。周圍的同學朋友哭了。北京的家人哭了。孩子哭了,父母哭了,天下有良心的人們,都哭了。
我們哭泣,因為,槍聲裏倒下的,是年輕的生命,和那些生命所承載的對美好的憧憬,對美好的追求,還有在追求美好的道路上的執著和熱情。那美好,就是平等,自由,就是我們的夢想。
六四槍聲裏轟然坍塌的,是我們的夢想。
那一刻,我想,一個時代過去了。
過去的,真的僅僅是一個時代嗎?
......

 
為什麽會發生六四?
六四與文革的發生是相似的,都是自發的,全民的運動。但其社會曆史意義截然不同。
 
文革是人性的原始爆發,是長期壓抑之後的人性本能的反彈。無論以什麽麵目登場,舉國上下每一個人完全從自身利益出發,扮演各自的角色,實現個人英雄意誌,泄私憤,投機取巧獲取利益,或以攻為守,明哲保身。這樣的大雜燴裏,文革自然而然展現了人性中光明的和黑暗的每一個角落,是每一個人的文革,是我們民族的文革。文革是我們民族的恥辱,更是我們民族的曆史的必然,是民族命運。
最終,文革摧毀了幾代人的良心。淒涼中,我們每一個人突然發現自己置身一個沒有良心的民族。
好在良心是人性本能的部分,是自然滋生的。譬如它由母親傳給嬰兒,在慈愛裏,在親情中生長。良心發現,使全民得以在文革結束後鬆一口氣,並開始反省。這是文革意義中積極的一麵。文革後的全民反省,直接催生思想啟蒙運動,迎來曆史上我們民族最美好的社會時代,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是美好的年代。我們依然貧窮落後,在社會崩潰的邊緣,百廢待興。可我們爭開覺醒的眼睛,透過慢慢打開的心的大門,看世界,充滿希望。我們每天都在進步,但沒有忘記彼此。我們關注自己,也關注民族和國家。我們思考痛苦的過去,更迎接嶄新的未來。

我們心中有詩,有遠方。遠方,是夢想開始的地方。
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信仰的國度。但我們有夢想,這夢想維係著我們的民族精神和國家命運。當我們看到現實背離我們的夢想,我們本能地擔憂個人以及民族和國家的命運。我們自覺地走上街頭,我們呼喚:不僅僅為自己,也為國家,為民族。
沒有文革,就沒有六四。
 
與文革不同,六四的發生是人性的覺醒,是對社會公正的訴求,體現的,是對自由和平等的向往,人性光輝的頂峰。全社會走向街頭,不為自己一時利益,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去發出自己的聲音,去呼喚。六四是我們民族的六四,民族的驕傲,更是我們民族的曆史的必然,是民族命運。
六四喚醒了我們民族最珍稀奇貴的品質,良知。全社會的良知,充滿夢想的良知。
六四槍聲淹沒的,是幾代人的良知。留下悲哀,和一個悲哀的國度。因為良知難再。
良知建立在良心之上,卻需要更多更多。良知是覺悟,責任,和犧牲。良知聚集了全社會的精華,為全社會守衛,站崗。那是全民的,溫暖的,動人的,崇高的境界。那就是為什麽,在一九八九年的春天裏,我們感動,我們心相通,手牽手,我們充滿信心。
可惜,良知如此脆弱。六四之後的二十幾年來,我們的民族,包括六四一代,賺錢享受之餘,越來越冷漠,冷漠得不拒絕與貪腐共飲,更不想看一眼昨天的傷痕。冷漠得忘記六四。冷漠得說六四槍聲帶來今天的繁榮。
冷漠得不再夢想。
夢想淹沒的同時,迷茫蔓延,帶著末世狂歡的味道。當全民族不顧一切向錢看的時候,價值隻剩下金錢的價值。理想隻有享受的理想。到處是烏煙瘴氣裏的道貌岸然,和怨聲載道中的和諧安定。一年又一年。
這是六四槍聲帶來的毀滅。毀滅的不僅僅是一個時代。毀滅的是幾代人的良知和夢想。
難道我們的追求隻能曇花一現?難道自由,平等,社會公正永遠不屬於我們?難道我們的夢想,真的隻能是夢想?
我們不知道。可能我們永遠無法知道。盡管,心底深處,我們可能依舊相信。
因為,我們心中,依舊有詩,有遠方。
我們依舊相信未來。
……
 
我們多想,沒有六四槍聲。我們仍像昨天那樣,肩並著肩,滿懷激情,追求,向往。
我們多想,讓夢想重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比遠方更遠_111A 回複 悄悄話 夢想可能會暫時忘記,不會死。 不需要被重生。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