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後,土耳其在中近東地區的發言權日益增加,且經濟、工業、軍事實力得到增強,土耳其不再滿足於其現有國際政治地位。甚至,連任十餘年總統的埃爾多安被稱為埃“蘇丹”,指其有恢複奧斯曼帝國的榮耀,成為伊斯蘭世界共主的“野心”,或者用我們熟悉的說法,土耳其也有了自己的“大國夢”。其實回顧土耳其過去幾年來在敘利亞內戰中扮演的角色,就不難發現,土耳其一直努力將自己的影響力擴大到敘利亞境內,並將這作為實現土耳其“大國理想”的一個“試驗場”。
土耳其的帝國春秋大夢讓“伊斯蘭國”也為之遜色,看看這邊界都劃到哪去了
警惕圖蘭主義!
圖蘭主義或泛圖蘭主義,是圖蘭人的極端政治運動,指成立一日本至匈牙利的大圖蘭國。泛突厥主義是它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圖蘭是指阿姆河以北民族,特別是烏拉爾-阿爾泰民族。
土耳其人宣稱:土耳其人,土庫曼人,韃靼人,馬劄兒人,芬蘭人,蒙古人,滿洲人,朝鮮人,日本人也是圖蘭人。匈牙利人在1920年代提出圖蘭社會一說。
起源
一般認為圖蘭主義是在1870年代的土耳其帝國的知識分子在德國學習發展出來。最有名的是齊亞·喬加勒甫。他說土耳其人版圖由阿爾泰山至博斯普魯斯海峽。
匈牙利
在二次大戰期間,圖蘭主義是匈牙利民族主義分子意識形態之一,他們認為自已來自中亞,與突厥有關。也是法西斯主義在匈牙利的變種。
泛突厥主義
泛突厥主義是由十九世紀的韃靼知識份子萌發的,與圖蘭主義相似。圖蘭低地是在伊朗的東北,鹹海以東、以南的一塊平原。傳說這裏是一切突厥人的發源地。他們指圖蘭是突厥人的後代。曾有一陣子,土耳其帝國為縮小與歐洲臣民的差距,提出圖蘭雅利安人的說法,就是指突厥人是圖蘭人後人。圖蘭這名稱是匈牙利人提出,但範圍更大,包括蒙古、芬蘭。泛突厥主義是用來抵抗泛斯拉夫主義,主張通過教育和文化自治,團結使用突厥語的民族,複興突厥民族。在帝俄時代,韃靼人受到大迫害。當時在歐洲也興起了民族主義浪潮,這極大地刺激了韃靼知識分子(圖蘭是指烏拉爾-阿爾泰民族)。想在政治、文化、語言上統一突厥語民族。但這包括許多曾經被突厥殘酷統治的異民族諸如吉爾吉斯,圖瓦,楚瓦什,維吾爾,安塞爾,塔塔爾等.
最早的泛突厥主義在1804年由一個韃靼神學家庫薩維提出,呼籲伊斯蘭教的現代化建設,這是紮吉德運動。1843年開始了世俗教育改革,1880年代,在伏爾加河,發展了新伊斯蘭運動。泛突厥主義者認為由土耳其到阿爾泰山有一突厥帶,生活很多突厥人。
俄國境內的韃靼民族知識分子利用文化認同意識,激發民族主義的團聚力,通過教育和語言改革,試圖將操突厥語的各民族團結成為一個統一的“突厥民族”,以抵製沙俄政府。沙俄韃靼人易司馬儀·哈斯皮拉裏於1883年明確提出:俄羅斯的突厥人應該“在語言上,在思想上和在行動上聯合起來”,他是泛突厥主義之父。其繼承人尤素福·阿克楚熱提出把所有突厥民族合並成為一個統一的民族。而在土耳其,有一重要人物則亞·闊科阿爾甫(藍色戰士),寫了一本書,名為《突厥主義原理》,提出突厥主義的三階段,第一階段統一操烏古斯語支的土耳其人,土庫曼人,阿塞拜疆人,第二階段是操欽察語支的突厥民族,遠期理想是圖蘭。 1908年,青年土耳其黨人嚐試建立一個突厥人帝國,取代在歐洲的失地。1917年十月革命後,哈斯皮拉裏等流亡土耳其。於是,“泛突厥主義”被一些奧斯曼帝國的知識分子接手,改變成恢複奧斯曼帝國昔日強大輝煌的民族複興運動的精神支柱,並向世界傳播。其中一個特別提倡泛突厥主義的人物是安瓦爾·帕夏,奧斯曼的戰爭部長和署理總司令。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他成為在中亞發生的巴斯馬奇起義的領導者之一,反抗俄羅斯帝國和蘇聯的統治。
在蘇聯時代與凱末爾時代,泛突厥主義受壓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又被提出,納粹黨人阿爾弗雷德·羅森堡曾經想在中亞設一突厥斯坦區,分割蘇聯。
泛突厥主義在中國新疆有一定影響,泛突厥主義者一直稱新疆為東突厥斯坦。
現時許多新的泛突厥主義者把注意力集中於建立一個經濟一體化的突厥聯盟,由各個突厥裔人國家組成,希望形成一個類似歐盟的經濟及政治聯盟。2000年,土耳其主管中亞經貿事務的部長提出仿效阿拉伯聯盟體製建立一個突厥國家聯盟,受到俄羅斯的嚴重警告和反對。
以色列一位政治學家說泛突厥主義有文化與政治二種,政治上失敗了,但文化上仍進行。
他們的大本營在土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