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控製全球輿論的猶太傳媒大亨

(2015-01-08 08:35:37) 下一個
2009-09-27
 
原文:六大猶太傳媒公司控製全球96%的媒體
 
http://pakalert.wordpress.com/2009/03/16/six-jewish-companies-own-96-of-the-worlds-media/
 
譯:檀樂平shine
 
一 迪斯尼集團
 
迪斯尼堪稱全球頂級傳媒巨頭,它的董事會主席兼CEO名叫Michael Eisner,是個猶太人。一位媒體分析家曾說,迪斯尼帝國的老板是一個“控製狂人”。他控製著若幹個電視製作公司:沃爾特·迪斯尼電視台、Touchstone電視台、Buena Vista電視台。迪斯尼的電視台擁有1400萬付費用戶。
 
在電影方麵,迪斯尼影業集團的老板Joe Roth也是猶太人,旗下擁有Touchstone影業、好萊塢影業和Caravan影業。迪斯尼集團還擁有Miramax電影公司,由Weinstein兄弟負責管理。
 
1984年被Eisner接管之前,迪斯尼集團一直在非猶太人的迪斯尼家族的管理之下,那時候它的形象清新健康,是家庭娛樂的首選。而現在,雖然它依然擁有白雪公主等卡通形象的版權,但風格卻日趨色情和暴力。除此之外,迪斯尼集團在美國境內設立了225個分支機構,還部分持有一些歐洲電視公司的股權。
 
二 美國廣播公司(ABC)
 
ABC集團的有線電視分公司ESPN,其主席兼CEO是Steven Bornstein,猶太人。他的公司同時控股Lifetime電視台和Arts & Entertainment有線傳媒公司。ABC無線廣播公司在紐約、華盛頓和洛杉磯等主要城市擁有11個AM廣播站和10個FM廣播站,同時設有3400多個分支機構。盡管以廣播公司起家,ABC在出版業亦取得了不俗的成就,1994年在該領域獲得了10億美元的收入。它擁有七家日報社、Fairchild出版公司、Chilton出版公司,以及Diversified出版集團。
 
三 時代華納
 
全球第二大傳媒公司時代華納,其董事會主席兼CEO Gerald Levin是猶太人。時代華納的分公司HBO是全美最大的付費電視網。華納音樂是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旗下有50個品牌,其中最大的就是Danny Goldberg領導的華納兄弟唱片公司,他和Warnervision(華納video製作分公司)的老大Stuart Hersch一樣,都是猶太人。華納音樂推廣了蘊含暴力的“岡斯特說唱音樂”,通過與環球唱片公司的合作,推廣了別具一格的歌詞風格,鼓勵黑人對白人的暴力行為。
 
除了有線電視和音樂之外,華納在電影(華納兄弟製片廠)和出版方麵也頗有成就。華納出版方麵的總編Norman
 
Pearlstine就是猶太人,他領導著美國最大的雜誌出版公司,旗下的雜誌包括《時代周刊》、《體育畫報》、《人物》和《財富》。
 
四 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1985年,一位非猶太人Ted Turner提出收購CBS,此舉震驚了美國新聞界。Turner以廣告業起家,後來創辦了一個新興的有線電視網絡,名字叫作CNN。
 
盡管Turner的CNN啟用了很多猶太高管,Turner本人是一位具有完善自我和堅強性格的傑出領袖,從未有過損害猶太群體利益的行為。但CBS主席William Paley(本姓Palinsky,猶太人)和董事會的一些猶太高管集體認為,Turner是個難以控製的人,他們害怕他將來有可能倒戈相向。Turner的前雇員Daniel Schorr(猶太人)則公開指責前老板曾有厭惡猶太人的情緒。
 
為了阻止Turner,CBS高層邀請猶太富豪Laurence Tisch充當白騎士,搶先進行善意收購。Laurence Tisch此前已經擁有劇院、旅館、保險公司、香煙製造等多個產業,現在他又擁有了CBS。他從1986年到1995年一直擔任CBS董事長兼CEO,努力將一切反猶輿論消滅於無形之中。
 
Turner還想做最後的努力,這回阻止他的是時代華納。時代華納擁有CBS 20%的股票,在所有重大事務上都有決定權。
 
五 Viacom
 
Viacom是美國第三大傳媒公司,年收入100億美元。它的老板是Sumner Redstone,原名Murray Rothstein,猶太人。Viacom為全美最大的三家電視網絡製作節目,旗下擁有12個電視台和12個廣播電台。Viacom還收購了派拉蒙電影公司,後者的女老板Sherry Lansing也是猶太人。
 
在出版方麵,Viacom擁有Prentice Hall,Simon & Schuster以及Pocket Books三家出版社。它還擁有四千多家Blockbuster音像製品連鎖店。
 
Viacom因其製作的有線電視節目而廣受讚譽,包括Showtime, MTV, Nickelodeon等等。從1989年開始,MTV,和Nickelodeon就在年輕觀眾中占據了龐大的市場份額。
 
猶太人壟斷了全美前三位的媒體公司,如果說這裏麵沒有蓄意的成分,那就是自欺欺人了。(注:不大明白作者依據的是哪個排名,根據2009年的最新表單,時代華納、迪斯尼和Viacom分別排名一、三、四位,排第二的是Vivendi,索尼第六,新聞集團其實排在第七位)
 
那麽,其他的媒體公司情況如何呢?排第四位的是魯伯特·默多克的新聞集團,默多克不是猶太人,但他的全球電影和電視業務主管Peter Chermin卻是的。排第五位的索尼,索尼是一家日本公司,但它的美國分公司老板Michael Schulhof是猶太人,索尼影業的主管Alan Levine也是猶太人。
 
電影業
 
那些未被大型集團收購的電視台和電影公司,大部分也處在猶太人控製之下。例如被影評家稱為“美國獨立電視先鋒”的新世界傳媒公司,其老板Ronald Perelman就是個猶太人。
 
最出名的小規模電影公司當推Dreamworks SKG(注:拍了很多好電影的Dreamworks!),它其實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猶太企業。1994年,唱片業巨頭David Geffen,迪斯尼前高管Jeffrey Katzenberg,以及著名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參照好萊塢大片場的模式建立了這家電影公司——這三個統統都是猶太人!現在Dreamworks不僅拍電影,還拍攝電視劇、動畫片,灌錄唱片等等,實現了多元化發展。
 
好萊塢的兩家大型製片公司:MCA和Universal(經常看好萊塢大片的朋友應該很熟悉了),屬於同一個大型集團Seagram,Seagram的董事長兼CEO名叫Edgar Bronfman Jr.,他不僅是猶太人,還是世界猶太人代表大會的主席。
 
眾所周知,20世紀早期電影剛開始發展時,猶太人就控製了電影業全部的製作和發行渠道,這種情況直到現在也沒有改變。根據1995年的統計,迪斯尼、華納兄弟、索尼影業、派拉蒙(屬於Viacom)、Universal(屬於Seagram)這五家製作的電影,占據了全球74%的票房。
 
電視新聞
 
在電視方麵,美國的三大電視網絡巨頭ABC、CBS和NBC,現在隨著傳媒界的合並,這三家已經不是完全獨立的公司了。當它們彼此獨立時,每一家都被猶太人控製著:ABC是Leonard Goldenson,CBS先是William Paley,然後是Lawrence Tisch;NBC先是David Sarnoff,然後是他兒子Robert。在過去的數十年裏,這些電視台從高層到普通職員都被猶太人占據著。當它們逐漸合並,融入其他公司之後,這種情況依然沒有改變。電視新聞受猶太人的影響仍然極其大。
 
我們知道,ABC電視台現在已經部分被迪斯尼收購,它的新聞部門裏所有的執行製片人都是猶太人,包括:Victor Neufeld(20-20欄目)、Bob Reichbloom(早安美國)、Rick Kaplan(晚間新聞播報)。
 
CBS最近被西屋電氣公司收購了,然而當初Tisch任命的新聞主管Eric Ober仍然大權在握,當然,他是個猶太人。NBC現在被通用電氣收購了,它的新聞主管Andrew Lack是猶太人,幾位執行製片人(今日新聞的Jeff Zucker、NBC晚間新聞的Jeff Gralnick、國際新聞的Neal Shapiro)也都是猶太人。
 
Newhouse家族的傳媒帝國
 
日報是最普遍的新聞傳播方式,每天美國人要購買6千萬份日報(假定人們都會閱讀自己買的報紙吧)。這6千萬份報紙來自1500家不同的報社,大家可能會覺得,這麽多的報社,應該不會都被猶太人控製。但事實並非如此,這1500家報社並不互相獨立,彼此的競爭也很少,更不像大家以為的那樣代表大眾的利益。每個城市甚至每個小鎮都有地區性報紙的日子一去不複返了。現在,大部分地區性報紙都被或大或小的公司控製著,離真正的幕後老板幾千英裏遠。據統計,全美隻有25%的報紙是獨立運營的,其他都屬於大型新聞集團。隻有少數幾家大報社有跨地區采訪能力,其他的報紙都依賴於從這幾家轉載國內和國際新聞。
 
猶太人Newhouse兄弟(Samuel和Donald)擁有的Newhouse帝國(注,應該是Advance Publications)完美地詮釋了美國日報業是多麽缺乏競爭,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猶太人對輿論的控製達到何等程度。Newhouse擁有26家日報社,其中包括美國最重要的幾家日報:Cleveland Plain Dealer、the Newark Star-Ledger、以及the New Orleans Times-Picayune。它還擁有最大的圖書出版公司Random House及其分支機構(注:我覺得Random House是貝塔斯曼的吧…… 查了一下,Advance 1980年收購的是Random House的美國分公司,然而兩者的所有權很混亂,待查)。
 
Newhouse廣播公司擁有12家電視台和87套有線電視網絡,包括一些最重要的電視網(注:我記得Newhouse家族好像還部分控股Discovery?)。
 
雜誌和期刊方麵,Newhouse旗下的周刊Sunday supplement Parade每周發行2200萬份。Newhouse家族的全資公司Conde Nast group總共發行了幾十種期刊,包括發行量極大的the New Yorker,Vogue,Madmoiselle,Glamour,Vanity Fair,Bride’s,Gentlemen’s Quarterly,Self,House & Garden等。
 
Newhouse傳媒帝國的建立者是已故的老Samuel Newhouse,他是來自俄國的猶太移民。Newhouse的報紙和雜誌發行量很大,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於廣告,而不是讀者。那些大公司做廣告的時候,一旦選擇了一家刊物就不會輕易更換,Newhouse於是漸漸排擠掉了所有的競爭對手,在傳媒界一枝獨秀。
 
三家猶太人的報紙
 
從20世紀初開始,猶太人就成了美國經濟的決定性力量。與此同時,他們也控製了越來越多的美國報紙。非猶太人的報紙難以生存,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報紙的主要經濟來源是大公司的版麵廣告,而很多大公司都被猶太人控製。即便是那些非猶太人開辦的報紙,在選擇報道新聞時也要考慮到猶太人的利益。這就是所謂的拿人錢財,替人消災。
 
通過減少競爭,建立壟斷,猶太人逐漸控製了美國的輿論,這一點可以從最權威最有影響力的三大報紙體現出來,即《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這三家報紙控製著美國的財經和政治輿論導向,影響著其他所有報紙。它們決定了哪些信息算作“新聞”,哪些不算。它們是信息的原始來源,其他報紙都在抄襲它們的文章。——而這三家報紙,都控製在猶太人手中。
 
《紐約時報》由兩位非猶太人在1851年建立,然而他們去世後,1896年,猶太大亨Adolph Ochs收購了這家報紙。現在他的外孫Arthur Ochs Sulzberger,Jr.是《紐約時報》的CEO。執行總編Max Frankel和總編Joseph Lelyveld也都是猶太人。Sulzberger家族還擁有另外的33家報紙(包括《波士頓環球》)、12家雜誌、7家電台電視台、1個有線電視網和3家圖書出版公司。《紐約時報》新聞社同時向506家其他媒體提供新聞通稿和圖片。
 
《華盛頓郵報》的王牌是它遍布在各大政府機關中的內線,使它總是能得到第一手的非公開信息。跟紐約時報一樣,《華盛頓郵報》也由非猶太人建立,它建立於1877年。1933年6月,它在大蕭條中破產,猶太銀行家Eugene Meyer將之收購。現在經營這家報紙的是Meyer的女兒Katherine Meyer Graham。
 
《華爾街日報》每日的發行量高達180萬份,是美國發行量最大的日報。它隸屬於道瓊斯公司。道瓊斯公司的CEO是Peter Kann,猶太人。他同時兼任《華爾街日報》主管。
 
轉自 檀樂平 - 和訊博客http://hexun.com/TanLeping
 
★共濟會通過默多克等猶太傳媒大亨控製中國網絡和媒體輿論(2010-10-10 興華論壇)
 
共濟會不但控製諾獎,而且通過默多克等猶太傳媒大亨控製中國網絡和媒體輿論。
 
那個共濟會控製著世界金融、醫藥、糧食、石油和網絡、傳媒、娛樂領域。
 
默多克等猶太傳媒大亨十年來一直在中國下棋布子,通過直接參股上市公司,或者持有股份,間接影響操控的了中國的一大批門戶網站和媒體,包括:鳳凰衛視,南方報業,中國穀歌;以及:騰訊、搜狐、土豆、新浪、淘寶、凱迪、天涯。默多克早想入股CCAV和電影集團,沒被ZX部批準,但收買控製一些人就做到了。
 
可以觀察一查───可以說,中國網絡輿論和投票在相當程度上,被共濟會麾下的默多克猶太佬和中情局間接操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taxidriver 回複 悄悄話 控製輿論甚至公眾的思想和情感比打仗少力氣,轉移公眾的怨氣, 透過這些對恐怖和惡性事件過分報道,讓伊斯蘭, 阿拉伯世界更孤立, 有政治和經濟利益的
mzl9876 回複 悄悄話 猶太人忒聰明,澳洲的經濟,教育以及醫療係統幾乎全被聰明的猶太人占領,據我所知在澳洲行醫幾十年的老醫師,提及到猶太人,那麵孔讓人馬上意識到,他對猶太人那聰明絕頂的程度,可以形容到了驚愕的地步,看來他老知道的內幕多的去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