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oc. Prof. Dr. John Even

知華友華的《中國報》專欄文章
個人資料
正文

誰該接種“加強針”,見刊《中國報》2022年1月6日C11版

(2022-11-12 20:56:41) 下一個

  告別苦情年,迎來新歲月,這是每一個國民的內心期盼。不過,衛生部長凱裏警告,我國很大可能會麵對新一波Omicron變種病毒疫情,需要國人大規模接種加強針,做好各種預防工作。看來,全民接種“加強針”已是不二選擇。
  防控疫情固然需要接種“加強針”,國家建設同樣需要注射“加強針”,對該加強的地方進行強化,從而克服薄弱環節,讓全體國人分享到國家轉型的紅利。
  首先,要給政治係統的穩定性,打一劑“加強針”。正如首相在元旦獻詞中表達的那樣,過去的一年國家遭遇政治不穩定的挑戰,威脅到整個國家的複蘇議程和團結。希望這樣的被動局麵在2022年有所好轉。
  今年是大選年,也有人認為是重建民主之年。希望去年9月13日簽署的朝野諒解備忘錄,不應該形同廢紙。相反,朝野各方要言必信、行必果,加強遵守力度,致力於為人民服務。政府雖未完全遵守當中協議,並不意味著這份備忘錄完全失敗。首相無爭議選出,政權平穩過渡,國家有序發展,人民安居樂業,這是民主國家的應有之義,大馬當然不能例外。
  其次,要對包括防洪抗澇設施等民生工程的建設,打一劑“加強針”。去年歲末,水災讓飽經疫情困擾的國人雪上加霜。安華等77名國會議員,要求政府立即設立特別委員會,調查西馬八州12月17日突遭水患的問題,這固然也有必要。更重要的是,各級政府要把加強防洪抗澇設施建設,提到議事日程。修繕排澇溝渠,搞好生態平衡,打造海綿城市,才是既治標又治本的當務之急。
  中國一度也是水患大國。老天一下雨,中國的淮河就漲大水,河堤經常被衝垮,居住在淮河兩岸的老百姓,來不及逃生,往往被淹死。1950年10月,全國執政才滿一年的共產黨政務院,發布《關於治理淮河的決定》。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下,治理淮河第一期工程於1950年11月底開工。數十萬民工和工程技術人員,克服種種困難,奮戰在治淮工程的工地上,義務勞動。從那以後,淮河流域的洪災逐年減少。去年,中國中央電視台還拍攝了五集紀錄片《國家記憶·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對那段防洪抗澇曆史,進行了回顧與總結。中國的經驗,或許值得我們借鑒。
  此外,要對“大馬一家”理念的貫徹執行,打一劑“加強針”。陳玉順認為,全民首相,無西東之分。慕尤丁也表示,隻要保持團結,相信大馬2022年會更好。這都可以說是對“大馬一家”理念較好的闡釋。吉隆坡高庭裁決母語教育符合憲法,則是高懸法律之劍,捍衛“大馬一家”理念,避免國民團結再遭破壞。這些言行,無論其本意如何,客觀上都為“大馬一家”加了分,值得各行各業效仿。
  “大馬一家”理念要加強,應該從娃娃抓起。建議我國中小學教材編撰部門,審時度勢,順應時代潮流,加強對中小學語文、曆史教材的修訂,在課本中豐富種族團結、公民平等、大馬一家等內容,讓中小學生從小就獲得“文明、平等、公正、友善”等認知。畢竟,國家的希望,寄托在年輕人身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