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素餐
今天是世界素食日(World Vegetarian Day)。這個紀念日,據稱是由北美素食主義者協會1977年發起,國際素食聯盟1978年正式確立的,時間定在每年的10月1日。而每年的11月25日,則為“世界無肉日”(Meatless Day)。總之,都是倡導人們少吃葷、多吃素。
病從口入,吃葷容易導致疾病,這不是沒有例證的。今次疫情,讓世人行動受管製。而新冠肺炎病毒最早發現地,就是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尤其是其中的非法銷售野生動物的攤位上,檢測到病毒,證明新冠肺炎病毒來自野生動物。從反麵說明,不濫捕濫食野味,可以有效防止“進口病”,有助降低罹患重大疾病的風險。
吃素,往往意味著慈善。說一個人是“不吃素的”,其實是說這個人心狠手辣。中國古代詩歌《伐檀》就有這樣的詩句:“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意思是說,那些作威作福的老爺君子啊,可不是吃素的!中國的毛澤東,非常喜歡吃紅燒肉,到晚年的時候,他最多一次吃過1.32磅紅燒肉。連毛夫人江青都看不下去,批評她老公吃紅燒肉是改不了的農民習氣,她還命令禦膳房:“紅燒肉不要弄,什麽好東西?土包子呢!”
“君子不素餐”在當下也有可以解釋的空間與所指。且不說二月政變或喜來登行動,就說最近,公正黨大佬安華卷土重來,發動“變天”行動,意欲讓國家元首進退維穀,而慕尤丁卻反複重申自己仍是合法首相。大馬政壇狼煙再起,權力版圖不知道又將怎樣改寫,各派係政治人物都不是吃素的。諸侯割據,群雄爭霸,這樣鬥爭的結果,隻會延緩國家實現共享繁榮願景的進程,或者說,政治人物不吃素,老百姓就要吃苦。
當然,政治人物也有吃素的。例如,中國清朝的康熙和乾隆兩位皇帝偏愛素食。康熙在位61年,是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被稱為是對醫學頗有造詣的“醫生天子”,非常強調飲食對健康的作用,喜歡吃粗糧和蔬菜水果。而乾隆皇帝,也愛吃素。據說他曾到揚州天寧寺,主持讓他吃素菜,乾隆吃得很滿意。揚州一名叫文思的和尚,善製各種豆腐素菜,受到乾隆讚賞,一度把“文思豆腐”列入宮廷菜單之中。乾隆做皇帝60年,活了89歲。
五四新文化運動公認的領袖蔡元培,曾經吃素多年。1913年10月,蔡元培到法國遊學,寄住在好友辦的豆腐公司裏,吃得最多的自然是豆腐,從此培養起了吃素的興趣。在擔任北京大學校長期間,蔡元培還在師生中倡導素食,要求北大食堂增加素食,北大校內一度興起素食熱,許多老師和學生都開始吃素。後來,他又倡導發起組織北大“進德會”,把“不食肉”作為“正心修德”的一條重要標準。
無論出於何種理由,例如,為自身健康、為地球環保、為宗教信仰……多吃素食都是利大於弊的。不過,本文的意思更在於,希望我們國家,能夠湧現更多“吃素”的執政精英,以仁治國,團結和帶領所有大馬國人,不分種族、宗教及區域,共享繁榮。
見刊《中國報》2020年10月1日C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