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oc. Prof. Dr. John Even

知華友華的《中國報》專欄文章
個人資料
正文

笑問“師”從何處來,見刊《中國報》2020年9月9月17號C9版頭條

(2021-06-20 07:25:08) 下一個

笑問“師”從何處來

    日前,教育部副部長拿督馬漢順痛陳師資短缺現象,說無論是國小或華小,老師都人手不夠,國小師資不足,更甚於華小。而在老百姓看來,“家有隔夜糧,不當孩子王”,都不願當老師。這的確是個令人糾結的問題,值得探討。
    首先,政府層麵要高度重視教師培養工作,做好“頂層設計”。這方麵,許多國家都堪稱是我們的老師。
    例如日本的教師培養,實行“開放製原則”。任何國立、私立大學都允許培養教師,隻要接受文部省的課程認定,就可以授予畢業生教師資格證。我國僅靠有限的師範師訓來培養教師,明顯力不從心,供不應求,難以滿足社會的需要。什麽時候,連私立大學都普遍建立教師學院,我國的中小學老師來源,就不成問題。
    在美國,中小學教師始終是一個龐大的職業群體。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理查德·英格索爾(Richard Ingersoll)等學者發布的報告,稱美國的“孩子王”已超過400萬人。這與美國長期重視教育與教師有關。自19世紀初起,為實現建國者所提倡的“建立平等、免費、不屬任何教派”的教育理想,美國開始了教師教育的發展,許多大學創建了五年製“教育碩士”計劃,各專業本科畢業生經過一年的教育專業訓練,授予教育碩士學位,源源不斷地為中小學注入師資力量。反觀我國,師範生連讀5年,也隻是拿學士學位,顯失公平。
    眾所周知,新加坡也沒有專門的師範大學,教師的來源卻非常廣泛。未受過師訓的申請者,隻需到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接受一到兩年的栽培,受訓費用由教育部承當,申請者在培訓期間還領“薪水”。這樣重視教師養成,使得新加坡成為亞洲第一的教育強國。
    其次,全社會要形成尊師重教的共識,克服偏見,相信教師也能夠成為有錢人,有錢人也會反哺教師,會有良性循環。
    在這個賺錢至上的時代,教師往往成為“清貧”的代名詞。盡管我國中小學教師待遇優渥,每月收入可達3000令吉以上,每年自動加薪並享有公務員的福利。但是教書與發財還是不能同日而語,這可能導致年輕人特別是華裔子弟,擇業喜歡“一切向錢看”。不過,當老師並不意味著“一世窮”。阿裏巴巴老板馬雲,華語影視明星兼歌手李冰冰,都是當老師出身。李冰冰的第一份職業,還是小學音樂老師。
    不要以為“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有錢人反哺教師的也很多。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前任一樣,每年都會頒發“年度國家教師獎”。馬雲設立了每年1000萬元人民幣的“馬雲鄉村教師獎”。我國政府與民間,要在獎勵教師方麵,更有誠意,更上一層樓。例如,可以對中小學終身從教者,退休時直接冊封“拿督(教師)”稱號。
    總之,要充分發揮教師工會和其他專業協會的政治影響力,最終使得“我要當老師”不隻是董教總的工委名稱,不隻是停留在口號上。畢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桃李滿天下,可謂功德無量,善莫大焉。
見刊《中國報》2020年9月9月17號C9版頭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