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oc. Prof. Dr. John Even

知華友華的《中國報》專欄文章
個人資料
正文

今日想起尼克森,見刊《中國報》2020年7月30日C9版

(2021-06-20 07:21:01) 下一個

今日想起尼克森

 

    曆史上的今天,1972年7月30日,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Milhous Nixon)因“水門竊聽事件”,在聯邦最高法院敗訴,被國會彈劾。兩年後,他被迫下台,成為美國曆史上首位因醜聞而辭職的總統。

    獲刑12年的前首相納吉布,雖然身纏一馬基金貪汙醜聞,也下台了,但不是他自己辭職不幹,而是選民不買他的賬。此二者不能同日而語。

    今天想起尼克森,不禁讓人百感交集。尼克森是冷戰時期,為打開中國與美國關係大門做出了重大貢獻的人。1972年2月,他訪問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首位到訪紅色中國的美國總統,為1979年中美建交鋪好了路。

    今天的中美關係,已到劍拔弩張的地步。冷戰思維複活,熱戰魅影再現,導致全球環境冷熱不均,我們也不能置身事外。

    冷戰思維複活,並不符合馬來西亞的國家利益。冷戰思維下,我們將被迫“選邊站”,無法保持中立。中國自2009年起連續10年成為我國最大的貿易夥伴。而我國與美國建交也有60多年。事到如今,我們很難在中美之間選擇“斷舍離”。

    冷戰思維卷土重來,並非空穴來風。前不久,美國突然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隨後又在尼克森(就是上文提到的尼克森)圖書館發表演講,對中國進行全麵、徹底的否定,號召中國人民推翻執政黨。他的意思是說,蘇聯人民能夠推翻獨裁專治,中國也可以。他忘了,中國沒有類似蘇聯的強有力的反對派領袖人物葉利欽(Yeltsin)。

    此外,美國7月14日宣布終止富布萊特計劃(Fulbright Program),關閉中美學術交流大門;7月26日又宣布對華為等中國科技公司的部分員工,實施簽證限製,關閉高科技大門。美國打向中國的各種“組合拳”,令人叫苦不迭。

    熱戰魅影再現,也有跡可循。蓬佩奧7月13日聲稱,中國對南海的主權主張“完全不合法”,“世界不會允許北京把南中國海當作其海上帝國。”他還表示,美國與東南亞盟友將站在同一陣線。這裏的“東南亞盟友”,自然包括我國。美國要把我們拉進他的“統一戰線”,讓我們無法“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美國的兩艘航空母艦近日在南海演習,英國澳大利亞也表示跟進。南海一旦擦槍走火、爆發軍事衝突,冷戰化為熱戰,我們又怎能獨善其身,隔岸觀火,坐山觀虎鬥?要知道,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尼克森去世已有26年。真心希望他能“靈魂轉世”,再把中美兩國帶入友好。畢竟,蔡偉(被閉館的中國駐休斯敦總領事)在告別辭中說過:“中美都是偉大的國家。”新加坡學者鄭永年,接受中共《人民日報》旗下新媒體《俠客島》訪談時,也表示:“對中國來說,美國和西方不是敵人。”兩個偉大的國家,又不是敵人,沒有理由翻臉。

    於我們而言,環球同此涼熱,大國和平,小國才能安寧。

見刊《中國報》2020年7月30日C9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