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oc. Prof. Dr. John Even

知華友華的《中國報》專欄文章
個人資料
正文

最友善的城市,見刊《中國報》2019年9月5日C9版頭條

(2021-06-20 07:08:04) 下一個

最友善的城市

 

近日,國際旅遊網站“BIG 7 Travel”評選出全球50個最友善城市,吉隆坡排名全球第2、亞洲第1名。今年初,該旅遊網站也將馬來西亞列為前20名“最適合打卡的國家”。如此榮光,值得感奮。

盡管這樣的民間評選,其權威性與聯合國發布的排名榜不能相提並論,但是在網絡時代,經過網民票選的結果,多少也代表了廣大網絡民意,並非兒戲。

吉隆坡成為亞洲最友善城市,也是名副其實、實至名歸。至少在旅行者看來,走在吉隆坡大街小巷上,能夠看見華巫印多種文字的招牌,能夠吃到各種風味的美餐,並且經濟實惠、惠而不費。此外,我國也被評為最適合旅行的國度,也不是空穴來風,而是長期以來各族同胞共同建設的結果。一個有意思的觀察,就是大馬人喜歡背雙肩包出行,包背在背後。而在中國上海,許多當地人特別是婦嬬之輩,往往把包背在胸前。為什麽呢?因為包如果背在背後,容易被毛賊從後麵行竊。這說明上海的社會治安可能還讓老百姓並不省心。

全球50個最友善城市,今年排名亞洲第二的是台灣的台北。台北雖然是台灣的首善之區,但是很少看到警察在街上巡邏盤查,給旅行者非常安全的感覺。特別是進台北的“網紅景點”總統府參觀,是那麽的輕鬆,除了手提包要過安檢機,遊客幾乎不需要用金屬探測儀進行貼身安檢。同樣的中國,在大陸,哪怕是出門坐火車,現在都得像上飛機一樣,由工作人員手拿金屬探測儀,對旅客進行360度無死角的探測,如臨大敵,唯恐有虞。

同為亞洲四小龍,與台灣相比,香港的城市友善度原來也不分伯仲,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們。據統計,目前定居香港的外國人有50多萬,包括英國、美國、澳洲、日本、菲律賓、印尼、印度、巴基斯坦、泰國、尼泊爾等國公民。在香港警隊,有200多名外籍警察。在香港的司法界,還有多名外籍法官。他們共同為香港的繁榮昌盛而奉獻,展現了多元文化友善相處的國際大都市魅力。

然而,近年來,素有“東方之珠”美稱的友善城市,卻似乎越來越讓人揪心。特別是近兩三個月以來,隨著“反修例風暴”的越演越烈,香港已成了遊客聞之色變的地方。據說,往年7、8月份,經由深圳去香港旅遊的中國內地遊客,尤其是放了暑假的學生和他們的家長,絡繹不絕,人頭攢動。但是今年暑假,據說深圳的羅湖海關,過關遊客驟減,門前冷落鞍馬稀。

所有的城市都一樣,旅遊業的衰落將直接打擊城市友善度的排名。作為城市的管理者,尤其是第一責任人,理應反躬自問:為什麽一個友善的城市會在你的手裏變得如此暴虐?如果你的能力不足於維持城市的包容與活力,也許不一定要怪罪於你,但是你要知趣,不要戀棧,把位置讓給賢能之輩,讓城市重煥生機。

見刊《中國報》2019年9月5日C9版頭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