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oc. Prof. Dr. John Even

知華友華的《中國報》專欄文章
個人資料
正文

喜看敦馬再訪華,見刊《中國報》2019年4月25日C9版頭條

(2021-06-20 06:58:06) 下一個

喜看敦馬再訪華

人間四月芳菲盡,喜看敦馬再訪華。這幾天,敦馬率部在中國參與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是他第10次國事訪華,被輿論稱為“十全十美”,必將開啟馬中關係的“百年好合”,居功至偉。
為了這次出訪,希盟政府也做足了功課。簽署東海岸鐵路計劃附加協議,讓糾結已久的“東鐵”體麵地複工,重啟中國中鐵等公司參與的大馬城計劃。此外,外交部還破天荒召集扮演馬中關係橋梁紐帶的相關NGO負責人與大學教授,探討馬中關係走向。這種借用民間智慧,推動國際交往的舉措,可以說是尊重民意、治理創新,有助於國家發展。
不過,我們要正確看待敦馬訪華,不能太功利。功利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在國與國交往過程中,淡薄眼前功利,注重長遠利益,友誼的小船,才不至於說翻就翻。
我們都希望敦馬這次訪華,能夠讓中國向大馬購買更多的棕油或其他產品,甚至希望馬中之間能夠重啟更多的大型工程,希望中國能對我國進一步放寬借貸,以助益我國經濟,諸如此類。如果目的都達到,那就是馬中友好,皆大歡喜。如果目標沒有達到或者沒有完全達到,馬中就不友好,就不做朋友,這也未免太功利了。
要知道,敦馬這次訪華,是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不僅僅是馬中兩國的合作。“一帶一路”是跨國經濟帶,涉及到至少65個國和地區。敦馬出席這樣的國際合作峰會,能夠認識中國之外更多的朋友,尋找到中國之外更多的合作夥伴與商機。從廣交國際朋友這個視角看問題,就不會局限於與中國簽了多少單、獲得多少利益這樣的“小確幸”。如果說聯合國是政治組織,那麽“一帶一路”就是經濟組織,目標是區域合作。馬來西亞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能在新的合作平台上,打開與更多國家交往的大門,壯大我國的“朋友圈”。
敦馬這次訪華,就算是單與中國打交道,也不能隻盯著“錢袋子”,不能隻想著大快朵頤於“經濟套餐”。眾所周知,馬中雙邊關係涉及很多領域,包括貿易往來、教育、保安與防禦、旅遊等方麵,合作空間巨大,合作前景廣闊。搭上中國的經濟列車,可謂與友為鄰、與德為鄰。
與德為鄰的來曆是這樣的:中國古代南北朝時期,一個叫季雅的人,罷官回鄉,在開國大臣呂僧珍住宅旁買了一套房。呂先生問花了多少錢,季雅說花了一千一百萬。呂先生認為太貴了,季雅卻說:“再貴也值得,一百萬買房子,一千萬買您這個鄰居。”為了能與有德行的人為鄰,不惜一擲千金。與中國這樣的大國做鄰居、做夥伴,我們是否也可以“不惜一擲千金”呢?
無論如何,我們樂見敦馬再度訪華。他也將成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而載入史冊。
見刊《中國報》2019年4月25日C9版頭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