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環球時報》刊發評論,題為《海外華社政治投機者拖累中國形象》。海外華社、政治投機,這樣尖銳的字眼,出現在中國赫赫有名的官方媒體上,字句筆墨,煞費思量。
眾所周知,《環球時報》是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社主辦的國際新聞類報紙,很多《人民日報》不便表達的觀點,都會通過《環球時報》傳播開來。因此,該報常常被認為是中國執政黨的“第二黨報”。藉由此報,對海外華社政治投機者發出警告,體現的是中國意識形態的權威聲音,可謂重金屬打擊樂,振聾發聵。
該文毫不諱言,認為某些華人為獲取利益而進行政治投機,將“主義”做成“生意”,已相當嫻熟。雖然主要說的是澳洲的事情,但是作為海外華社重要場域的馬來西亞華社,是不是也存在類似拖累中國形象的政治投機者?這也是值得我們深思與警惕的問題。應該說,忽隱忽現的國際政治投機現象,在我國華社還是有跡可循的。例如,打著擁護一帶一路的政治幌子進而坐地吸金,很容易顛覆一帶一路的本意而拖累中國形象,授人口實,辱沒我國華社清名。
此外,該文也認為,海外華人畢竟首先是居住國的公民,不能不考慮如何將族群情感與國家效忠相結合,至少要為此找到一個有說服力的結合點。在任何一個多元文化、多元種族的國家,如何擺正對居住國“國家效忠”和對祖籍國的“族群感情”之間的關係,是每個“非土著”族裔不容回避、必須正視的第一課題。
馬來西亞獨立建國60年來,華人在國家效忠和族群感情協調方麵,其實已經做出了很大犧牲,但是依然不能讓國家政治主導者完全滿意,這不能不說是我國華社的悲哀,也是國家主流話語的偏頗與蠻橫。不同族群的共存共榮,和睦相處,依然還是我國現階段的難題所在。如果我國的執政精英,無視華人社會為了國家效忠而在族群感情方麵所做出的犧牲,總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人、想當然施政,大馬的新崛起必然舉步維艱荊棘叢生,“一個大馬”難免流於空話。這並不符合我國的長遠利益。
當然,某些“中國暴政”的受害者,以反共反華獲取外國綠卡,在綠卡到手後再搖身變成“愛黨愛國”的僑領,以期分享中國發展的現實紅利,並積極籌劃更有舞台感、更能引起媒體關注、更能令中國“國內領導滿意”的活動,類似這樣比較極端的政治投機者,在我國華社還是罕見的。《環球時報》的那篇評論,對我們來說,其警醒意義更有可能是:落地生根,開枝散葉,讓馬來西亞華人,遠離政治投機,成為海外華社的清流,我們有這個義務,也應該有這個抱負。
見刊《中國報》2017年7月6日C11版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