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oc. Prof. Dr. John Even

知華友華的《中國報》專欄文章
個人資料
正文

你若不退,我必相陪

(2016-09-10 23:10:31) 下一個

本文原載《南洋商報》2016-09-11

據報道,經過裏約奧運會洗禮後,羽壇一哥李宗偉暫不退役,中國選手林丹也表示:“遇見李宗偉這樣強大的對手是我的榮幸,李宗偉說過他會繼續打下去,我也會繼續打下去”。正所謂:你若不退,我必相陪!如何解讀你若不退,我必相陪?或者說,一棲兩雄龍虎榜能讓人產生怎樣的遐想?這確實是個有趣的問題。

競技體育中“養狼計劃

在競技體育中,沒有強勁對手隻會導致低水平重複。這是無需多說的公共理解。“養狼計劃”就是很好的注腳。長期以來,中國的乒乓球水平世界領先。這樣的輝煌反而加速了中國人對這項運動的憂患意識,擔心優勢項目因為一枝獨秀而消亡。因為某一體育運動,如果沒有普及性與強勁的競爭對手,隻是低水平重複,奧運會就有可能取消這個比賽項目或者改為表演項目。於是,中國開始實施“養狼計劃”,向一些友好國家輸送運動員,允許他們轉變國籍,代表新國家參加比賽,產生鯰魚效應,促使中國隊保持競技水平,也維持各國體育生態平衡。2009年2月,中國乒乓球率先實行此計劃,隨後其它傳統體育優勢項目也開始效仿。

換言之,體育比賽隻有在實力相當的對手麵前,取勝才有意義。兩虎相爭的比賽,才更有觀賞性。假如本次奧運會羽球場,林丹李宗偉有一個沒來,那麽比賽的懸念、精彩、廣告商的讚助都會大打折扣。

人際倫理中“摔琴謝知音”

在人際倫理中,沒有同好相陪的人生是寂寞的。“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就是“你若不退,我必相陪”的古典版。古代中國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但是無人能聽懂他的音樂,他感到十分的孤獨和寂寞,苦惱無比。後遇見一上山砍柴的樵夫,名叫鍾子期。伯牙善鼓琴,子期善聽。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鍾子期說:“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鍾子期說:“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激動地視鍾子期為知音。後來鍾子期早亡,俞伯牙知悉後,在鍾的墳前彈奏了平生最後一支曲子,然後盡斷琴弦,把琴摔碎,從此不再彈琴。有知音才彈琴,無知音,對牛彈琴有什麽意思?

人生在世,沒有幾個知根知底的朋友相陪伴、共進退,那樣的生活其實很寂寞,百無聊賴。回到奧運會現場,也可以說,在羽毛球網的兩側,林丹與李宗偉互為知音,知己知彼,所以可以為爭金奪銀而酣戰不息、廝殺相隨、進退與共。

政治博弈中的“瑜亮情結”

在政治博弈中,多元並存勝過獨霸天下。“瑜亮情結”亦能說明問題。“既生瑜,何生亮?”來自《三國演義》,是周瑜將軍臨終時的沉重歎息。周瑜因為有赤壁之戰這樣赫赫戰功,與諸葛亮總有“兩堯不能相王”的感覺。後來有專家認為,這句“既生瑜,何生亮”是作者羅貫中為了抬高諸葛亮而虛構的。無論如何,“瑜亮情結”在人們的心目中還是存在的,而這種情結並非隻有破壞性,很多時候具有建設性,值得提倡。對於李宗偉林丹來說,“瑜亮情結”絕對不是壞事,擁有對手的運動生涯才更加富有挑戰性,也更能證明自己的價值。

在政治博弈中,台灣若沒有民進黨與國民黨的“瑜亮之爭”,其民主化進程肯定會滯後多年。一個國家隻有執政黨、參政黨而沒有在野黨,沒有反對的聲音與製衡的力量,這樣的國家談不上民主化,不管它的經濟勢力有多強大。

http://www.enanyang.my/news/20160910/%E4%BD%A0%E8%8B%A5%E4%B8%8D%E9%80%80%EF%BC%8C%E6%88%91%E5%BF%85%E7%9B%B8%E9%99%AA%E5%BC%A0%E4%B8%80%E6%96%8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