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oc. Prof. Dr. John Even

知華友華的《中國報》專欄文章
個人資料
正文

價值、創新與操演(核心期刊論文)

(2015-12-30 17:10:28) 下一個

原載汕頭大學《華文文學》(雙月刊),2015年第4期。雙核心期刊。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WWX201504014.htm 

 摘要:《餘光中對馬華作家的影響研究》是馬華文學評論界第一本辨析餘光中對馬華作家影響的論著,建構了餘光中現代主義詩學的核心價值觀,精細化勾勒出眾多馬華作家接受餘光中影響的軌跡圖,並賦予這種“拿來主義”與“借鑒意識”以意義,在學理價值、義理創新與操演策略諸方麵對讀者的期待視野都有所超越。

馬來西亞青年學者李樹枝博士戮力打造的學術論著《餘光中對馬華作家的影響研究》,得到中國大陸世界華文文學研究專家古遠清教授、朱文斌教授,台灣中央研究院李有成研究員、台灣學者陳芳明,新加坡學者王潤華等專家學者和同行評審的肯定,堪稱VIP作品(very important publication)也未嚐不可。

問題在於,何至於不同國家的專家學者與學術同行,會一致認同這本論著?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就是這本論著的開拓性。文獻檢索顯示,前人研究很少觸及餘氏“台風”登陸馬華文壇所帶來的影響問題。但是開拓性未必會成為一本論著被點讚的全部理由。應該還有更多層麵的獨特之處,才會使這些有不同文論追求而又不乏挑剔的“理想讀者”為之叫好。好在哪裏?更多層麵的獨特之處何以見得?這正是本論的問題意識所在。

本文不想脫離學術標準去溢美,而是在學術規範的框架下褒貶與臧否。擬從讀者的期待視野出發,藉由value(價值)、innovation(創新)、performativity(操演)三個層麵,對李氏上述論著進行解讀,希冀提供別樣的闡釋空間。此番“VIP研究”並非是要提出新的概念,也不是故作驚人之語,而是出於論述的必需,並且能更清晰地闡釋所要解讀的對象。

眾所周知,期待視野是讀者在閱讀之前,根據自身的閱讀經驗和審美趣味等,對於文學接受課題的預先估計與期盼。就大部分讀者而言,對於《餘光中對馬華作家的影響研究》(以下簡稱《影響研究》),在開卷之前或者隨便翻翻之時,總會有一些共同的預估與期待:它應該是一本有多重價值的論著,必能在眾多關於餘光中的影響研究中充滿新意,而且立論的形成、論證的展開與結論的收束,應該是操演有力並自成高格的。《影響研究》有沒有突破既定期待視野,召喚讀者進一步理解、闡釋和想象性再創造,為接受者提供新的不同以往的審美經驗與理論享受呢?本論將在媒介報道、訪談與文本分析基礎上給出肯定的答案。

Value(價值)方麵,《影響研究》是馬華文學評論界第一本辨析餘光中對馬華作家影響的論著,是路碑式學術成果,隱含其間的學理價值、風險價值與前瞻價值滿而不溢、藏而不露,值得挖掘。

《影響研究》最早是李樹枝博士論文的印刷版。《星洲日報》的報道稱:這部學術著述是“大馬首篇純文學類中文博士論文”,“創造了多個第一”,“是我國第一部有係統地闡述餘光中對馬華作家總體影響的博士論文”,“李樹枝從文學評論、散文、現代詩三個類別,就方娥真、劉貴德、溫任平、張樹林、謝川成、其他天狼星詩社作家群、溫瑞安、何啟良、辛金順和駱耀庭9名馬華知名作家的文學書寫,進行整體觀照和學術探究,揭示他們的創作軌跡和接受美學深受餘光中的影響”,“豐富了20世紀60年代至21世紀對餘光中的研究成果,厘清了餘氏現代主義、廣義現代主義、中國性—現代主義與馬華文學現代主義書寫/運動的‘內在關係’”。

大眾媒介的書評式報道,也許隻反映了學術外顯的一麵。回到學術內部,《影響研究》念茲在茲的不是表麵風光。該書認為餘光中對眾多馬華作家的影響,是一個不斷改變、建構的開放過程,馬華作家作品與餘光中詩學有著無可否認的“臍帶”關係。該書追求實證,並以眾多個案/文本參與討論,討論這種影響的價值與代價,強調說明這種影響對馬華文學的發展所具有的借鑒作用。作者為此進行了較為細致與符合實際的文本分析,在立論上顯得自信而有生機。置於曆史的脈絡中,《影響研究》是馬來西亞學術界乃至世界華文文學研究領域目前對此研究的首個較為可靠、較有分量、係統性與整體性成果,堪為路碑,應為持平之論。

任何研究都有風險,風險越大,研究的收益越高,克服風險的過程就是研究價值不斷累積的過程。訪談得知,《影響研究》有明顯的研究空間、邊界與風險,這種風險來自一些被研究的馬華作家,不願承認自己的作品是餘光中“紅旗下的蛋”,他們為免得有抄襲或者翻版餘光中之嫌,甚至通過各種私人關係,希望作者不要把他們列為研究對象。李樹枝不為所動,他自信學術動機的純正,實事求是,用證據說話,堅持認為餘光中對馬華文壇的影響,是馬華作家個體的主動建構,不是被動的接受或者吸收。在李樹枝看來,寫作就是戰鬥,儒家倫理的根本就是“生存乃鬥爭”。他堅持把餘光中對馬華作家的影響“事件化”,臨文不諱。當然他也采取了一些風險分散機製與融情杠杆,但是總的研究,忠實於各家原著還原了文學現場,在累積了實戰經驗的基礎上,沒有違背審美的意識形態,也沒有忽視文學的社會存在。他在這一研究上的匹夫之勇,並未勇於不敢。

餘光中對馬華作家的影響是曆史性建構,李樹枝認為,那個時代中國大陸並未開放門戶,而不算封閉的台灣文學已經進入現代與後現代,台灣的中文書籍大量出口到馬來西亞,既為大量有過留台經曆的馬華文青所熱捧,也“感染”到東、西馬各個層麵的華人作家。隨著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留學與移民潮的高漲,“輸出文學”也是潛移默化的事實,這為馬華文壇提供了新的接受條件與操作係統,莫言等著名大陸作家的作品也成了新一代馬華作家學習與追趕的目標。在李樹枝看來,假以時日,“莫言對馬華作家的影響研究”也不是不可能成為論題。從這個層麵講,《影響研究》對馬華作家今天所麵臨的問題具有前瞻性價值與預示性意義,預示了馬華文學在新的全球化境遇中的豐富可能性。

Innovation(創新)方麵,《影響研究》創造性建構了餘光中現代主義詩學的核心價值觀,精細化勾勒出馬華作家接受餘光中影響的軌跡圖,並賦予這種“拿來主義”與“借鑒意識”以意義。這種開拓性研究可謂拔新領異、別出機杼。

一篇好的學術論文,重要的標準是義理創新,“言前人所未言,發前人所未發”。有的體現在觀點創新,有的體現在材料上的創新,也有的體現在角度和提煉概括上的創新,究其核心還是思維方式的創新。2《影響研究》在這幾方麵,都表現不俗。

在觀點創新上,《影響研究》首先肯定從處女作《沙浮投海》(1949)的發表到現在,60多年的創作經曆,34部詩集、散文評論集和翻譯作品,難於計數的副刊作品,奠定了餘光中文學大師的地位。接著向讀者娓娓道來大師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影響研究》將餘光中的文學創作曆程歸納為5個時期,第一格律詩時期(1949-1957),第二西化實驗時期(1958-1960),第三虛無時期(1960-1961),第四古典時期(1961-1963),第五民族寫實時期(1964-至今)。這樣的量化分期為餘光中現代主義詩學的建構,提供了曆時的依據。作者在分析了大量餘氏文本、理論以及他者的評述基礎上認為,餘光中的詩文創作先以西方浪漫主義、中國新文學傳統抒情新詩、中國舊格律詩開始,之後進入現代主義文學書寫,又從“現代”回到中國固有的傳統文化。因此,在文學藝術上,餘光中的作品糅合了現代意識與傳統精神,屬於“非典型性”現代主義。餘光中的現代主義詩學的核心價值觀就是“現代主義”、“廣義現代主義”、“中國性—現代主義”的複合體與集大成。特別地,作者歸納餘光中“中國性—現代主義”乃是調和了“現代”與“古典中國”以及“世界”與“本土”的詩學觀點,實屬創見,一新耳目。

在精細化勾勒馬華作家接受餘光中影響的軌跡圖方麵,作者不遺餘力、窮而後工,體現了提煉概括上的創新,這也是《影響研究》的重頭戲所在。在文學評論方麵,《影響研究》指出餘光中的“餘氏讀法”與他的“廣義現代主義評論”,對馬華文壇“繆斯鍾愛的女兒”方娥真、“砂拉越星空上的星座”劉貴德、“大馬本地的餘光中”溫任平、“馬華當代散文典律的標準建構者”張樹林、“馬華現代詩的詮釋者”謝川成的文學評論所產生的影響清晰可辨,事實上這些馬華文論者在各種場合也承認並感激餘光中的教誨與澤被。在散文創作方麵,《影響研究》指出,餘光中現代革新散文的“中國性”主題意識與文字修辭,對馬華天狼星/神州作家群、溫瑞安、何啟良、辛金順的影響甚大。這些馬華作家的散文試圖重建“地理中國”、“曆史中國”、”文化中國“。他們的中國性現代主義美學意義與文本形式滲透了許多餘光中的虛構的想象及模擬的痕跡,呈現了馬華散文對餘光中作品的互文關係。餘光中散文革新文體的理論基礎,成為了這些馬華散文寫作者的文學資源。在詩歌方麵,《影響研究》探討了劉貴德、何啟良、天狼星詩社詩人群、溫任平、駱耀庭對餘光中的英詩中譯文、餘光中的蓮、屈原、歌者、火焰、天鵝、鳳凰、戰爭、性愛、船9個意象之“吸收”,勾勒了這些詩人化用了餘光中的中文譯文、詩歌意象以及詩句句法的影響軌跡,論述了餘光中的現代詩創作思想,在文學思維和具體文字操作上給了這些馬華詩人創作時一個豐富的憑依範式。

《影響研究》對馬華作家之於餘光中的借重、在創作實踐中的“拿來主義”與“借鑒意識”給予了探索性思考並賦予了意義,這也是讓人感到意外而別開生麵的立論,是思維方式創新的表征。究竟餘光中的影響對上述作家帶來的是正麵的浸染,還是扼殺了上述作家的主體性或文學創作的自覺性?化用之後是否應該擺脫餘光中的影響,從而得以建構馬華作家自身深植於馬華獨特的本土語境的主體性?這種背離與稀釋餘氏的追求其價值與代價如何?文學的本土化、在地化如何跟上全球化等等延伸議題,《影響研究》都有溫和而公平的討論,也有建設性意見與建議,其藝精妙入神,遠在讀者的期待視野之外。

Performativity(操演)方麵,《影響研究》沒有武斷地為理論而理論,也不曾套用各種彼此相衝的西方文論,而是靈活善用了各派學說與各種文本闡釋方式,對立論的形成、論證的展開與結論的收束等一整套“規範動作”,做到操演有力、手法老道、合乎邏輯、曲折多變、活潑瀟灑、令人愉悅並自成高格。

操演通常是指通過規則化的形式或不斷出現的活動,來構建某種認同的工程與方法。借由“文本操演”可以重新賦予文本以新意義。3 易言之,《影響研究》在研究方法與成書操演上,應該有公認的科學而獨到之處,才會使這本論著脫穎而出,備受好評。

首先,作者知己知彼,對自己的研究對象十分熟悉。占有詳盡的資料,也多次訪談餘光中本人以及眾多海內外馬華文學作家,進行互動性研究與跨文化審視,這些如果不算與眾不同的特技,至少也是著述成功的前提。同行反映,李樹枝對研究範圍內的馬華文學的整體有深刻的認識,能夠在理論的高原上描述餘光中詩學思想在馬來西亞傳播與授受過程,及其在地化的麵影,頗有史論的意涵。《影響研究》其實是一本比較文學專著。談到比較文學,眾所周知,在麵對本國的文學問題時,要有放眼全球的廣闊視野與目光,將在地文學放在世界文學格局中進行考量,在國別或者地區間的文學互相比較與對話中,找出發自共同美學根源的問題,印證跨文化美學融會貫通的可能。李樹枝正是通過“台灣-馬來西亞”不同國家與地區間的文學影響研究,發展出這一領域相對宏闊的學術空間,對馬華文學可能的主流化、中心化產生推動作用。

在具體操演中,《影響研究》的建構邏輯綿密,手法老道。新批評文本細讀、接受美學兩大法寶貫通始終。作者認為,唯有通過具體的文本解讀與分析,而不受作者主觀意識的影響,才能客觀、具體地對文本進行受餘光中影響的評述與探究。當然,高明的操演肯定不會是單一的重複。為了增強說服力,作者也活用了社會曆史批評、文體批評、文化批評等“十八般兵器”,以闊大文本細讀的洞見。例如,威廉斯的“文本工程論”認為文本是一項綜合且複雜的社會工程,它不僅是統治階級鞏固自己威權的事業,也是被統治階級顛覆威權的事業。這一觀點被作者拿來論述馬華作家通過接受餘光中創作影響而建構抵抗文本時,可謂天衣無縫。此外,純粹的文本分析也未必能夠包打天下,作為比較文學著作,《影響研究》還爬梳了餘光中與馬華文壇的文學交流(餘光中四度登陸大馬)、談話、評價活動,台灣及大馬現代主義的文學刊物的介譯、馬華作家對餘光中文本的模仿與改編活動,馬華作家的日記與書信,等等,這些“超文本”的操演,並非表麵功夫,也不是花拳繡腿,在在對夯實結論大有裨益,也是活潑靈動的研究策略,可以肯定的是,《影響研究》不是諸多方法的偶然堆積,而是係列策略的有機組合。而多樣化的研究操演恰恰是建構學術的必然選擇。

操演得最為成功的,在筆者看來,還是《影響研究》的體例嚴謹規範,要件齊全,章節與篇目設計為內容上的嚴謹性和可讀性提供了依憑。本著先理論後實踐的邏輯關係,《影響研究》設計了緒論、為什麽餘光中、文學評論卷、散文卷、詩歌卷、結語(影響與主體性建構)六個部分,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新的整體,這樣一個“總→分→總”的邏輯順序,既符合學術規程,也順應了讀者的閱讀習慣與接受美學,為一本學術著述從書齋走向社會,從經院走向大眾奠定了基礎。學術著作的可讀性一直是個問題,糾結著學者的拿捏。不僅要有嚴謹的學術規範,更要有深入淺出地表達,具有較強的可讀性,這就是一個兩難選擇。《影響研究》回避了海外華人“異言中文”的寫作歧路,能做到這一點,與作者在南京大學中文係3年的正規碩士學習不無關係。而在拉曼大學邊讀博士邊教中文的經曆,也進一步累積了他使用規範漢語寫作與教學、行文通俗易懂、不說“正確的廢話”的經驗。以《影響研究》為例,“為什麽餘光中”這樣的章節標題,就比“為什麽要研究餘光中”更有吸引力。美國著名文學家、文學理論家哈羅德·布魯姆所說過一句“影響的焦慮”,相關學術研究趨之若鶩。《影響研究》在章節標題上,反其道而行之,提出“影響的不焦慮”,例如第三章的標題是:影響的不焦慮(一):文學評論卷;第四章:影響的不焦慮(二):散文卷,諸如此類,既能吸引眼球,又不扭曲本意。“老問題有新角度,常規的東西有特色”,《影響研究》在這些方麵,都有比較成功的嚐試,超越了讀者的期待視野。

結語:本論既不是市場化導向下營銷策略的商業軟文,也不是帶有學術偏見的鼓噪之作,而是一本比較文學論著的閱讀報告。在學術規範的框架下釋讀該書,深為《餘光中對馬華作家的影響研究》的學理價值、義理創新與操演策略所折服。新的不同以往的審美經驗與理論享受令讀者所得甚多,作者多方麵對讀者的期待視野都有所超越的探索值得嘉許。誠然,蔚為學術產出,李氏所著渾金璞玉,尚需雕琢,掛一漏萬,在所難免。而作為馬華文壇第一本類似建構,其意義溢出了書評本身,恰如中國《蘭亭集序》最後所雲:“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參考文獻

1,相關報道見馬來西亞《星洲日報》2015月5月15日全國版第22版頭條,題目是〈拉大首個文學博士誕生,李樹枝論文創多個第一〉。

2,王兆善,〈學術論文怎樣寫才具有可讀性〉,《理論學習與探索》2015年第1期

3,廖炳惠(2006),《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匯編》,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P18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