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原野

用詩一樣的激情去擁抱詩一樣的生活!
個人資料
北美原野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衝突(微小說)

(2022-09-24 18:21:08) 下一個

移民來加拿大不久的李偉在一家木製家具廠找到了份全職工作—CNC數控機床操作工,他雖然英語水平有限,但絕頂聰明,好在這份工作對英語要求不高,能按照不同圖紙輸入不同參數即可,這對一個學自動控製的工科生來講便是小菜一碟。他甚至還能做一些簡單的編程來實現特殊零件的加工,這份技能帶給他鶴立雞群般地與眾不同,他每次都能高效準確地完成工作任務,由此也招來其他老外操作工的妒忌和不滿,因為同樣的活,他隻用別人的80%的時間就能完成,他幹得快,就意味著別人有偷懶的嫌疑。

在李偉看來,做事就要全心全意,他不習慣也不屑這裏吊兒郎當,耍奸留滑之人,對於周圍的異樣的目光,他自言自語道: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

最近李偉由正常白班(7am-3pm)調到了中班(3pm一11pm),他盡管有點不習慣,但為了生計隻能“克己複錢”,而且工作一如既往地安全、髙效。

這一天,李偉接班剛開機不久,機床上的刀具莫名其妙地連續損壞了三把,這是他從來沒有遇到的糟糕的情況!

偏偏就在此時老板Bob巡視路過,一臉不高興地問他發生了什麽。他用結結巴巴的英語回應:“I didn't do anything wrong,I don't know why.(我沒做錯什麽,也不知道怎麽回事。)"

Bob用質疑的眼光看著他說:"Damaged by you? such expensive tools!why?(你損壞的?這麽貴重的刀具!為什麽?)"

李偉一下子愣了過去,沒想到一向表麵溫和的Bob會這樣對他說話,他感到很委屈卻又不知道如何去用恰當的英語來解釋,隻是無奈地攤開雙手說:“I really don't know(我真的不知道)”。

Bob接著說:“You may pay the cost if it is on purpose to damage the tool.(如果是故意損壞刀具,你可能要賠償損失。)”

李偉有點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麵對Bob不分青紅皂白劈頭蓋臉的指責和威脅,他頓時感覺受到了極大的侮辱,也不知哪來的一股子勇氣,他忽然對著氣勢洶洶的老板甪中文怒吼道:“老子不幹了!!”說完關掉機床,摔掉手套,揚腸而去。

Bob被大為的舉動所詫異,他雖然不懂漢語,但從李偉的肢體語言可以看出他甩手不幹了。

話說李偉連續幾天不來上班,一時間生產線陷入了半癱瘓狀態。Bob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於是開始反思那天晚上態度,他當時心情不好恰好又看到罕見刀具損壞率,錯怪了李偉,後來很快發現這批刀具本身質量岀了問題而且被馬上招回了。

李偉雖憤然離開了工廠,但對刀具的非正常損壞也倍感蹊蹺:操作程序、進刀速度、吃刀量、工件、夾具等都沒變化呀,見鬼了!他甚至猜想:莫非有人設圈套陷害我?他越想越窩火... ...

事實上,來加拿大之前,李偉在國內已是高級工程師,大型國營企業的部門經理,手下管轄著近100號員工,是令不少人羨慕的白領階層,位高、權重、收入多。但由於受太太不斷地鼓動和請求,他終於忍痛割愛,委曲求全,選擇了技術移民加拿大,為的是讓6歲的兒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同時也享受加國更好的社會福利... ...

2005年新春伊始,李偉便攜太太和兒子踏上了北京飛往國際大都市多倫多的航班,於是這個三口之家如同一棵大樹連根拔起,像一葉獨舟跨越遼闊的太平洋漂落到了異國他鄉,開始了嶄新的移民生涯。

來到加拿大麵臨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工作。由於在國內從事行政管理工作多年,以前的專業“自動化”幾乎荒廢了,就李偉目前情況來看,尋找專業工程師的工作基本不可能,況且還需要加拿大專業工程師的重新認證才可以合法從事工程師的工作。他真正體驗到了“移民生活一切從歸零開始”的說法。

為了跨出歸零後的第一步,他隻能放下當領導的身段,從打labor工開始。labor工起早貪黑,收入低,不用動腦子,要有力氣。這個畫麵倒讓李偉想起了“上山下鄉接受再教育”的特殊年代,他想:就權當是穿越了吧,以此來安慰自己。

說幹就幹,通過勞物中介,李偉很快找到了一份在倉庫的搬運工工作,具體任務是把一袋袋40公斤重的白砂糖抗在肩上擺到1米左右的架子上。這對於一個長期從事管理工作的腦力工作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他還是硬著頭皮去幹了,順便看看資本主義的搬運工有何不同之處。

這份搬運工的工作經曆深深地刺痛著李偉。搬運工的工作,在國內可是最低層、最被瞧不起的啊!現在反而輪到自己頭上了,這是多麽滑稽可笑!難道是上天的故意捉弄?

這樣的處境多少有點讓他措手不及,他簡直以為在夢遊。好在他看到周圍和他經曆類似的、幹類似苦力的人包括黑人、白人也不在少數,心理便得到些許安慰。然而他暗下決心:無論如何也不能永遠打labor,必須要盡快找到和專業靠近的工作!不久,他果斷打了退堂鼓。

為了盡快擺脫眼前的困境,他鼓足勇氣地毯式轟炸般地到處投遞簡曆,然而得到的麵試機會卻寥寥無幾,而且屢遭失敗。他拿出當年剛畢業做項目時“咬定青山不放鬆”,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鍥而不舍,日夜兼程,屢敗屢試。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有一天,他接到了這個家俱廠的麵試通知而且被幸運地錄用了。那天,他興奮得一夜沒睡。

這份操作工的工作顯然比Labor上了一個層次,就像自行車取代了步行一樣,盡管和他心目中的理想工作還相差甚遠,畢竟前進了一大步。

李偉靠悟性很快掌握了CNC數控機床的操作技巧,開始了新的工作的體驗,這份全職工作像鬧鍾一樣的上下班時間似乎把他帶入到了一個踽踽獨行的無人之境,兩點一線,日複一日。

自登陸加拿大以來,沒有了國內的喧囂和應酬,沒有了來自下級的阿臾奉承,沒有了酒氣熏天的胡吃海喝,李偉一度很不適應,就像多年的“隱君子”突然把煙戒了一樣難受。表麵雖平靜,內心卻掙紮。

在國內時,李偉高高在上,可以對手下的100多號人發號施令,大家都按他的指令行事,對於不合理的事許多時候敢怒而不敢言。但現在來了個180大翻轉,他竟然也變成了執行指令的人,而且是在國內被人普遍瞧不起的工人身份—藍領。先前的那份優越感蕩然無存,心中的落差像起伏不定的波濤陣陣襲來。有時他甚至在思考:移民到底圖了個啥?!就是為了討好太太嗎?!是他拋棄了優越還是優越拋棄了他?!

俗話說得好:既來之,則安之。既然過去的日子一去不複返了,何必還要糾纏不休給自己添亂?況且麵對每月寄來的雪片似的帳單六親不認,靠來時的那點積蓄無疑是杯水車薪,李偉親身體驗到了”無錢寸步難行的”金錢社會的一麵。

理想豐滿,現實骨感。說一千,道一萬,生活還要苟且,日子還要前行,內心再多的掙紮也要曲服於現實。工作賺錢,養家糊口才是顛撲不滅的硬道理。

一氣之下拋棄了現有的工作,李偉經過短暫的迷茫和痛苦又投入了新一輪找工作之中。
有了家具廠的工作經驗,李偉這次很快得到了兩個類似工作的麵試機會而且全部通過。

Bob打來了電話,連聲道歉並願意加薪超過另外兩家的待遇。李偉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終於接受Bob的歉意並決定回去上班。

清晨,霞光萬丈,李偉在驅車返回工廠的路上想:下次還會不會再次出現“刀具事件”呢?

(9/26/2022 Oakville)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