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妞不牛文學城博客

“山伢子係列”大碗茶專業個體戶,專業不務正業,正兒八經不正經
個人資料
正文

“珍貴”共產黨的事業

(2015-02-07 20:57:12) 下一個
“國家的統一,國內各民族的團結,是我們的事業必定要勝利的基本保證。” “我們的目的一定要達到。我們的目的一定能夠達到!” 這是毛澤東的名言,也是曾經激起與會聽眾雷鳴般掌聲的鏗鏘有力話語。餘音繞梁,幾十年不絕。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這樣的口號總是能夠激動人心。可是,人們往往就不會去思索,偉大領袖說的“我們的事業”究竟是什麽事業,“我們的目的”究竟是什麽目的。等到偉大領袖用洪亮的湖南話再深入闡述,“領導我們事捏的核心力量是珍貴共產黨,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醜是馬克思列寧舉逆”,大家知道了“核心力量”,可是還是不知道究竟什麽是“我們的事業”,這麽多年來,搞到從中央總書記到宣傳沙皇到縣太爺,誰也不知道到底神馬是“馬克思列寧舉逆”。
 
但是,有一個東西終於深入人心:“國家統一”。俺把毛主席的語錄咀嚼了大半輩子,終於似乎悟出了一個門道:他老人家以及整個珍貴共產黨的“事業”,就是國家大一統。也隻有這個東西,可以說白,比如天天要準備“解放台灣”。也可不要說白,比如說是否要一統康熙大帝最大的大清帝國版圖,以及統一是為了什麽,要付出什麽代價 。無論怎樣,隻要“統一”, 就可以理直氣壯反分裂,從反對分裂國家,分裂民族,到反對分裂黨,反對分裂黨中央,反對分裂毛主席和江青兩口子一家人,一直到習大必須一統江胡。有這樣的統一紐帶,共產黨的“事業”就可以摸出來甚至亮出來了:共產黨就是為了統一中國,統一中國就是共產黨的事業。馬克思牛克死都無所謂,共產黨永遠有“事捏”要做要捏,中國永遠需要共產黨去捏,因為中國永遠無法統一,即使統一了也無法永遠保證江山一統。

即使中學曆史課50分,隻要玩過《三國演義》電玩遊戲的筒靴,就知道這樣的曆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統一”的中國之曆史遠遠短於分裂的中國之曆史。共產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上就是中國曆史長河中的一個朝代,一個黨國朝代。如果他硬要把所謂“爭取祖國統一反對國家分裂”作為其存在的理由與事業,他除了馬克思牛克死主義沒有了主意,還要麵臨一個當代曆史學家與政治學家不斷敲打的問題:究竟什麽是“國家”?什麽叫“統一”?具體來說,“中國”的國家概念,從曆史到如今到底是神馬樣?
 
所謂“國家”, 是個多方位的不確定的時空概念。其基本要素是主權控製下的人口,政權和疆域。而人口則多以民族聚居為特征,疆域則同政權的控製力和控製方式相關,是“主權”的重要和具體的顯示標誌之一。而人口的變遷民族的分離與融合,政權的更迭, 疆域的不斷變化,戰爭的頻繁,就給國家的所謂統一或者分裂帶來政治學和曆史學的根本困擾:到底什麽叫國家的統一與分裂?依照什麽標準來確定一個國家的“統一與分裂”的曆史,或者曆史性的統一與分裂?再到國家主權,到底是朕即國家,黨國一家還是主權在民,國以民為本為主?
 
俺最近讀到趙無眠有關這個問題的一篇好文,引發俺上麵的胡思亂想。特向大家推薦:不是推薦俺的胡思亂想, 而是推薦大家,包括習近平,跟著趙先生去胡思亂想。
 
 
朝代與中國的國家概念
趙無眠
 
人類曆史上,曾有過數不清的國家。數不清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多",而是由於頭緒的繁複,演化的紛亂,再加上國家的概念本身也是變化的,有時是模糊不清的,無法進行精確的分析與統計。西周初年,有國一千餘個;進入春秋時,隻剩下差不多十分之一,但仍有一百多個;到戰國時代,大國隻有"七雄",在七雄的夾縫和邊緣地區還綴有寥若晨星的若幹小國;最後,秦橫掃六合而統一,建立了一個國家:大秦帝國。
這還隻是"中國"建國以前的一段曆史,局限在中原一帶及周邊地區的範圍內。周以前呢?留下的史料太少,是所謂半信史時代和傳說時代,那就更說不清楚了。至於世界其他地方,應該由他們的曆史學家去統計。可惜的是,也沒有統計出來。如日本,在卑彌呼女王的邪馬台國以前,曾有過"百餘國"。具體"餘"多少?一向精細不馬虎的日本人,也拿不出一個數字,隻好籠而統之。
翻開中國曆史地圖集,那些遠古時的國家,甚至連疆域也無法界定,隻有一個個像城市標誌一樣的據點,冠以國名,--其實就是封號。漢字"國"與"國家"相近的含義最初有三:一曰"邦國",二曰"國都",三曰"封地"。我以為,其基本含義為封地。有封地才有邦國,有邦國才有國都。領受封地的貴族,即為各邦國之主;國主居住及政權所在地,即為國都。封地以前有沒有過國家?可能也有,但那時國的概念、形態更加模糊,"國"這個字詞也沒造出來。"國"字的出現,就是從封地開始。
事物都有個起源,國家也不例外。早期的"國",大多是部落和城邦,是一些相對獨立、互不隸屬、彼此間沒有明確界線的群落。一個部落的首領特別優秀,經濟發達,軍事強大,能夠一呼百應,號召其他部落協同征戰、開發,於是成為各部族的共同首領。中國遠古傳說時代的三皇五帝,大抵屬於這一類。那時的"皇"和"帝",絕不是後來秦始皇所定義的"皇帝",沒有無上的權威,地位也不穩定,職務更不能世襲,頂多隻相當於"酋長聯席會議主席"。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第一王朝--夏的建立。
夏向比較像樣的國家形態邁進了一大步,如果它確實存在過的話。它在率領各部族治水的過程中贏得了崇高威望和地位,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行政權力係統,有了分工管理及不同部門之間的協作。再也不象從前,一個首領既要開發農業,又要設計房屋,還得發明醫藥,能文能武,整個一百事通。夏的首領稱為"王",按照現在的詞義理解,王比帝要低。但事實上,夏王朝的王,比以前的任何一位"皇"和"帝"地位高多了。他再也不需要下田耕作,隻顧發號施令,聚斂和享受財富,大量使用奴隸。更重要的是,王位是可以世襲的。
夏的邊界已很明確,而且所占的地盤相對於各部落也很大。它是先於各部落第一個成型的國家,故稱為中華第一王朝。但夏與其他各部落的關係,仍不是行政上的隸屬關係,沒有超出"大盟主"的地位。後來的商與周也是如此,隻是大盟主的易位,與一般我們所說的"改朝換代"有本質的不同。商取夏而代之,周取商而代之,都沒有將前麵的大盟主徹底消滅,隻是放逐,另外安排一處方國,允其延續部族的香火。
夏商周三代,本質上講,都不是一個統一的大王朝,不過為諸侯部族的首領而已。各部族接受冊封,軍事上聽從"中央"王朝的號召,定期或不定期朝貢,是基於一種會盟的信約,而非嚴格意義的直屬關係,基本上不受王朝的掌控。所謂"尊王攘夷",是要求諸侯們遵守這種信諾,共同起兵勤王,不能隻圖自身的利益,置大盟主的安危於不顧。褒姒一笑傾城,再笑傾國,就是因為周幽王輕率地拿諸侯們之間的信約當兒戲以取悅美人,到後來真的大難臨頭,烽火連天都沒人理了。如果諸侯是天子的直接部屬關係,天子貴為全國武裝部隊最高統帥,他下道命令就行了,還怕你各路人馬不聽從調遣?這個典故像極了民間流傳的"狼來了"的寓言,都是信約被破壞造成了悲劇。不同的隻是,放羊的孩子破壞的是社會信約,天子破壞的是會盟信約。
非但如此,各諸侯之間還進行頻繁、殘酷的戰爭,相互征伐、吞並。如果它們與王朝同為一個國家,豈不全部是在打內仗?"中央政府"怎麽從來都不管一管?任憑這種不合理的高成本的內耗延續了兩千年?這是說不過去的。事實上,諸侯之間的戰爭,就是國際戰爭。經過戰爭,一些部族被兼並了,一些國家被消滅了,勝利者越來越強大,當強大到一定的地步,就會起兵討伐身為大盟主的王國。如果討伐成功,則自己成為大盟主。商伐夏,周伐商,都是這樣。商湯伐夏之前,先攻滅韋、顧、昆吾諸國,然後正式討伐夏王朝。周在伐商之前,已經完成了內部的部族國家化,晉升為王國。周文王是其第一代國王,他伐犬戎、密須、(於阝)國,滅崇國、黎國,於是諸侯歸者日眾,"三分天下有其二"。周武王即位,發兵征討殷商紂王。
西周是一個製度更為完善的王國,其國王始稱"天子",封諸侯國無數。諸侯與天子之間有明顯的等級差別,禮儀規格都不得僭越。如果周王朝實施嚴格的中央集權製,不這樣大肆分封,或者極力削弱各屬國的權力、文化差異,完全可以建立起一個統一的"中國"。可惜它沒有做到,甚至連試都沒試過。諸侯各國低於"天子之國"這是肯定的,但諸侯們仍然自立門戶,各自為政,內政、外交、軍事、經濟、文化、習俗,……皆由自己當家作主。周王朝所能做的,僅僅是收取進貢(還常常收不到)、號召出兵(會盟性質)、冊封諸侯(以名副其實)等等。這樣,一當有些國家在相互征戰兼並中勢力大增,必不將天子放在眼裏,甚至重演伐夏、伐商的故事,直接出兵攻打王朝。西周的覆滅就是如此。
東周仍是"天子之國",國王代代相傳,曆數百年,然而與西周王朝不能等同而語。其地域極為狹窄,僅有一個"王畿之地",一個越來越徒有其名的朝廷,一座供放著九鼎亦即"社稷"象征的廟宇。這個王畿之地,還是諸侯們恩賜給它的一塊保留地。究竟多大呢?--當它末年向秦國大軍投降的時候,僅有邑三十六,人口三萬。周製"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四甸為縣,四縣為都",其統轄的區域竟遠不足一個縣。有"中央"而無地方,有"天子"而無子民,就象民國初年遜位的清室,皇帝尊號不廢,但權力範圍僅限於小小的一個紫禁城。東周王朝習慣上被稱為"周室",因為從國家的意義上說,周王國在西周滅亡之後已經不存在了。東漢末年的漢王朝,也因其有名無實被稱為"漢室"。
反倒是迅速發展起來的諸侯各國,漸漸符合現在我們所說的"國家"概念。尤其幾個較大的王國,各自都有明確的疆域、國王、國民、政府、軍隊、外交、法律、紀年、文字、貨幣、財政、度量衡製式、民族風俗、服飾製度。這些國家之間還修築了長城,劃定邊界,就連戰爭、條約都有一定的國際規範。可以說,東周列國的格局,與中世紀以來的歐洲幾乎沒有什麽兩樣。東周王朝的地位,也與曆史上的羅馬教廷十分相似,其權威性、影響力往往還不如教廷。因為周室之外,常常還有第二"中央",那就是霸主,相當於現在多國軍事集團的首領國。春秋輪流坐莊的號稱"五霸",而史家們數來數去,發現前後並不止五個,他們是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吳王夫差、越王勾踐。《春秋》載,二百四十二年間,諸侯朝聘齊、晉、楚者共三十三次,朝周僅有三次。可見霸主的實際地位,高於周室遠矣。話說回來,不管是第一還是第二,都不能算真正的"中央",好幾年才朝聘一次,到的人又稀稀拉拉不全,想不去的還不去,比聯合國會議都不如。如秦穆公,借口"辟遠",便"不與中國會盟"。(《史記·齊太公世家》)後來他自己當霸主,卻不怕別國"辟遠"了。
霸主的形式,在春秋戰國結束後,還曾或隱或現地存在過。如秦朝覆滅後,楚霸王項羽;東漢末年,各路豪強爭霸中原。項羽新推翻暴秦,欲恢複先秦時分封各國並存的製度,卻隻願當霸王,不願做"天子",就是怕當上天子反而無國,成為諸侯各國的傀儡。曹操大權總攬,統一北方,卻隻願做魏王,不願做皇帝,收到各方送來的勸進書,他說:"你們是要把我放在火上烤哇!"曹丕篡漢是220年,但史家眼裏的"三國"往往從赤壁之戰算起,因為自此三國鼎立之勢已經完成,所謂大漢帝國,早墜落為一個玩弄於諸侯股掌、"放在火上烤"的小小漢室了。
作為一個統一的國家,中國的曆史從秦始皇建立的大秦帝國開始。這以前有沒有一個中國?可以果斷地回答:沒有。秦以前的"中國",隻是一個不帶政治含義的地理名詞。西周時為京師附近,相對於東西南北四方而有此稱。春秋戰國時泛指黃河中下遊一帶,又叫中原一帶。故有些國家屬於"中國",如晉(韓、魏)、魯、宋、鄭;有些國家屬於四方蠻夷,如秦、楚、吳、越、燕、中山、巴、蜀;有些國家則地跨"中國"與夷狄,如趙、齊。這情況有些類似美國,1776年美國建國前,隻有美洲大陸而無美國。我們不能把以前諸多的印第安人部落說成是一個國家;也不能把英國人、西班牙人、法國人建立的政權,不能把得克薩斯共和國、夏威夷王國、沙俄手中的阿拉斯加說成是美國。美國是由五十個州組成的聯邦,加入聯邦之間,州(state)相當於一個國家,然而任何一個州,不論它麵積大小、人口多寡、經濟強弱,都不能代表美國。"聯邦"一詞的漢譯也很微妙,《周禮·注》:"大曰邦,小曰國。"既然國中有國,於是把"合眾"而成定譯名為"聯邦"。拉丁美洲的解放者玻利維爾曾設想將各小國合建成一個聯邦國,那樣的話就會有一個類似美國的西語合眾國,可惜他失敗了。除了美國,與之相似的聯邦還有英聯邦,聯邦德國,前蘇聯,前南斯拉夫,乃至印度。中國的建立,乃集七大王國及若幹小國而成為帝國大邦,隻是統一時經曆殘酷的征戰、兼並,統一後實行車同軌、書同文、拆毀各國之間的長城、夷滅原有的邊界,各國已不複存在,隻有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帝國,俗稱中國。
我曾在《百年功罪》一書中,提出"兩個中國"的概念,以說明中國疆域的建立與變遷。一個是現在的中國,一個是曆史進程中不斷變化著的中國。這裏說的"中國",指的是"國家"概念的中國,而非模糊的、自然地理概念的中國。許多學者,包括一些專門的曆史學家,在說"中國"時常犯糊塗,將這個詞的原意與國家兩個不同的概念混為一談。"兩個中國"的概念,有助於敘述的清晰。我們討論中華文明史,當然要從神話中的三皇五帝說起,也不能遺漏現今這片土地上最早建立的夏商周三個王朝。但如果說的是作為一個國家的中國曆史,隻能從秦滅六國建立帝國開始。我們討論美洲文明史,也要從上千年古老的印第安文化說起,不能遺漏早期歐洲移民帶來的文化因子。但如果說的是作為一個國家的美國曆史,隻能從獨立戰爭結束、脫離英國統治時開始。其實不光中國和美國,其他國家的曆史也大都是這樣。
秦朝建立的"中國",不但統轄了原來狹小的地理中國,還囊括了周邊幾乎所有的原諸侯國。作為國家的"中國",其曆史是無法往秦以前追溯的;但作為一個國家的來源,它可以往以前任意遙遠的時代追溯。由於"兩個中國"基本上都覆蓋了五帝三朝的活動領域,所以夏、商、周也應該被算為"中國曆史上的王朝",三皇五帝也成了中國遠古時代的神話和傳說。但夏、商、周任何一朝,都不能唯一代表和說成就是"中國"。
夏朝的版圖有多大?戰國時名將吳起曾對魏國首任國王魏斯說:"東有濟水(發源於太行山,注入渤海),西有華山,南有伊闕(洛陽南郊),北有羊陽阪(山西平順東)。"其疆域大約在現今山西、河南、陝西三省交界一帶。
商朝的版圖,據吳起說,"東有泰山,西有孟門(河南輝縣西太行山關隘),南有黃河,北有恒山。"其疆域大約在現今河南、山東、河北三省交界一帶。
西周的疆域,大約在現今西安(宗周)至洛陽(成周)一帶。
東周時,周室已無疆域可言,在地圖上隻剩下成周(洛陽)一座孤城。而各大諸侯國極力擴張,爭相稱霸,收服周邊弱小國家、部族。其中以南方的楚國所占麵積為最,超過北方六國之總和。
秦帝國將戰國七雄的領土盡收版圖,還進一步擴張,形成中國曆代傳統疆域的基礎。這個傳統疆域,大致為長城以南,西邊包括現今陝西、四川、雲南、貴州之一部或全部,後來又加進甘肅等地的一部分。其領土麵積約在三百萬至四百萬平方公裏之間,遠不能跟今日中國的巨大版圖相比。在這個傳統疆域範圍內,形成了漢民族及南方眾多的少數民族。尤其漢民族,直至清代中期大量向關外移民以前,基本上都在這個範圍內生息繁衍。
曆史上的中國,與現今的中國,不是一回事。中國的傳統疆域,與清代至今形成的巨大的版圖,不是一回事。這道理太簡單了,簡單到許多人都不願意去陳述它,寧肯想出各種複雜的辦法去繞開它、回避它。曆史上,本來有些地方不屬於中國,現在成為中國的領土;有些地方曾經是中國的一部分,後來卻劃給了別的國家,甚至單獨立國。這本來是很正常的,但由於事關領土與主權的完整,於是就講不清了,或者不願意講清了。不斷地修補曆史,不承認曆史的記載,結果必然是破綻百出。其實不單是中國,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它們各自的起源、發展和成形過程,有的曆史悠久,有的曆史短暫,但這並不影響它們在世界上立足。像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這樣麵積與中國相近的國家,其立國時間甚至還不如中國曆史上的一個朝代,有的名義上還屬於"英聯邦國家",然而並不動搖它們的主權和領土的完整。事實是,曆史的悠久與否,與主權和領土沒有什麽關係。麵對曆史,完全可以而且有必要做到心平氣和。
我們至今仍把雲、貴、川等省稱為西南,把陝、甘、寧等省稱為西北,把冀、豫等省稱為華北。但如果我們把整個中國版圖劃為東南西北幾大塊,立刻會發現,所謂"西南",實際上是中南偏東;所謂"西北",不過是中部偏北;所謂"華北",原來正東偏中。難道中國人的缺乏方位感,以至於地域的劃分出現如此大的偏差?當然不是,就憑發明指南針即可證明。我們習慣上仍然把漢民族及南方少數民族居住的區域,也就是清代以前中國的傳統疆域,作為劃分的範圍。或者毋寧說,現在通常所說的區域是清代以前劃分的,我們隻不過因襲古人的習慣罷了。這樣才會在現今的巨大版圖上,仍偏向東南一隅,把麵積遼闊的廣袤地區分別附歸於"西南"、"西北"和"華北"。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曆史地圖集》,清楚地標明了中國曆朝曆代的國家疆域。據說,專家們在編訂和劃分曆史疆界的時候,總是盡量將中國的版圖劃得"大一些"。怎樣才能盡量劃得大一些?我無法詳知。不過可以推測,無外乎這樣幾種辦法:一是模糊的邊界,盡可能向外擴張;二是有爭議的地方,無爭議地收為我有;三是每個朝代的版圖,以這個朝代最強盛最龐大時的麵積為準;四是將某些臣服、歸附或一度臣服、歸附的外藩,入帳算做正式的領土。即便如此,我們仍可以據此看出疆域的變化沿革,現今中國是怎樣一步步形成的。有哪些地方曾經是"我們"的,有哪些地方本來不是"我們"的,看看這套地圖集基本上就能知道。
問題還是沒有最後解決。在曆史上,誰代表"我們"中國呢?在一部分,有時是大部分乃至絕大部分土地在那些著名王朝的管轄之外的時候,這些王朝還能代表中國嗎?在大分裂時代,在小王朝林立、割據和更替頻仍的時代,在外敵大舉入侵的時代,又是誰來代表中國?"中國"的含義究竟應該如何確定?
三國時期,中國出現魏、蜀、吳三個帝國。一般認為,應以魏為正朔。第一,漢禪讓於魏;第二,魏禪讓於晉,而晉終於滅蜀漢與東吳複統一中國;第三,魏國麵積最大;第四,魏占中原,即古之"中國";第五,魏國是主流文化所在地。所以三國又與晉連稱"魏晉"。蜀人陳壽著《三國誌》,幹脆隻承認魏為帝國,還將實際上沒當過皇帝的曹操也戴上武帝的皇冠,而實實在在當過皇帝的劉備、孫權隻稱蜀主和吳主。這種正統觀不是沒人置疑,明人羅貫中就認為應以蜀國為正統,因為劉備是漢皇室出身,其政治目標包含恢複漢家天下,待民也很仁慈。他寫的《三國演義》雖為小說,其曆史觀卻表達得十分清楚,而且也深刻影響了數百年民眾的觀念。另外,吳國的重要性亦不在魏蜀兩國之下。吳開發經營東南廣大地區,影響力泛及海外,並為即將到來的民族大撤退預備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三國中也是最後一個亡國。當然,可以說三國政權,都是"中國政權",正如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都是大不列顛,韓國、朝鮮都是高麗,西德、東德都是德意誌一樣。這段曆史的敘述,還不算太為難。
東晉南北朝,前後長達三百年,是為中國的大分裂時代。其實西晉滅亡,中國就已經大致分裂成南北兩部分,史家為什麽不說此時為南北朝,一定要等一百年後東晉滅亡才算進入南北朝呢?這裏麵就有一個誰代表中國的問題。西晉是中國曆史上的大王朝之一,它受禪於正統的魏,統一了秦漢形成的傳統疆域,又以漢人為主體民族,其合法性無庸置疑。西晉亡,晉室子弟在江東稱帝,建立東晉,約百分之八十的北方中國人跟隨逃到南方,史稱衣冠南渡。應該說,西晉王朝是這時期"中國"的代表。此時的北方,正淪陷在五胡的輪番統治之下,前後或同時建立十六國(實際不止十六國),它們算不算"中國"?如果不算,那"五胡"數百年後都融入漢族,都成了中國人。同為中國人,為什麽你可以代表中國,我就不可以呢?五胡中最早亂華的劉淵是匈奴人,原為晉朝大都督,封漢光侯,後被匈奴部眾推為大單於,從此獨立,稱帝時竟毫不客氣以漢高祖劉邦的傳人自居。在他的心目中,他才是中國的代表,且占據中原,也就是"中國"的發源地。但如果就此算作中國,豈不是凡入侵占據中原者,都可以成為合法政府了?若抗日戰爭勝利前大量進入中國東北的日本移民,共推一個做過中國官員、深諳中國文化的日本人為移民首領,在日本關東軍武力支持下自稱為"大清國皇帝",或"中國大總統",咱們會接受這樣的中國政府嗎?事實上,"十六國"往往不被史家列入《中國曆代紀元表》,而隻以東晉為正朔。
中原一胡占得,諸胡也占得。匈奴占得,氐人、鮮卑人也占得。到東晉亡,正式進入南北朝時期,史家們才承認中國有南北兩個合法政府。南朝代表南中國,北朝代表北中國。除了"誰代表中國"這唯一一個因素,我實在看不出史家有什麽必要不把東晉十六國一並劃為南北朝時代。反過來,難道"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東晉)被另一個中國王朝(劉宋)所取代,侵占北方的外來政權(北魏)就自動晉升為合法的中國王朝嗎?
南北朝的結果,是北朝消滅南朝而統一中國。這樣,就得"慶幸"北朝也變成了合法的中國王朝,而且似乎比南朝更合法,更能代表中國。否則,豈不是外來王朝的繼承者們,即鮮卑人的後裔,咱們稱之為"漢化的鮮卑人",終於完成了三百年前先輩們的遺願,滅掉了整個中國嗎?
唐宋之間,中國又一次大分裂,先後建立過十餘個小帝國。這時期,代表中國王朝嬗遞的是中原政權"五代",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其餘"十國"為地方割據政權。史家討論的重點,也往往放在五代的敘述上,有《舊五代史》和《新五代史》,不見《十國誌》之類。其實十國中壽命最短的王朝,也比五代中壽命最長的王朝國祚要長久,疆域的大小也未見得懸殊。但曆史偏偏就要這樣來敘述。理由大概是:一,五代占據中原;二,五代上受禪於中國統一時的唐,下禪讓於再次統一中國的宋。而這五個代表中國正統的王朝,倒有三個是沙陀人建立的。沙陀為西突厥的一部,居住於今新疆博格達山以南、巴裏昆湖以東,原不屬中國。唐時舉族來投,被安置在鹽州、太原一帶,發展成一支不可小覷的軍閥勢力。建立後唐的沙陀人李存(上曰下助),就像建立後趙(漢)的匈奴人劉淵一樣,儼然以恢複和中興唐朝的唐室傳人自居。他的王朝就叫唐,所謂"後"唐,是史家硬給加上去的。
宋代表中國簡直是無疑的。但這時有一個北方的遼國威脅著它的安全,西北還有一個夏國,雖無入主中原之意,卻也時戰時和的令人頭痛。遼國和夏國顯然都不把自己當成是中國,更不是宋朝的外藩。這一次用藩屬來劃歸中國的勢力範圍和疆域,實在行不通了。但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可想,那就是宋朝曾向遼國稱臣,訂立盟約,歲輸絹幣。如此種種不平等條約,到了元代史家眼裏,反倒成了彼此都是一家人的證據。遼朝於是被算作中國的正式朝代,遼史也與宋史並列。
金國建立後,聯宋滅遼,進而滅北宋,占領了中國北方。宋人仿照東晉故事,建立南宋王朝。從法、理、情諸方麵來講,南宋應當是中國的代表,金國應當是侵略者。否則曆史的敘述就會發生混亂。但史學家們巴不得發生混亂,以便讓一些不是道理的道理蒙混過關。他們認為,金國也是中國的合法代表,金宋之間的戰爭,是一個國家內部的民族戰爭。這樣,就完全抹殺了金國大舉滅宋的侵略戰爭的性質,那些力圖收複山河失地的抗金誌士如嶽飛、韓世忠、辛棄疾等人,都成了內戰英雄而不再是民族英雄。其實這種混亂並非今日才有,當時的金人就認為,他們才是"中國",因為占領中原,疆域遠遠超過南宋小朝廷。蒙古帝國崛起,攻滅金國,他們認為就是征服了"中國",並把金人都稱作"漢人"。而隨後征服的南宋人,倒成了"南人"。在他們眼裏,南人與真正的中國人--漢人相比,有很大的不一樣,地位也低了一個等級。
蒙元占領中國,以及後來滿清入主中原,都被當做中國的合法代表。然而究其實,這兩個王朝都是外來侵略者建立的,都不能算合法。元軍攻打南宋,滿清攻打南明,如果都是"中國"來統一一個小朝廷,豈不名正言順?文天祥、陸秀夫、史可法、鄭成功,又有何愛國情操可言?隻能說他們愛小朝廷罷了。當然,在侵略者建立的政權穩固之後,其政治、經濟、文化及主要利益已與被征服的中國融為一體,可以說他們就是中國的代表,其王朝就是中國政府,其領土就是中國的疆域。不過這應該從何時算起?從攻占都城算起,還是從最後一任前朝皇帝被殺、被俘和自殺時算起?如果前朝皇室又推出繼承人呢,這時誰代表中國?是元大都的忽必烈代表中國,還是被背著跳海的八歲小皇帝代表中國?是已經建都北京的清順治帝代表中國?,還是到處奔走的弘光帝和隆武帝代表中國?曆史學們劃不出明確界線,隻好采取雙軌製紀年法:南宋、金和蒙古,明和後金,清和南明,同時紀年。同時紀年,就是它們都代表中國,侵略者的身份被一筆勾銷。
元代和清代,都是中國曆史上的亡國時代。近數十年來,這一定論卻大為鬆動,因為入侵者後來都並入中國,成為中國人,於是曆史便被改寫為"少數民族入主中原"。這樣,在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從來都沒有遭受過侵略,從來都沒有亡過國。這樣改寫曆史,據說對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和睦有好處。但這畢竟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曆史不應當因為任何現實的"好處"而成為一本可以變來變去的糊塗帳。
我認為,從某種角度來講,由誰來代表中國是沒有多大意義的。不管誰代表中國,時間總是向著一個方向流逝。"中國"在曆史上曾經是很多國家,也曾經包括過很多國家,因而是一個複雜的、變化的概念,而不僅僅是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國家概念。
在我的曆史觀中,朝代才是真正的國家概念。比方三國,魏蜀吳就是三個國家。它們有各自的政府、軍隊、元首、疆域,互不隸屬。不能說誰代表中國誰就是中央,不能說魏國是正朔而蜀國、吳國就是地方割據政權。當然它們是由一個完整的漢帝國分裂而成,正如春秋時三家分晉形成韓、趙、魏三國,分家後三國也都是完整的國家。東晉、十六國、南北朝及五代十國,先後存在過大大小小數十個王朝,也就是數十個大大小小的國家。十六國的"國"及十國的"國",與現代國家的"國"沒有什麽區別。宋代曾與夏、遼、金和蒙元並立,其時各自也都是完整的國家。宋與諸國之間,進行過一係列的戰爭,簽訂過一係列的條約,結仇結盟,完全合乎現代各種國際關係模式。明末滿清建國,明、清就是兩個不同的國家。這個道理本來象車輪子是圓的一樣簡單,不需要去重新發現。但如果說清朝入關前是明朝的一部分,倒有些硬要把車輪說成方的的牽強了。清朝既不是明朝的地方政權,也不是明朝的割據政權,也不是從明朝分裂出去的,甚至連明朝的勢力範圍或者外藩都說不上。充其量隻能說,滿洲地區女真各部一度為明朝控製和試圖控製,在其獨立建國後,即與明朝形成地位完全平等並相互敵對的兩個國家。清朝入關前後,逐一吞並朝鮮、明帝國、蒙古諸部及吐蕃,除了基本保留朝鮮的藩國地位,其餘都最終並入大清帝國的版圖,成為一個國家。
離開朝代來談國家,是沒有任何政治定義的國家,是自然地理或文化意義上的國家,甚至是沒有正式國名的國家。所謂"朝代",包括任何一種形式的國家政體,而並不單指國王或皇帝統治的"王朝"。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隻有一個朝代,建國前那裏隻有土著部落,和臨時的殖民者政權。美國建立聯邦共和製,澳大利亞、加拿大則成立英聯邦名義下的議會製國家,這就是它們的"朝代"。蘇聯是一個由十五個加盟共和國組成的龐大的國家,也是一個朝代,由列寧開創,至戈爾巴喬夫結束。一旦解體,即"王朝"解散,這個國家便不複存在,而戈爾巴喬夫被西方媒體戲稱為"失去國家的總統",國家不存,總統焉任?俄羅斯曾是蘇聯的主要組成部分,其麵積約為蘇聯的百分之八十,前身為沙皇俄國。沙俄、蘇聯、俄羅斯聯邦共和國是三個不同的朝代,亦即三個不同時期的國家,不能混為一談。當然,這"三個國家"隻有曆史上的承接性,而無空間上的並列性。有沒有一個超越這三個朝代的俄羅斯?當然是有的,這就是俄羅斯的傳統疆域,即使"加盟"為蘇聯的一個成員國,其疆域仍與沙俄時代相去不遠,蘇聯解體時,俄羅斯聯邦共和國的國境線也與其他國家沒有太多爭議。蘇聯繼承了沙皇俄國的全部政治遺產,俄羅斯聯邦共和國並沒有繼承蘇聯的全部政治遺產。它隻是繼承了大部分遺產:占絕對多數的領土,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二戰主要戰勝國地位,核武控製權等等,因而它是國際間無爭議的前蘇聯繼承國。
傳統疆域,是前朝政治遺產最重要的部分。但傳統也並非一成不變。六十年代中蘇論戰,中方曆數沙俄侵占大片中國領土的曆史罪行,蘇方認為那不是侵占而隻是爭奪,因為中國的傳統疆域基本上都在長城以內;中方則反唇相譏:以長城為界是很久以前的事,那時連俄羅斯這個國家都沒有,如果都要退回到初立國時的起點,俄國豈不是應以莫斯科大公國的城牆為疆界?
對後朝而言,前朝結束時的疆界往往就被當作了傳統疆域。從字麵意思看當然也沒錯,但我以為真正的傳統疆域應有超越一個以上朝代的相對穩定性,能夠保持版圖形狀的大致不變,即使邊疆地區略有出入,甚至有絕對值較大的麵積更動。葛劍雄教授近年提出"統一與分裂"的兩種標準:一是基本上繼承和恢複了前朝疆界的王朝,並維持了中原和平穩定的,為統一時代,否則即為分裂時代。二是以中國曆史上最大疆域為準。按照第一種標準,他計算出中國的統一時期隻有九百五十年,遠遠低於分裂時期。如果按第二種標準,統一時期就更少了,隻有八十一年。葛氏的標準十分新穎獨到,對於中國一貫沉湎於大一統曆史觀的學界是一大衝擊,向客觀理性地陳述曆史邁進了一大步。但仔細分析,仍不夠嚴密。
晉受禪於魏,而作為前朝的魏國疆域僅限於中原,全部被晉繼承,算不算統一時期?如果不算,便違反了統一與分裂的標準;如果算,則太不符常情。難道它後來滅掉蜀、吳兩國,都不是統一中國,而隻是向外擴張?宋不但繼承了前朝後周的疆域,還滅掉諸多小國而結束"十國"時代,按說也要算是統一時期,然西夏立國,遼占雲燕,實實在在是"分裂"了。這樣的例子在漫長的十六國及南北朝、五代時太常見了,也許我們應該說成是"分裂時的統一"?
越南、朝鮮、蒙古等國,曾為中國的一部分,後來都脫離中國而單獨立國,算不算分裂?脫離中國無疑就是分裂,總不能另外發明一個詞來形容。按照前麵的定義,隔了一個朝代後就可以不計了,而如果再次與之合並,那麽前麵所有分開時的狀態到底算統一還是分裂?算來算去的結果是,"統一"時期的中國常常比"分裂"時期的中國還小。也不知到底是統一好還是分裂好。
"統一與分裂"另一個標準,是以中國曆史上最大疆域,即十八世紀清乾隆年間建立的巨大版圖為範圍來討論。中國占有這麽大的版圖,的確隻有八十一年。問題不在於到底有幾年,而是怎樣來描述。形成這一"統一"疆域之前,中國一直什麽狀態,是分還是統?倘若從來就沒有"統"過,如何能夠先"分"?乾隆時的最大疆域,也不包括曾屬於中國的越南、朝鮮的部分或全部,那麽這種分離算不算分裂?或者應該叫"統一時的分裂"?如果將來中國版圖又發生變化,擴充超過了曆史上的最大疆域,是否又要從那時候開始計算"統一"時間?英聯邦曾經是一個環繞全球、號稱日不落帝國的龐大國家,是否也可以按照中國的最大疆域標準來為它劃出統一時代和分裂時代?沙皇俄國在賣掉阿拉斯加以後,是否就一直處於分裂狀態?最大疆域時沒有收回的失土,如獨立的越南、葡萄牙占領的澳門,算不算分裂?顯然這個標準,等於沒有標準。
無論哪種標準,顯然都是圍繞著"中國"這樣一個非政治意義的國家概念來進行討論,最終必然都難以自圓其說,陷入重重矛盾。"分裂"是相對於"統一"而言的,在兩個從不互相隸屬的王朝統一於一個國家之前,它們是什麽狀態?如匈奴與漢朝,吐蕃和唐朝,是什麽關係?統一分裂觀認為,這是一個中國內部"分治"的兩個政權,互相是對等關係。兩個政權沒錯,相互對等也沒錯,但什麽叫做內部分治?內外之別如何區分?吐蕃與唐帝國都是王朝政權,而非地方政權,既然對等,就是兩個不同的國家,其間的關係就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這有什麽好忌諱的,非得以一個詞義可以做多種解釋的"政權"來定義?
朝代即國家的概念,完全符合現代國際法及國際關係準則,是曆史學研究得以徹底擺脫為現時政治利益服務並被羈絆落入尷尬境地的一個關鍵。我們不能以後世的朝代,來規範和定義前朝,更不能虛擬一個超越各王朝之上的"國家"來囊括曆史。事實上,這樣一個"國家"從來就不曾出現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歡顏展卷林中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阿妞不牛' 的評論 :
台灣維護名義上的中國,實行實際上的自治,這一途徑的致命缺點,是當代國際政治以國家為單位,台灣在不被多數國家承認為國家後,參與國際活動的自由受到限製,而這些限製主要來自PRC的壓力。
中共嘴上說台灣同胞,實際上設法剝奪台灣人在國際上的自由,台灣人並不傻,知道中共在玩什麼把戲。
台灣獨立,是希望突破台灣不被多數國家承認為國家的困境。
我不認為這在目前國際情勢下可行。
但話說回來,台灣問題是中共造成的,不是台灣造成的。
中共走向民主自由製度,兩岸才有互信與共同的價值可談。
民主與專製,歷史上從來沒有和平共存過。

中共用民族主義掩飾其統治失去合法性,隻讓台灣認為虛偽不可信。
習大敢讓中國人民選擇要不要中共執政嘛?
習大若真的自信,就讓軍隊國家化,開放言論與組黨自由,堅持司法獨立,也不用麻煩中紀委去查貪官,想當官的、想把對手拉下去的,都會緊盯著台上官員是否貪汙腐敗。
政府受公民監督,有民意授權,才有資格代表國家。
現在的中共,沒有資格代表國家,想靠民族主義吞併台灣,是黑道思維。

中共不改,兩岸就進行良性競爭,看民意選擇哪個製度。
其實中國權貴多數擁有海外護照,已經說明中國有資格選擇的人都在用腳投票。
阿妞不牛 回複 悄悄話 俺這裏主要是介紹葛劍雄教授與 趙無眠先生的學術思想。這個思想的核心就是:國家的統一或者分裂,是曆史常見的現象。分裂或者統一,如果要成為價值追求,是不恰當的,甚至是危險的, 因為統一與分裂隻是個中性描述,或者中性價值。真正富裕價值意義的,是通過統一或者分裂之後的目的,和這個統一或者分裂過程與後果對民眾民族的代價。民眾在國家民族統一或者分裂過程中所承受之重,之後所得之輕,才是真正要計算的價值。
用這樣的思想去考慮,具體對於中國目前的現實,俺覺得,共產黨在大陸為了維護主權領土的完整,是基本正當的,要去武力統一台灣,是完全不正當的。而台灣維護名義上的中國實行實際上的自治,是正當的;而強行獨立,是不正當的。
阿妞不牛 回複 悄悄話 萬維網友互動:

作者:QWE 留言時間:2015-02-08 11:09:05
為分裂唱讚歌,就是兩岸猿聲啼不住,大一統的輕舟已過萬重山嘛!WHO cares!哈哈!中國的億萬百姓有自己的選擇,支持誰,很清楚!你搞分裂,試試看,李登輝的七塊論,有市場嗎?反分裂法的設立,已經把一切企圖搞分裂的人列入罪犯類。

作者:南大街哦哦 留言時間:2015-02-08 12:08:59
:QWE 留言時間:2015-02-08 11:09:05
為分裂唱讚歌,就是兩岸猿聲啼不住,大一統的輕舟已過萬重山嘛!WHO cares!哈哈!中國的億萬百姓有自己的選擇,支持誰,很清楚!你搞分裂,試試看,

+++++++++++++++++++++++++++++++++
QWE:你這個套在前蘇聯很有用:支持誰,很清楚!你搞分裂,試試看,布爾什維克一倒台,前蘇聯的億萬百姓有自己的選擇。

還可以套在前東德:支持誰,很清楚!你搞統一?試試看,布爾什維克一倒台,前東西德的百姓有自己的選擇。

作者:阿妞不牛 留言時間:2015-02-08 12:26:41
QWE網友能否正麵為大家解答一下,我們的(或者你們的)事業究竟是什麽事業?你們的(或者我們的)目的到底是什麽目的?
阿妞不牛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歡顏展卷林中坐' 的評論 :
謝謝!既然已經掛在這裏了,就讓大家群起而攻之吧。
歡顏展卷林中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阿妞不牛' 的評論 :
同意。
你的回復很精彩,何不單獨發表?
習近平上台後,中共有走向帝國思想的跡象,以維持其合法性,篡改歷史是要服務此目的。
阿妞不牛 回複 悄悄話 對於葛劍雄教授和趙無眠先生有關國家統一分裂的曆史地理學研究與觀點,本人學識淺陋,隻能做介紹,沒資格做評斷。但是俺確實受到過他們的影響。在俺那篇有關中日關係的文章中(日升和日落),就這樣說過,中國同日本因為海洋之隔,就像中國同印度有著喜馬拉雅山屏障一樣,是曆史上中國最長久相安無事的友好鄰邦。而中日關係的交惡交戰,就是隨著現代化進程把一水之隔變得水陸相連了。忽必烈的馬隊就是非常現代化的,可惜他沒有運載戰馬的航母,否擇日本就被忽必烈的“中國”“統一”了。如果中日不隔著這個海,或者兵器現代化進程早發生,中國和日本之間的“統一和分裂”的戰爭,就不會要等到甲午之年,東京北京西京南京,就容不得那麽多京城,一個就夠。如果滿清入關是中國國內的民族內戰,那麽抗日戰爭也可以演變成中國統一日本——可惜除了戰爭的結局不是南京統帥部剿滅日本番薯叛亂而統一日本,日本人也沒有奴兒大吃那樣的雄傑統一中國,更重要的是,戰後的國際格局與現代曆史觀與國家觀念,不是東方式的“國家天子一統”觀念,而是基於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現代國家主權以及國際秩序。俺這是從國際政治學角度對葛劍雄趙無眠的曆史學觀點的學習和運用思考。
愛國要先知道曆史——知道真正的曆史,不能隻愛自己喜歡的曆史,去塗抹閹割歪曲自己不喜歡的曆史,甚至公然捏造出令龍顏大悅的曆史,比如毛澤東去安源,林彪和毛澤東在井岡山會師,以及“開國大典”時習仲勳同誌站在毛主席身邊。

共產黨最令人不齒,就是在對待曆史的無賴品行上,超越曆史上任何一個昏君暴君。假如秦皇漢武朱元璋康熙有這個德行或者能耐,中國曆史就根本無從辨認。這裏的共產黨,當然是說世界上所有掌權的共產黨。中共可能並不算第一——金太陽神是名副其實的天子第一號曆史神話。這樣的國家,所有國民都絕對是鐵杆愛國者,可是絕對都是鋼筋水泥花崗岩腦袋白癡——因為他們對自己國家民族的曆史,知道的不是零,而是絕對的荒誕神話狗屁豬食負數。

但是,“大一統”是中國帝王朝代千年對臣民打造的曆史烙印,也可以說是一種中華文化標誌——這種曆史烙印或者文化標誌,就是深厚強大的政治資源。不但共產黨要靠這種資源“萬歲”,台灣的國民黨也要靠這種資源生存下去。
這就是曆史學家所無可奈何的。
阿妞不牛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歡顏展卷林中坐' 的評論 :
俺這裏主要是向大家介紹趙無眠和葛劍雄兩位學者對中國曆史的學術研究觀點。尤其是葛劍雄教授,是體製內少見的有著國際聲譽的曆史學和地理學的一流專家學者。他的學術地位之高,使得他的學術見解即使跟黨的一貫教育宣傳離經叛道,至少暫時不會有雙規之虞——他本來就不是中共黨員。

葛劍雄教授長期從事曆史地理方麵的研究,是該領域開山鼻祖譚其驤先生的弟子。他不僅著述豐富、誨人不倦,而且常常對公共事務發言,在全國政協會議上點名批評教育部長和多名大學校長,雖然比不上當年傅斯年放炮轟掉行政院長的勇銳,在一片歌舞昇平中也算是大音希聲。更為可貴的是,葛劍雄在被“統一壓倒一切”的意識形態所扭曲的曆史地理領域,不受權力之誘惑,不被時論所左右,無論麵對國家機器還是大眾輿論,始終堅持“獨立”和“求真”兩種品質。在《統一與分裂:中國曆史的啟示》(中國中華書局,2009年)一書中,他說出了“在中國的曆史上分裂的時間長於統一的時間”、“分裂不一定是壞事,統一不一定是好事”以及“所謂‘某地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說法根本就站不住腳”的三個讓人如雷貫耳的曆史真相。為此,他不惜與狹隘的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的思潮為敵。

分裂的常態,統一是異常

長期以來,中國的曆史敘述,尤其是大中小學曆史教科書的敘述,統一是主流,分裂是逆流或支流。其他的各大文明古國都分裂了甚至消亡了,唯有中國上下五千年一以貫之,何其偉大,何其光榮。

然而,葛劍雄仔細查驗中國的曆史進程,卻有驚人的發現:分裂是常態,統一反倒是異常。他指出:“如果以曆史上中國最大的疆域為範圍,統一的時間是八十一年。如果把基本上恢複前代的疆域、維持中原地區的和平安定作為標準,統一的時間是九百五十年。這九百五十年中有若幹年,嚴格說是不能算統一的,如東漢的中期、明崇禎後期等。”這個結論,是在對統一採取較低的標準,而對分裂採取比較緊的尺度之下作出的,即便如此,分裂的時間仍然比統一的時間長得多。葛劍雄深知,他所揭示的事實和結論是很多人在感情上不願接受的,或者出於現實需要的考慮不予承認。但是,他堅信,曆史事實是不能改變的,曆史規律更無法抗拒,隻有首先承認事實,才能研究和認識規律,作出科學的解釋。

由於“統一是主流、分裂是逆流”這個錯誤前提的謬種流傳,緊接著,統一更被賦予絕對的正麵價值,分裂被賦予絕對的負麵價值。誰達成了統一,不管他是否“一將功成萬骨枯”,是否發動造成“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慘劇的戰爭,他仍然是風流人物和民族英雄;誰趨向於分裂,無論他是否保境安民、造福百姓,他也隻配得到千夫所指、遺臭萬年的結局。但是,在葛劍雄看來,這是一種錯誤的曆史觀。暴君的統一,跟老百姓的福祉無關,“從秦始皇開始的統一,都是統一於一人,統一於一家一姓,至多統一於一個由少數人組成的統治集團,卻從來沒有統一於人民”。

以暴君為主導的統一,必然給民眾造成無盡的苦難。葛劍雄指出:“如果說修長城造成的一些損失還可以用國防需要來解釋的話,秦始皇為自己造宮殿,建陵墓給人民造成的災難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而他為自己的宮殿和陵墓動用的人力物力比用在長城上的還多。不能因為他給後世留下了一些被稱之為‘世界八大奇跡’,就寬恕了他對人民的罪行。在將《四庫全書》讚揚為‘偉大的文化工程’時,我們不應該無視成千上萬種不符合乾隆皇帝思想的書籍被毀於一旦的事實,更不應該忘記無數慘死在文字獄中的冤魂和被禁錮在思想牢籠中的可憐的知識分子。”統一本是一種中性的價值,以什麽樣的方式實現統一才決定其價值的正負。若是順應民意、獲得民眾授權的統一,當然是好事;但若是“一個人”或“一家人”用暴力和謊言的手段實現的統一,就是壞事。後者造成了個人自由的喪失,和基本人權的被剝奪。

中國曆史上演出的從來都是以帝王將相為主角的劇本,如葛劍雄所論:“從秦始皇到乾隆皇帝這些君主所憑藉的,正是被高度統一於他們意誌下的整個帝國、國家所擁有的全部人力和物力。在這種高度統一之下,不僅全體人民是君主的奴隸,就是地方的各級官員,也不過是君主派往各地的奴僕,他們的職責隻是為主人看守或管理私產,有這樣的官員所主持的各級地方政府當然不可能代表當地人民的利益,更談不上有任何自主權。”由此,他發出一句驚心動魄的“天問”——“這樣的統一難道不需要‘分裂’,難道還能容許它長期延續嗎?中國要是一直保持這樣的統一,哪裏還會有民主和自由?”

分裂時代的自由與繁榮

反之,中國曆史上文化相對繁榮、經濟相對發達、政治相對昌明、個人自由相對較多的時代,幾乎都是分裂時代。比如,北宋王朝雖然連中原地帶的統一都未能完成,與之同時並存的有幾個強悍的異族政權,在戰場上北宋也不斷吃敗仗,但北宋時期民間經濟生機勃勃、市民生活多姿多彩,從《清明上河圖》可以看出當時京城開封的盛況。北宋朝廷對士大夫還算禮遇,“不殺一個士大夫”是開國之君的遺訓。雖然北宋也興過文字獄,但在黨爭中失敗的一方尚可有肉吃、有酒喝,比如經曆了“烏台詩案”折磨的蘇東坡仍然優哉遊哉、快意人生,寬鬆的外部環境,才使得他在詩歌、散文、書法、繪畫等方麵都作出卓越成就。倘若換在大一統的、君主專製臻於頂峰的明清兩代,不合時宜、敢於腹誹的士大夫,或是下詔獄,或是滅九族,下場可想而知。所以,曆史學家陳寅恪對宋朝的評價很高,他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這是客觀持平之論。

而兩個最讓人向往的分裂時代,是先秦和民國初年。葛劍雄指出:“中國曆史上曾經有過兩次思想空前活躍、學術上百家爭鳴的局麵,一次是春秋戰國時期,一次是在二十世紀‘五四’運動前後。”從先秦諸子到“五四”時代的大師們,個個元氣淋漓、大氣磅礴,不是他們比生活在其他時代的人們更加睿智,而是他們有幸生活在權力羅網“吞舟是漏”的分裂時代。葛劍雄指出,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的權威已經名存實亡,戰國還沒有形成統一國家,大小政權並存競雄。而“五四”運動前後中國名義上存在著一個統一的中華民國,實際上北京的政府政令所及不過數省,其餘則由各種勢力控製或佔據,或數省,或一省,甚至一省之內也不相統屬;還有國中之國的列強租借和勢力範圍。所以,知識分子在權力的縫隙之中遊刃有餘,自由思考、自由寫作、彼此砥礪、火光四射。相反,中國曆史上天下一統的太平盛世卻沒有形成與之相稱的思想自由與學術繁榮,更沒有產生一批超越時代的巨匠。

曆史與現實中的分裂、分治與獨立

在中國,長期以來,分裂被賦予強烈的負麵意義,分裂是大逆不道的罪過,是造成民不聊生的罪魁禍首。為分裂辯誣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因此,倒不如換一種中性的說法,那就是“分治”。葛劍雄認為:“每一個政權有它自身存在的條件,有自己發展和消亡的過程。當它還沒有可能與其他地區、其他政權結合或被消滅之前,它的存在和發展無疑是合理的。它本來就沒有從屬於某一政權,當然也就無分裂可言。”其實,“分治”就是某種獨立狀態,隻是在當下中國的語境下,若直接使用獨立的概念,這本書根本不可能正式出版。

在《分裂與統一》一書中,葛劍雄冒著被戴上“賣國賊”帽子的危險,從曆史事實出發闡明了吐蕃與台灣跟中央政權之真實關係。就吐蕃而言,青藏高原是吐蕃和他們的先民開發和發展起來的。“在唐代,不管是和親或戰爭,吐蕃和唐朝的關係都是兩個獨立政權之間的關係。那種認為吐蕃與唐朝存在主從關係,或認為吐蕃是唐朝的屬國的看法,完全站不住腳。吐蕃與唐朝的友好是兩個政權間的結盟,吐蕃與唐朝兵戎相見也是兩個政權之間的戰爭,無所謂統一或分裂。”雖然後來元朝將吐蕃正式納入其版圖,明清兩代亦繼承之,但吐蕃與中原政權之間在更長的時間段內處於互不隸屬、互相獨立的狀態。

就台灣而言,據《隋書?東夷傳》記載,當時台灣的土著就已建立了政權,有了初期的國家形式。台灣與大陸中原王朝之間一直沒有歸屬關係,明代以前還找不到什麽史料記載。南宋曾在福建同安縣下設置澎湖巡檢司,有人據此推斷這個巡檢司也管轄了台灣,葛劍雄認為這是毫無根據的說法。“宋朝的巡檢一般官位不高,這個設在同安縣的巡檢司轄區不可能很大,而澎湖與台灣島距離不小,澎湖的麵積與台灣也相差懸殊,即使這個巡檢司的確管到了澎湖,也不可能再跨越海峽管理台灣島的治安或邊防。元朝也設立了巡檢司,但同樣沒有證據表明它的轄境包括台灣島在內。”他進而論述說:“至於將孫權派衛溫、諸葛直去‘夷洲’,隋煬帝派軍隊擊‘流球’也作為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證據,已經不是可笑或無知的問題,而是適得其反。這兩次軍事行動都是去台灣擄掠人口的,要是台灣是孫吳政權或隋朝自己的領土,需要這樣做嗎?”在這樣的曆史事實麵前,《反分裂法》就是強詞奪理之惡法。

而在中國內陸的其他地區,在具備了分治或獨立的相應條件後,也出現過長期分治或獨立的事實。葛劍雄指出,比如四川盆地,糧食、紡織品、鹽、鐵等基本物資足以自給,人口有一定數量,地形易守難攻,對長江中下遊據有上遊的優勢。成都和重慶早就成為該地區的兩個中心。所以,四川盆地的獨立政權數量較多,存在時間也較長。另外像嶺南地區也多次形成獨立政權。對於當地民眾而言,在分治或獨立政權的統治之下的生存境遇,未必就比在大一統的中央王朝的統治之下要惡劣,很多時候反而更好。

研究曆史的目的是讓曆史成為今日的借鑒。葛劍雄在揭示了中央集權體製的種種弊端之後,建議在權力結構模式上作出相應的改革,即削弱中央對地方的絕對控製,拓展地方自治許可權,權力應集中在基層;在行政區劃上將省市縣三級製改為省和縣兩級製,將全國重新劃分為五十個左右的省。其實,最重要的一點,他欲說還休:如《零八憲章》所倡導的那樣,變單一製為聯邦或邦聯製,以達致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張弛有度、皆大歡喜的理想結局。
歡顏展卷林中坐 回複 悄悄話 外來的侵略者中,元朝並沒有漢化,而清朝漢化了,所以中華文化圈的政權與歷史裡,照理應該有清朝而無元朝。但是難道漢文化在元朝消失了嗎?沒有。所以元朝統治下的漢文化區,它的歷史還是屬於中華文化圈的歷史;元朝統治下的非漢文化區則否。
歡顏展卷林中坐 回複 悄悄話 中國的歷史觀受到孔子夷夏之別的影響,是否「中國」以文化(主要是漢化)判斷,而非以民族來分,也不是以是否據有中原論正統。英文 Sinification 很能體現以文化同化來擴展中國的過程。
這是與西方 nation-state不同的概念及模式。用nation-state來看就會產生問題。
如日韓曾經屬於漢文化圈,後來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就不屬於中國。
新疆、西藏本非漢文化圈,被征服後漢人大量移民,如果未來漢化,就可以視為中國的一部分。現在算新疆域,不能算固有疆域。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