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妞不牛文學城博客

“山伢子係列”大碗茶專業個體戶,專業不務正業,正兒八經不正經
個人資料
正文

微型小說 臘肉和玉米粒

(2014-04-13 22:19:14) 下一個
最近知青話題又在網上熱鬧,聊發俺思古之幽情,想起幾年前俺表哥講給俺聽的經典故事《臘肉和玉米粒》,現翻出俺這篇經典巨作,讓各位戰天鬥地的革命知青前輩,和羨慕習主席李總理上山下鄉幹革命一直幹到中南海的同學們一起聚餐。
阿妞不牛 微型小說
臘肉和玉米粒  
2011-11-02

在偉大的時代,往往一些微小人物的細末典故,像一滴水那樣反映出太陽的光輝,時代的特征。當然我們無法對這些微小人物大吹特吹,但是小小地說一下,應該有必要。所以時下流行“微型小說”,這就是俺剛才那囉嗦說法的濃縮。
俺的主人公,雖然現在已經是個小老頭(跟習副主席同年),但不是個小字輩。他是俺的大表哥。其實俺也不是講他的故事,隻不過是講他講給俺聽過的故事而已。

話說當年全中國紅太陽高照,全國城鎮中學娃子們被運動著上山下鄉。俺大表哥16歲,就被主動被積極地被遣送到廣闊天地煉紅心。坩堝鍛煉了一年半載,後來聽說有招工指標,他也就去找大隊支書要求。
支書說名額有限,你年紀小,先等著吧。
後來他注意到,有同伴知青回來喜形於色,說他自己有希望。
問其故,同伴說他給支書送了禮。
什麽禮,那哥們憋不住笑,說俺送了支書一隻雞。
什麽雞?當然是活雞,大母雞。
你哪來的大母雞?那哥們憋不住,老實交代了。
他去支書家探聽軍情時,正巧看見另外一個知青同伴提著好像一塊臘肉什麽的禮物進了門。不一會見那哥們臉上放光地出門了。這哥們傻眼了:老子可到哪裏弄臘肉啊。這支書的門俺進不了。一扭頭,看見了支書家養的一群雞。於是賊眼一亮,回到知青窩點,找到一個縫衣的線團與一根針,然後在線上穿一粒玉米粒。再次走到支書家,在雞群旁扔出那粒玉米。一隻大母雞馬上啄起那粒玉米,一直往肚子裏吞。那玉米粒連著長長的縫衣線卡在雞脖子裏,雞除了弱弱地撲打翅膀,脖子腦袋上下機械搗蒜像太監給皇上磕頭,好像咕嘟什麽“奴才認命”,沒有任何其他大的動靜。他然後把這隻雞抱到懷裏,拔掉線,把她敬獻給了支書同誌家。

後記:
俺表哥與那哥們都沒有被招工,還是臘肉優先了,進了一個地方國營煤礦,當井下采掘工,從地球表皮修理工升級到了地心手術師。這個玉米粒哥們,因禍得福:這次煤礦招工沒讓他去,後來省城建築公司招工,支書主動推薦他走了:村裏惹不起這個鬼點子太多的刺蝟。
如今俺大表哥在煙酒公司當研究員,他同那兩位哥們見麵時,還是臘肉玉米粒的互相招呼。臘肉是名鎮四方的煤霸,玉米粒是大名鼎鼎的房地產開發商。大隊支書已經去世,他兒子從部隊複員,從村支書幹到了鄉黨委書記,如今是玉米粒房地產公司鳳凰分公司金雞地產的股東兼總經理。他揭發說,當初確實是他媽才發覺的,她媽認得那隻老母雞的黑黃相雜的毛。要是玉米粒把雞毛拔掉可能他老媽就認不出來了。他們哥們老少每次聚頭喝酒,總要俺大表哥重溫這個經典故事加鑒定:
“都是臘肉惹的禍:玉米粒見雞起心,放長線釣大母雞,偷雞獻黨,一毛不拔,非禍安知非福也!”

舊文參考: (阿妞不牛)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好得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