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名文集

路漫漫其修遠兮,有誰能到盡頭?人生之短暫兮,走完則無悔!命運之不濟兮,無顧則不懼!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觀看《經典詠流傳》又感

(2020-03-22 11:56:21) 下一個
喜歡中央電視台的這個節目,最近呆在家裏,不願老看那些揪心的新聞,就去搜尋一些讓人愉快、有欣賞價值的節目,除了《歌手》外,央視的這組《經典詠流傳》就是值得大家去看的節目。
 
我離開中國快三十年了,隻有兩個東西讓我不忘:一是中國飯,而是中國字。飯者,食物也,是所有動物生存的基礎之一。那些讓自己活著和長大的飯菜,盡管談不上什麽美味和營養,但那種築起了你的身體和血肉的東西,已經不可能會被忘記。任何一種生命,都會有一種交流方式,語言則是人類特有的能夠表達七情六欲、喜怒哀樂、思想情感的最佳方式。母語,顧名思義,就是媽媽的語言,是人一生最好的語言。所以,我隻留戀和盡量保留了這兩種東西:中國飯和中國字。吃飯是為了生命的延續,寫作則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經典詠流傳》,將一些大家熟悉的詩詞,用簡單通俗的音樂旋律表達出來,用於傳承中華文明。我喜歡中華文明,但不喜歡大多數的中國文化。文明,是一種人類的進步的標誌,而文化,則是一種習俗的沉澱。文明大多是高尚的,而文化,大多是低俗的。中華文明的標誌之一就是神秘而奇特的象形文字,大陸叫漢字,海外叫華語,雖然各有千秋,但我覺得叫漢字,一是自我貶低,因為,這種文字在漢朝的千年之前早已經有了。二是自大,將五十四個族群排除在外。既然認為象形文字起源於黃帝,就應該叫“黃字”,但奇怪的是,中國人自己認為是黃河、炎黃子孫,以黃為傲,卻把下流的東西,都用“黃”字來表達。所以,我覺得用“華語”比較好。
 
傳承經典固然好,但中國人有個毛病就是除了炫耀老祖宗外,很少創新。幾歲的娃娃就能背誦幾十首詩詞,大家就覺得很了不起,可是現在有多少人在學校裏學過詩詞的創作?堂堂十三億人口的總理、領袖,在那麽重大的場合下,竟然用五百年前人的一首詩詞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不覺得羞恥,還覺得無限光榮。應該是說,此時此刻,我想用我自己的一首詩詞來表達我的心情,那才是值得全國人民驕傲的一件是,而不是,背誦一首唐詩。在過去,《唐詩三百首》是兒童的啟蒙詩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亦會吟。古人到了十來歲,就要學會做詩詞了,而不是隻會搖頭晃腦的背別人的句子。希望中國的語文教學中,從初中開始,應有詩詞的作文。
 
還有,中國人說起詩詞,就隻會停留在《唐詩》和《宋詞》,其實,當今網絡上有許多優美的詩詞,水平超過唐人和宋人的作品非常之多,可人們從來不去看,不去詠唱,使其流傳,這就是中國人崇拜古人、嫉妒當代的又一醜陋文化,崇拜古人為了抬高自己,埋沒當今隻是因為嫉妒。這也是我最討厭的中國文化陋習之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