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周灣區下雨,後院種的馬蘭頭長得極快,正好這幾天全家都有點嗓子疼,有點快要感冒的預兆,正是吃馬蘭頭的當令之季,因為馬蘭頭也是一味中藥,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咽消腫的功效。是一種典型的食、藥兩用植物,在長江流域的江蘇、浙江、安徽、上海等地,是非常受歡迎的風味小菜,兒時的味道難忘,要不我也不至於在這大老遠的美國也種上了一小塊地的馬蘭頭了。
選取一段馬蘭頭藥效的古代描述:《本草正義》謂其“最解熱毒,能專入血分,止血涼血,尤其特長。凡溫熱之邪,深入營分,及癰瘍血熱,腐潰等證,允為專藥。內服外敷,其用甚廣,亦清熱解毒之要品也。
馬蘭頭的做法其實相當簡單,基本上以涼拌或輕炒為主。最著名的當屬上海菜中的香幹馬蘭頭了,就是一種涼菜。取材上說,最好是春季的嫩馬蘭頭,即使在采摘的時候都可以聞到馬蘭頭撲鼻的特殊香味。
正因為大家喜歡的是馬蘭頭的這種特殊香味,所以注定了馬蘭頭的烹調方法必然是涼拌或輕炒,就如同任何以香味入藥的中藥一樣,凡是以藥物之香味治療疾病的中藥,均不宜久煎,一般都是後下,即在別的藥煎好之後,再加入其它藥物一起,煎煮三到五分鍾。否則,香味沒有了,藥效也沒了。這類中藥包括:藿香、佩蘭、青蒿、茼蒿等。
以香味入藥的中藥有個共同點,中醫術語來說是“芳香化濕”,很多人看不懂,看不懂不要緊,但不能說中醫在胡說,我這個懂的人可以用現代語言來給你翻譯一下,所謂“芳香化濕”類似於西醫講的殺菌抗病毒,太多現代研究證據說明中醫的這些芳香化濕藥物的抗病毒作用,有些抗病毒西藥還是由芳香類中藥的成分發展而來。例如,我的病人中,有B肝患者,猶豫是否要吃西藥來降低B肝病毒指數,因為害怕西藥的副作用以及西藥對其懷孕的影響。求治於我,我告訴患者,除了正常的針灸降低壓力,改善睡眠以提高免疫力之外,可以用茼蒿,每天榨汁當藥飲用。這並非我拍腦袋瞎想出來的,要知道,我們中醫有一個著名的方劑叫茵陳蒿湯,專治黃疸。現代研究發現其對肝炎病毒有抑製作用。而其主要成分和茼蒿類似。用芳香化濕藥物的重要特點就是生用,即使入煎劑,也隻能煎幾分鍾而以,最好是新鮮植物生用。四個月之後,患者的B肝病毒指數(HBV DNA)從309萬,降低到6710,要知道,西藥治療B肝的療效往往還到不了這個結果。所以,不要小看了這些所謂的食療,當然,我得承認,網上莫名其妙的食療更多,大家還是得谘詢一下專業的中、西醫師為妥。萬一不幸你遇到一個張悟本,這帳可不能 算在中醫頭上。參見下圖病人的檢測報告。
但在涼拌馬蘭頭之前,需要把馬蘭頭在沸水中先燙個一分鍾到兩分鍾,燙得時間長則味道淡些,燙得時間短則味道重一些。可以不燙嗎?也可以,但馬蘭頭特有的澀味會比較大,象我種的這種既不施肥,又不打農藥的馬蘭頭,味道尤其濃鬱,可能還是先燙一下比較好。以前喜歡麻油涼拌馬蘭頭,確實很有風味,但老中產的麻油味道不足,日本人的麻油味道倒是很足 ,但又怕他們的核輻射,所以 ,我現在隻用意大利的extra virgin 的橄欖油了。味道也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