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紅機”電話

(2014-02-14 07:40:54) 下一個

關於“紅機”電話

習近平主席在辦公室發表新年賀詞引熱議。網友對畫麵中的紅色電話更是產生強烈興趣。有人猜測這就是傳說中的“紅機”—一省部級以上主要領導配備的保密電話。那麽,這神秘的紅機誰能用?又有何秘密?


俺接觸傳說中的“紅機”電話,是1987年剛從部隊轉業的時候。在俺單位--國家某部委的司局辦公室,那裏有一部暗紅色老款撥盤式的電話機,電話號碼隻有四位數字,電話隸屬於39局。俺拿起聽筒,聽到的永遠是嘟、嘟、嘟的忙音聲。俺當時以為是電話壞了呢,其實這是電話加密的緣故。
    一天,這部沉默的紅機電話鈴聲突然響了,當時辦公室隻有我一個人,隻好拿起電話說:你好!沒想到對方上來就說:我是戴傑。見我沒反映,就問:你是哪位?我回答:我是新來的。他說:哦,請幫我叫一下X處長。我說請稍等。因為我當時剛來不久,完全不熟悉單位的各位領導和同事,隻能找老同事,讓他幫忙找來X處長聽電話。老同事告訴我,戴傑是時任海關總署的署長,在當署長前,曾任我們局的局長,所以我們局的人與他都很熟悉,故他先自報家門,沒想到碰上俺這個新來的,是唯一不知道戴傑署長的人(海關總署原黨組書記、署長戴傑同誌,因病醫治無效,於2011年11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這種紅機電話隻能和同樣的“紅機”電話之間通話,隻需撥打四位數字即可接通。
該電話安裝在哪個辦公室都有嚴格規定,國家機關副部級以上領導和司局級單位辦公室定點安裝,話機
是有關部門專門配置的,俺單位無權自行拆卸、更換和移動。

2010年俺離任回國等待安排工作,臨時坐在司局辦公室“幫忙”,俺的辦公桌上除了電腦、普通電話外,還有一部“紅機”電話,隻是電話的款式與過去大不相同,增加了很多功能鍵。 

下麵是從網上找到的有關“紅機”電話的資料,不代表本人觀點,供大家參考。資料中“華爾街日報稱,能擁有紅機電話的圈子大約有300人,主要是男性”。俺認為,這種說法顯然是錯誤的。使用紅機電話的人員數量應該遠大於300人,並且越來越多的省、部級女性領導幹部也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了。

一、“紅色機器”的由來

紅色電話一般被稱為“紅色機器”,簡稱“紅機”。19497月,中共中央領導搬進中南海,中南海專用電話局正式開通。

初期,中南海專用局在局內安裝了步進製自動電話交換機、中繼台、蓄電池,遷入人工磁石交換機,還敷設了地下和架空電纜。19514月,中央辦公廳和郵電部決定,在中南海新建自動機房,由已經改名的北京電信局負責執行。19527月,局號定為39,對外稱“北京電話三九專用局(簡稱三九局)”。根據規定,“三九局”的話務員每月隻許回家一次,不許在家住宿,不許隨便外出,不許與親友通信,不許向親友透露自己的工作地點和任務,不許聽領導同誌的電話。

在上世紀50年代初期,電台還有紅黑之分,紅色電台是首長保密電話,黑色電台有首長的普通電話及其他單位的電話。紅色電台、紅機子是在保密網內,黑紅不能混接。一般電話找到首長就要接黑色電台,領導拿錯了電話還需要換接。據悉,毛澤東使用“紅色一號機”。

與一般電話不同的是,紅機的號碼隻有四位,能接到同一加密係統內的其他四位電話,通信聯絡的可靠性和暢通性很高。這些電話均經過了加密處理,不僅僅是提防外國情報機構,也防止在中國被任何一個黨外人士竊聽。

二、哪些人在用紅色電話?

《華爾街日報》記者馬利德在他2010年一本名為《黨》的書中寫道,隻有副部級及以上級別的中國官員才能配備這種紅色電話,這是一種通過安全和加密通訊係統聯絡高級官員的方式。《香港成報》稱,中國省部級官員辦公室目前均配有紅機網電話。北京的高層辦公室都設有紅機,包括黨報總編輯和一級國企負責人均有配備,隨時接收上層命令。

為了保證暢通,紅機電話一響,相關人員是絕對不能不接。馬利德的描述更形象,他在書中寫道:當“紅色機器”鈴聲一響,那些老總及其下屬都會“跳”起來關注。一家國家銀行的高級執行長官說“這可不能不接。”

中共領導人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建立安全穩定的電話線路。1954719日,毛澤東去北戴河,總參通信部派人去北戴河負責保障通信聯絡。2013年四川雅安發生地震後,總理李克強乘坐專機赴當地視察,媒體就曾拍攝他在飛機上指揮救援工作的照片,期間所使用的也是紅色電話。

此外,央視一位多次送審樣片的資深記者介紹,在《新聞聯播》專用的審看間內,“沙發中間的茶幾上有兩部引人注目的電話,其中一部是可以直通中南海的紅機。”2001年,時任央視台長趙化勇曾《新聞聯播》一次報道錯誤,接到了江澤民的電話。

擁有紅色電話就意味著取得了“黨內名流”的資格來管理中國。華爾街日報稱,能擁有紅色電話的圈子大約是300人,主要是男性,他們主宰了世界上1/5的人口。如果說配備一部這樣的紅色電話就是在中國擁有權力和影響力的決定性象征,那麽習近平辦公桌上有兩部紅色電話的事實所傳遞出的信息就不言而喻了。

    (騰訊新聞編輯秀忠綜合央視、新華社、新民晚報、人民網報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