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生兒的喂養

(2022-06-09 07:22:48) 下一個

新生兒出生後環境由母體改變到自然環境中。這個改變對新生兒是一個環境變換的衝擊。營養的供給也從自動在母體吸收變成人工喂養。這形同於室內育苗的植物移植到戶外田地。因此人工喂養如何定量是十分重要的,是一個“緩苗”過程。因為孩子的媽媽做了剖腹產,雙方老人全程幫忙照顧喂養新生兒。我們的做法是讓新生兒自我訂量吃奶,時間是每四小時喂一次,這是食物在胃腸裏的停留周期。隨著新生兒的成長,他們喝的奶量也在不斷地增加,這樣也讓大人提前準備好他們每次需要的奶量。母乳後來也是擠出來喂養,這樣便於新生兒母親的休息。

新生兒的體重不斷增加,親家說側麵看隻能看見一個小鼻尖。定期看的兒科醫生也流露出擔心讓我們注意監控體重。我們一點都沒有擔心,新生兒的父母也毫不擔心寶寶的體重。加輔食和後來以吃打碎食物為主時,每頓飯的量都是試探著喂幾次就知道他們的飯量了。隨著他們的長大吃飯開始小貪玩,他們的父母仍然堅持每頓飯都喂一些,保證他們能吃夠一定的量。小孩子吃飯沒有耐心貪玩是很常見的現象,有時吃幾口後沒有饑餓感了立刻開玩。久而久之,攝取的食物營養會逐漸減少,也會不同程度影響身體和大腦發育。從新生兒落地到少年的過程,日積月累的足量飲食營養是至關重要的。這個過程如果錯過了攝取足夠的食物,錯過了就錯過了。

新生兒在哺乳期肥胖完全不需要擔心。因為他們後來能翻身,爬行,坐立和站立時,體重就開始迅速下降。現在他們已經發育成正常體重的兒童了,身高在同齡中偏上限。

這些喂養經驗並不是我們的發明,是我們的一個好朋友,其父母當年在國內的兒科醫生朋友給的養育新生兒的意見。感恩和感謝朋友把這些意見告訴了我們,照做之後百般受益。我們自己的孩子當年也是這樣喂養的,但那時隻是想讓孩子發育好,沒有什麽理論支撐,倒是也見效果,9歲時每月長高一厘米,反倒讓我擔心起來,就這樣持續一年裏長了12厘米,也不胖。後來速度減慢了。

我很認同這個兒科醫生的養育新生兒的理念和經驗,親自體驗,收益不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