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人際互動現象

(2014-10-12 15:16:44) 下一個
 
 
老一輩的老中都抱怨美國生活太寂寞。這容易理解,因為他們不懂英語和駕駛。
 
對於中年的、懂英語和駕駛的老中來說,美國的寂寞生活可以解釋為低度人際互動 (minimal personal interactions): 鄰居很少進來屋內互訪、朋友見麵要預約、在同一地方共事多年的同僚相逢如陌路。
 
這樣低度互動,連精通英語的香港作家王敬羲在移民加拿大之後也抵受不了,病逝之前常去廣州、上海短住,以解困寂。
 
朋友要預約見麵,似乎已成為普世標準。台灣著名報人成舍我的二女兒在英國留學,她的姐姐、《傳記文學》月刊老板成露茜當時在歐洲渡假,打算不動聲色的去英國探望妺妹,讓她驚喜。豈料妹妹在校園突然見到姐姐,居然抱怨姐姐沒有預早知會。結果呢?做姐姐的勃然大怒,一巴掌打過去:我來想你驚喜一下,你居然反過來教訓我?
 
無可否認,美國人很友善,可是人際關係卻似乎限於"君子之交"。哥倫比亞大學黎安友(Andrew Nathan) 教授曾感慨說:他任教三十多年,教過的美國學生在畢業後很少邀請他訪問, 經常邀請他去訪問講學的卻是他的來自台灣和大陸的學生。
 
必須強調:農夫的以上觀察局限於亇人見聞;農夫無意以偏蓋全,一棍子打掉一船人,即 sweeping generalization。
 
關於美國鄰居很少進來屋內互訪,於梨華在《別西冷莊園》有這樣紀錄:她的第二任丈夫是 SUNY Albany 校長,白人。他們住在大學校長的豪宅內,和鄰居隻是隔著籬笆交談,多年之間互不踏進屋內。
 
這跟農夫情況相同。農夫所在街道隻有三十家獨立屋,其中有十家是老中,黑商和印度裔二、三家,其餘是白人,都是高尚人家。可是住了七年多,鄰居進來短談的大概隻有二、三次。
 
農夫在聯邦政府工作多年,和同事路上相逢,隻限於說 hi. 工作之外,互不來往。尤其不解的是,同僚之間有以不交朋友為樂為榮。那些家夥愛說:我同某某公事公辦而已,我沒打算同他交朋結友。(I only work with him.  It doesn't mean I'm his friend.) 而農夫在香港共事一年的同僚,隔了三十年,雙方分處幾千哩之遙,至今仍然書信往還,憶念當年共事時的苦樂和人事,分享雙方訊息。
 
農夫有興趣知道,上述的低度人際互動現象是否屬於普遍存在的 norm?這算不算是健康的常態?有沒有學者專家研究這亇現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mapletea 回複 悄悄話 感覺還是文化隔閡造成的。不過,你們小區有1/3老中,也老死不相往來,有點不明白。是不是都不是老鄉?
Madrigal 回複 悄悄話 我的觀察也是這樣。 這種現象有好,也有不好。 大家都說了好的一麵,我說說不好的。
小孩子太無聊了,她們很想有play date。 這邊play date肯定得預先約。 我有時候就帶他們去park或者圖書館, 碰見一家算一家。 但也經常有誰也碰不見得時候。
我覺得這邊孩子自閉症,和人際互動小,也有關係。
ilovefriday 回複 悄悄話 在家裏有時候穿著隨意,也沒怎麽打扮,真心不喜歡有鄰居或任何沒預約的人上門。
Bounty 回複 悄悄話 我也覺得這樣滿好的。在溫哥華還能強烈地感覺到華人遇到華人,還是特愛打聽人家的事情。煩。等真有事了,沒人想幫了。還不如像洋人那樣,君子之交淡如水呢。挺好的。
smeagolrocks 回複 悄悄話 跟頤和園朋友有同感.小時候也是經常有人想來就來 有時候飯做好了但人家坐著不走
頤和園 回複 悄悄話 讚同十全老人的評論!小時候在中國,特別煩父母的同事突然敲門,一進門就坐著不走,好不容易一個星期天,就被不速之客攪黃了。來到國外,不會有人突然來敲門,而且極偶然有人突然來敲門,我也可以一律不予理睬,沒有人批評我不近人情。跟鄰居也是,不想說話就Hi一聲,想說話就多說幾句。在國外生活,情感獨立有時比經濟獨立更重要。 嗬嗬,我喜歡這份得來不易不受幹擾的清靜!
smeagolrocks 回複 悄悄話 我覺著挺好 我天性不喜歡與人過份打交道 喜歡自已的時間和空間
十全老人 回複 悄悄話 西方文化注重個人和家庭。同事和朋友關係並不重要,對同事和鄰居沒有很大的情感依賴。很多獨居老人自己關上門看電視,讀書,做家務,也不會和鄰居串門。享受自我,喜歡安靜的人會習慣這種文化。按社會學分析,西方社會卻是高信任度的,中國社會信任度低。互動頻繁,信任度卻總體低下,這才值得思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