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遠離故土的菊

記錄生活點滴,開心過好每一天。
正文

我的外婆 (一)

(2014-02-17 08:19:11) 下一個

外婆離開我們,已整整21年了。已經是很多年了,一直想寫外婆,特別是看到網上那些懷念外婆的文章,或每逢母親節時,但維恐自己的文筆,表達不了那份愛,抑或褻黷了那份情感,更覺得那份深埋在心裏的愛和一些愧疚,是很難以文字來表達的。

 

外婆總共有三個女兒。我的母親是老大,所以外婆和我們一起生活,直至她過世。小時候,那時我們還住著平房,大抵是外婆租的房子,我們一家和我二姨一家一起住。外婆帶大了我,我妹妹,表姐和表弟。童年所有的快樂,都與外婆相連。外婆給了我們溫柔的母愛,溫軟甜蜜的童年。那些年,父母們都忙著幹革命或被革命,外婆,以她柔弱而頑強的生命,給了我們一個完整的童年和少年。多少年以後,在外婆已經去世多年以後,當我們四個表姐弟妹聚在一起,談起外婆,表姐說,外婆最愛她,在我和我妹妹上大學離開家的最後那些年,幾乎就是表姐,常常去看望她,陪她聊天。表弟說,外婆最愛他,因為他是外婆身邊維一的男孩。我說,外婆最愛我,因為二姨一家在我上小學時就搬到樓房去了,而我們則一直和外婆一起住。在外婆生病的日子裏,我照顧過她,給她洗過澡,我會燒她愛吃的麵條和飯菜。特別是在我剛離家上大學時,那時外婆年歲已高,需要拐棍,常常忘了拐棍放在哪,每每總是我幫她找到,所以在我離家後有一陣,隻要找拐棍,她就想起我。妹妹說,外婆最愛她,因為她最小,外婆總是比較寵著她。

 

當母親生下我時,我的父親母親已經被劃為右派,母親懷我生我的時候,正是父母在山區古嶺接受勞動改造的時候。所以我一落地,外婆就和我們一起,帶著她的縫紉機,到山區古嶺去照顧我了。那時媽媽在勞動改造,但我需要浦乳,所以外婆就和我們一起去山裏了。

 

在我的記憶中,外婆的手是很巧的。至今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的枕巾,衣服上那些生動精美的繡花,還有外婆用她那縫紉機,給我們做的衣服,以及手織的毛衣。也許,舊式的大小姐,這些都是必修的課程。在我看來,外婆的烹飪技術也是一流的。我們小時候,外婆給我們做過各種餡的甜圓宵,鹹的肉湯圓。那個年代,食品比較困乏,但外婆總能夠給我們變換出好吃的來。直至今日,我的那些堂房舅舅姨姨們說起外婆,也總是回憶起她老人家所燒的各種菜肴。以至多年前,有一次在北美韓國店,看到有賣羊頭的,我想起小時候外婆燒的羊頭燴,記憶中的美味,便鬥膽買了一隻羊頭,又是 google, 又是越洋電話母親,但還是沒有燒出童年時外婆做出的那種美味。

 

我們的童年是快樂的,雖然父母是右派,他們又在郊區工作,早出晚歸,但我們跟著外婆,過著基本是衣食無憂的日子。外婆從不和我們講負麵的事,文革的時候,父母關牛棚,挨鬥,但外婆並沒告訴我們這些。我們是幸運的,在遠離京城的那座南部省城,人們階級鬥爭的弦似乎並不是繃得那麽緊,父母的境遇並不妨礙我在小學和中學的交友,也未受到過任何的歧視。記得文革開始時,看到我們家巷子裏那些破四舊的事,回家也興衝衝的到外婆房間,拿起她的一些瓷器和玻璃器皿就摔個粉碎。外婆並無責怪我,而是事後總當作笑話講。現在想起來,我打小就缺心少肺,當父母關在牛棚,紅衛兵開著大卡車,來我們家抄家。我那時還小,剛上小學或還沒上小學,一點也不知害怕,看著所有從抽屜裏翻倒出來的東西,和每間屋子被撬起的地板,不知那些人在找甚麽。外婆總是淡定的,不卑不亢的應對著這一切。

 

在我小時候的印象中,外婆是很有錢的。實際上外婆一輩子沒有工作過,但按我母親的說法,外婆似乎一輩子都很大方,也一輩子有錢花。外婆雖然和我們共同生活,我的小姨,自打57年大學畢業以後,在東北工作,就每個月雷打不動的給外婆寄25元的生活費。媽媽說,有時因為生活動蕩或生病,沒有信,但錢是從來按時寄來的。一直到70年代末我的父母平反恢複了薪水,我母親不讓這個妹妹再負擔為止。不僅每個月有小姨寄來的錢,外婆也時常受到她的姐姐,弟弟和妹妹,甚至她娘家那些外甥外甥女寄來的錢。媽媽講,外婆曾經和她的弟弟妹妹去學堂念過幾天書,但因為年齡大怕人恥笑,就放棄了。隻是後來太公在家中請了私塾先生,所以外婆是識字的。記憶中她老人家在晚年寫給在美國她的妯娌的信,也就是給我母親嬸嬸的信,那種半文言的信,讓我第一次感受到能夠以簡練的文字表達出綿長的情緒,也領教了外婆,居然會寫出這麽好的信。媽媽曾經感歎,外婆可惜沒有進過學堂,又生不逢時,否則以她的聰明才智,會有所作為的,至少會有一份工作。她的弟弟妹妹因為讀了書,後來分別在大學和中學裏教書,也就是在外婆去世之前,我的這兩位舅公和姨婆,一直給外婆寄錢。外婆有一白底青花的瓷器百寶盒,裏麵放滿了我們喜歡的糕點和糖果,小時候,到她的房間,任何時候那裏麵總是有我們愛吃的糕點。在上大學前的幾年,外婆已不能出門,負責買糕點糖果的任務基本是我來完成。我們從小花了外婆很多錢,喜歡的玩具,告訴外婆,她早晚會給我們買,後來喜歡看的書,她也會給我們錢讓我們買。一至都到我工作了,那時流行西服,外婆看我喜歡,給我買了我人生第一套西服。我結婚時,又給我花了很多錢。倒是我,從沒想起來給她老人家買過甚麽,自從上大學以後,每次回去總是匆匆,理所當然的從外婆那得到愛,而並沒想到回饋。當更為年長後,讀到一句話,父母的愛是不可逆的。我便知道,外婆,給與我們的愛,是不可逆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一朵遠離故土的菊 回複 悄悄話 是25元,那時大學畢業大約50元,一半的薪水。
long6368 回複 悄悄話 50年代。就寄25元,好像太多了。
xiaomiao 回複 悄悄話 好幸福哦!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你的外婆跟我的外婆一樣,讓人難忘。寫得真好!
海泠 回複 悄悄話 很感人
北極燕歐 回複 悄悄話 善良慈愛、勤勞能幹、寬容樂覌,這是我推崇的傳統中國婦女形象。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