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與N爭霸史嚴格地講不到100年。但加上前因, 就超過百年了。本文素材來源於Internet,但原文太囉唆,故在此摘選出一些很有意思的經典的故事與大家分享。
序幕
1888年,美國柯達(Kodak)公司開始生產卷式膠片,並製出世界上第一架使用膠卷的照相機,當時照相機使用的膠卷很長,可拍照直徑為65毫米的底片100張。顧客購買照相機,膠卷已經事先裝好,拍照後需要連同照相機一起送回柯達公司衝洗。膠卷編為120號。後來幾經演變,到了1928年,德國的雙鏡頭反光羅萊弗萊克斯照相機很快流行起來。與此同時,徠卡相機自1913年開創35mm相機先河後,龐大相機市場就旭日東生,越來越亮,越來越熱。
到了1932年,徠卡(Leica)與康泰克斯(Contax)兩大品牌的相機所向披靡,在世界範圍內獲得了狂熱的支持。德國感光材料標準din也已經成為世界通用標準。
第一場 尼康和佳能的誕生
1917年,尼康向德國聘請了8名光學專家外加上自己的200名員工就開張了,早期產品以望遠鏡顯微鏡和光學測量儀器為主。1918年,Nippon Kogaku K.K.正式有了大規模的生產中心廠房,並且開始研究光學玻璃的生產,到1921年它們推出三支反射式望遠鏡,口徑分別為5㎝、7.5㎝及10㎝,還有mikron 4X ,6X這兩支棱鏡倒像的開普勒雙筒望遠鏡,這是尼康在光學器材領域叱吒風雲近100年的開始,1920年,尼康從德國請來了光學工程師Heinrich Acht(上圖右)負責設計鏡頭,Heinrich Acht回國後改由日本工程師 Kakuya Sunayama 接手,他根據Acht的資料在1929年完成了Nikon 第一顆 120mm f/4.5鏡頭但是並未投入量產,這個鏡頭用來證明實力的成分更多一些,到1932年,Nippon Kogaku K.K.生產出了攝影用鏡頭,並啟用Nikkor(尼克爾)商標(Nikkor其實是從顯微鏡上沿用下來的牌子),1937年尼康已經完成了50mm f/4.5、f/3.5和f/2.0 的Nikkor鏡頭光學設計工作,但當時尼康還沒有自己的照相機機身。
1933年11月,吉田五郎等三人在東京市麻布區六本木(現在的東京都港區六本木)創立了精機光學研究所。並山寨出來徠卡相機叫"Kwanon"(日文中"觀音"的發音)這個名字。據說這款相機保密得很,誰也沒見過。以至於成為曆史之迷。這個精機光學研究所就是佳能公司的前身。
第二場 聯姻與戰火
為了讓山寨機"Kwanon"投入市場,精機光學研究所經過反複試驗,相機基本定型。但卻苦於找不到能提供鏡頭、測距儀等這些重要零部件的夥伴。後來求助於日本光學工業株式會社,也就是現在的尼康公司。
當時,日本光學工業已經成為日本最大的生產軍需用品的光學產品公司。內田三郎的哥哥內田亮之介曾是日本光學工業的監察官。經他介紹,內田認識了日本光學工業的董事顧問堀豐太郎。當時堀豐太郎主要從事民用產品的調查工作,為了使高級鏡頭轉向民用,日本光學工業提出了公司整體向民用產品進軍的計劃。這時候精機光學研究所提出需要協助的要求,正是絕妙的時機。就這樣,精機光學研究所與日本光學工業雙方的想法不謀而合。於是在日本光學工業的全麵協助下,1936年2月,佳能的1號機"Hansa Canon(標準型)附Nikkor 50mm f/3.5鏡頭"成功發售。這款相機的軍艦部與包括焦平麵快門等的取景器外部以及機身組裝都由精機光學研究所完成。而鏡頭及鏡頭卡口、取景器光學係統、測距聯動機構則由日本光學工業負責。之後,由"Kwanon"更名為"Canon",含有"聖典、規範、標準"的意思,由此誕生了"Canon"。
好景不長,尼康和佳能開始一起度"蜜月"後沒多久,佳能就有二心了。1937年,精機光研改了個名字叫精機光學株式會社,到了1939年,當尼康大包大攬地生產軍用航空偵察相機, 潛艇用潛望鏡等大部分日軍光學觀瞄器材時,佳能在這一年研發了自己的第一支鏡頭,取了個名字叫“Serenar”,讀音頗像南汽菲亞特生產的小車“西耶那”規格則是50mm f/3.5。
這其間二戰爆發了。 尼康有了一個飛躍式發展的機會,大量的軍品訂單刺激了尼康, 並從此急劇的膨脹起來,到二戰中期,尼康旗下已經有了19家工廠和23000名員工,所生產的光學儀器包括望遠鏡,潛望鏡,航空偵查鏡頭,光學轟炸瞄準具等等,但是在現在, 尼康卻絕口不提這一段曆史(為軍國主義賣命,不光彩啊)。但是不提不代表就能混過去,比如PE2008上展出的航空偵查鏡頭,還有尼康打死也不肯透露詳細資料的生產於昭和17年也就是公元1942年,重達4.5KG的Simlar-F 180mm f/1.5,這些東西都無言的訴說著那一段曆史。
1945年日本挨了倆原子彈之後投降了,尼康也差點被美軍解散,不過聰明的尼康在戰爭結束前不久將一部分生產線由軍品改為生產民用產品,還算是保留下來了1家工廠和大約1400名員工,這也是尼康最困難的一年。由於日本戰敗,加上社會不景氣,一年之間,本來朝氣勃勃的Nippon Kogaku K.K.,隻剩下原來的舊廠房和另一間小工廠而已。當然,尼康應該慶幸工廠都設在東京市區,否則肯定被李梅火攻統統燒光了(李梅將軍在美國陸軍航空隊主持工作期間參與策劃並直接指揮了對東京的燃燒彈攻擊,造成財產損失無數,人員傷亡10萬人以上,摧毀了日本的戰爭潛力,日本人對他有“鬼畜李梅”的稱呼)。
而佳能似乎沒有怎麽太受戰爭戰敗的牽連,到了戰後的1946年,佳能,那時候的精機光株推出了可更換鏡頭的35mm螺口旁軸焦平麵相機Canon SII配用的鏡頭就是自己開發的Serenar係列螺口鏡頭,Nippon Kogaku慘遭拋棄,隨即停止了和精機光株的合作。
雖然失去了軍品訂單又沒了合作夥伴,但尼康依靠自己在光學設計上豐富的經驗和卓絕的才能,依然屹立不倒,並且立即開始了自己的旁軸相機研發工作。1946年推出第一部旁軸機身 Nikon 1。可不太叫賣。
第三場 鬥智鬥勇
到了1949年,尼康推出了Nikon M。這部相機非常優秀,而且非常幸運,尼康因為它而一朝成名,天下皆知,這其中也有一個陳年的老八卦。1950年,由著名攝影記者 Jacob Deschin執筆, 在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發表了一篇特稿,報導及介紹Nikon相機及 Nikkor鏡頭的高質素表現,是的,這個Jacob Deschin是以報道朝鮮戰爭而聞名。 尼康從此名聲鵲起,成了新聞記者的寵兒。Nippon Kogaku K.K.對此視為無上光榮。
分手後的佳能快樂得很。當然也沒有閑著,1947年又換了塊牌子,從“精機光株”改成了“佳能照相機株式會社”。到了1949年,佳能在東京證交所上市圈錢之餘,做出了Canon IIB,可惜的是Canon IIB雖然發布當年就獲得了舊金山全美照相機展覽會一等獎,但知名度和市場表現平平,這充分說明了得獎再多,不如找個好槍手的道理,以鄙人陰暗的心理來推斷,如今佳能定下無償借用器材給著名攝影家和新聞記者的策略,跟50年受的那個刺激肯定不無聯係。
1952年,佳能推出了世界首部帶閃光同步的35mm相機Canon IVSb,這個成就相當驚人而且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由於可以使用一個1/125秒的快門同步閃光,大大拓展了相機在新聞方麵的應用。
1954年,尼康在旁軸係統上成績匪然,1954年推出了Nikon S的改進型 Nikon S2,內置100%的旁軸取景器,不過這隻是個開始,到了1957年,Nikon推出了S2的後繼機種Nikon SP,它內置可以配合28mm,到135mm六個不同焦距定焦鏡頭使用的聯動取景框,而且可以自動調整視差,其功能之強悍遠遠超過了當時被看作是旁軸機王的萊卡M3,一舉擊敗萊卡。Nikon SP是尼康旁軸取景35mm相機的巔峰,2005年尼康曾經出過一批限量的SP複刻版,幾乎還沒開始生產就被預定一空,二手沒開封的全新品已經被炒過了30000塊人民幣,隻不過買SP的人恐怕都不是為了用來攝影的吧。
1959年,尼康和佳能這對曾經的露水夫妻心有靈犀一般的同時發現了135單鏡頭反光相機的巨大潛力,開始相關產品的研發。佳能對於市場的判斷顯然有些失誤,研發的首部35mm單反相機Canonflex市場反應平淡,並沒有引起人們太多的關注。
同年, Nikon推出它們第一部35mm單鏡頭反光相機nikon F。這年,距離世界第一部SLR的發明已22年,但距離發明棱鏡眼平取景的設計,則隻有九年,距離1955由Asahiflex率先使用的立刻回彈反光鏡結構機身,隻有四年。所以,1959年推出的Nikon F,基本走在了技術潮流的前列,而且具備當時最頂尖的性能。Nikon F 這個產品持續生產了13年,不管在產量還是生命周期上,至今罕逢與之匹敵的對手。
在後來的十年裏,Canonflex在市場上的失敗似乎挫傷了佳能的信心,於是佳能開始搞起副業來。比如計算器,傳真機什麽的。哦,對了,佳能在61年開發出了最早的傻瓜相機,佳能應該是全自動傻瓜相機的鼻祖。
第四場 單反大混戰
1971年,被壓製了十餘年後,佳能終於爆發了。憋出來了一台專業級135單反機F1型,以及配套的FD鏡頭數支,這款以結實耐用著稱的高級專業照相機,能適合在-30℃和60℃的環境下使用,而這款照相機的快門經受了十萬次無故障的考驗,並采用先進的超薄型鈦金屬橫走式簾幕快門。
尼康用以對抗佳能F-1的武器是F-2。不過F2的運氣真的不能算是太好,主要麵向72年慕尼黑奧運會的F2推出之後結果碰上了慕尼黑慘案,而到了1978年,尼康又推出了特別版的F2H準備競爭莫斯科奧運會的體育記者用機市場的時候,發生了蘇聯入侵阿富汗,美洲國家一致抵製80年莫斯科奧運會,尼康無奈之下把F2H麵向社會出售。F2H隻有501台,除了全鈦機身之外,還配備了MD100馬達和MD100電池包,實在是F2全係列之中最具收藏價值的產品。
之後雙方在消費機上大打出手,在電子化,生產線,新材料方麵佳能占了先手。隨後單反機又有多家參與混戰,賓得, 美能達, 奧林帕斯, 索尼, 海鷗, 柯達也沒閑著。尼康為了穩住市場, 不斷地小改小革, 疲於奔命。到了後來,中國的海鷗相機就是在功能和電子化方麵敗下陣來的。柯達則是由於大規模集成電路感光元件寄人籬下,也敗下陣來。陪同的還有美能達, 奧林帕斯等光學巨頭。
鏡頭方麵的爭鬥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早期德國一直獨領風騷。他們築鏡的技術非常了不起, 鏡頭成像質量無人可比。改革開放後, 為了彌補技術差距, 國家從德國引進了先進的鏡頭生產線。但是每當德國人在場,鏡頭質量非常好, 一旦他們回國, 鏡頭品質就下降。這一切讓技術人員看在眼裏,急在心上。於是呼, 再次把德國人請來, 麵授技藝。後來有一位細心的技術人員發現他們每次築鏡時, 他們要用玻璃棒攪拌兩下。便虛心求教德國專家。可是得到的回答是"這是know how (技術訣竅的意思),你們沒花錢買。" 但這攔不住聰明的中國人。最終破解了這個技術訣竅。--- 築鏡時用玻璃棒攪拌實際上是為了消除鏡坯中的內應力。鏡坯中沒了內應力,研磨時成品率就高了。
到了1960年,日本佳能公司研發成功螢石鏡片。螢石(Fluorite),又稱氟石,螢石是一種優秀的光學材料,螢石製成的鏡片具有非常優異的光學素質,尤其在抗色散特性方麵,遠超所有的其它光學材料。但價格非常昂貴。盡管如此,螢石鏡片足可以把德國人踢出圈外。到了1970年後期,Nikon公司才追上來。在原有螢石鏡片的製造技術基礎上,進一步開發出了另一種由光學玻璃混合專利氧化物的替代品,取名為ED,中文意思為“超低色散鏡片”(Extra-low Dispersion),這是一種接近螢石鏡片光學特性的鏡片,但製造成本大大降低。
在感光材料方麵,膠片轉向使用半導體感光材料CCD和目前單反機普遍使用的CMOS。原來的德國感光材料的標準"din"在93年後就被國際標準(ISO)化了。 那個"din"字也從新華字典裏消失了。我們現在用的ISO 100膠片實際上等於過去的21"din"的膠片。現在回過頭來看,尼康和佳能沒有涉足膠片的開發,路子走得還是很正的。
各種品牌的相機鏖戰到今天, 最具有代表性的標誌就是相機匯集信息技術,材料科技,能源技術於一體。從手動照相提高到自動甚至智能。從膠片提到到數字處理圖象。雖然有的廠家倒下了, 但著照實地讓全世界每個家庭都享用了新技術,高科技帶來的實惠。
參考:
龍虎相爭七十年 尼康佳能爭霸曆史揭秘: http://motorcycle.sh.cn/t_545201.htm
尼康曆史: http://cn.nikon.com/history/index.htm
佳能曆史: http://cmu1.jp.canon.com/camera-museum/history/
APO鏡頭: http://baike.baidu.com/view/212148.htm
螢石鏡片: http://baike.baidu.com/view/4585077.htm
ED鏡片: http://baike.baidu.com/view/45601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