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盆地栽就是把當年育出的菊苗,從育苗杯裏翻種到盆裏,再連盆半埋到土中。在菊花的生長過程中,注重在盆外的澆水和施肥,使盆裏菊花的根係透過出水孔長到盆外的地裏,所以盆地栽的根係相比於盆栽菊花的有限土壤要發達很多。
盆地栽有三大優點:第一,一盆可以容納得下好幾株獨本菊花的開花株;第二,根係發達的菊花花朵就能開得更大;第三,由於埋在地裏,後續的澆水施肥管理起來更方便。
下麵來總結一年之中各個季節的盆地栽獨本菊的要點:
《一》育苗
摘芯:摘取插苗一般叫做“摘芯”,也就是用滅了菌的利剪,剪取新枝頂端大概3-4英寸的帶葉新枝(7-10cm)。將剪下的新枝放入水杯中備用,別忘了在杯子上標明品種,要不然容易搞混。
最佳摘芯插苗是6月份夏至左右,早插則植株會長太高,晚插則植株結蕾時還長得不夠粗壯,開的花朵小。我習慣將苗株插在6連的育苗盒裏,當然也可以直接插入育苗杯中,區別是當菊苗株長根後還需要從育苗盒翻種到育苗杯裏,多一個環節。
插苗:先在容器中填滿育苗土,用一根竹棍在中間插一個洞。然後對插苗稍做修剪,剪去多餘的葉子,一般一枝插苗隻留頂端三片葉子,然後根部帶水沾滿發根粉再插入洞中,用手指稍稍壓緊育苗土就成了。
澆水:將插了菊苗的容器放置在不積水的庇蔭處,第一次澆足水,俗稱定根水,以後自動澆水,我一般是設定每小時噴霧1分鍾。
日曬:等大約三到四個星期後,菊苗株長根了,就可以把容器搬到太陽底下了。當然保險起見,也可以逐漸增加日曬時長。
《二》翻盆
我目前都用1加侖的小盆,因為一盆就可以種兩株獨本菊,比較容易管理。等育苗杯中的菊苗株長到距表土4英寸以上時,就可以翻到1加侖的小盆裏了。
先在底下鋪2英寸的底土,用一般的盆土(Potting Soil)就可以了,然後從育苗杯裏磕出帶土的菊苗株,放入鋪好底土的盆中,一盆放兩株,然後填滿盆土,礅緊後準備地栽。
《三》地栽
準備土地: 像種蔬菜一樣,需要翻土和混入一定的肥料,我用Microgrow 顆粒肥。
地栽: 將苗盆埋入土裏四分之三就可以了,太淺則菊株長高後,特別是用竹竿裱紮後容易被風吹到。栽完後澆足定根水,以後盆中少澆,盆外多澆,隻在盆外施肥。
九月底之前形成的花蕾基本都是僵蕾,需要剪去,另外培養開花株。同時注意打去多餘的側枝側蕾。
僵蕾的形成是因為植株生長期太長,以至於在9月初就形成了花蕾,正常的花蕾要到秋分才形成。從形狀上看,僵蕾也是很明顯的,枝細葉細,一看就是生長不良的樣子,一定要剪去,讓下一個粗壯的側枝來取代。
秋分以後,就可以選定開花株了,剪去所有的副蕾和側枝,僅留主花蕾長大。
十月開始菊花生長迅速,花蕾日益膨大,這時要注意管理獨本菊的開花株。每天都要巡視菊花地,除去側枝側蕾,還要注意進行多次竹竿的裱紮,以免後期開花太大,或者沾了雨水太重,引起壓斷花枝的慘劇。
《四》開花管理
十月底到十一月底,菊花陸續開放,菊花的盛開期很長,大約有二十幾天,而且從較小的花盤開始,越開越大,逐漸開出各個品種的特點,有球狀的,有盤狀的,以及其它的各種花型。粉勾甚至到後期會變出粉、紫、白三色的花球。開花期不須施肥。
花型開足以後,有需要的就可以開挖菊花盆了。當然需要剪去盆外的根須,隻要盆中澆足水,應該是不影響菊花開花株的。當然如果要培養第二年的母株,就不要挖了,等花開以後,剪去一半枝幹,任其長出新株,等明年夏至直接摘芯就是了。
==================================
圖一,摘芯
圖二,盆地栽獨本菊
圖三,除去側枝和側蕾的獨本菊開花株及秋初的花蕾
圖四,King's Joy
圖五,Bola de Ora
圖六,盤龍碧玉
圖七,金背大紅
圖八,粉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