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學士

國遠家離已卅年,蹉跎歲月過雲煙。書生漫道無一用,經緯書齋自有天。
個人資料
正文

好文推薦:消滅人民公社:中國100年沒有農業現代化

(2014-03-22 09:38:23) 下一個
 
消滅人民公社:中國100年沒有農業現代化

    作者:遼寧王忠新

在中國無論實現四個現代化,還是八個現代化,其中最難實現的就是農業現代化。而要在中國實現農業現代化,一個基本前提就是要建立在土地集中使用的集體經濟基礎之上,而全麵徹底的毀滅了人民公社,它帶來的嚴重惡果就是,中國100年內不會有農業的現代化,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必然造成各種有毒農產品泛濫成災,也必然製約中國的可持續發展!

 
一、實現農村集體所有製是曠古未有的偉大革命

新中國成立時,新解放區有3億人口沒有進行土地改革,實行土地改革是進一步摧毀封建製度的基礎,繼續完成民主革命遺留的任務,也是決定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成敗的關鍵

1、“土改”後中國農業麵臨四大難題。“土改”雖然結束了封建剝削土地製度,但卻麵臨四大難題:一是土改後單幹的農民,少牛沒車的沒法種地;二是部分貧苦農民出賣土地,農村產生兩極分化嚴重,如果重新大規模出現地主階級,共產黨奮鬥28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就將付諸東流;三是興建農村水利設施等,需要聯合起來才有力量;四是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適應不了工業化的發展。實現農業現代化最重要的三個要素:土地規模化,農業機械化,生產技術科學化,這些小農經濟都解決不了。對這幾點《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有清晰的表述:“我國個體農民,特別是在土地改革中新獲得土地而缺少其他生產資料的貧農下中農,為了避免重新借高利貸甚至典讓和出賣土地,產生兩極分化,為了發展生產,興修水利,抗禦自然災害,采用農業機械和其他新技術,確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隨著工業化的發展,一方麵對農產品的需要日益增大,一方麵對農業技術改造的支援日益增強,這也是促進個體農業向合作化方向發展的一個動力。”

2、農業現代化的前提就是集中土地。要實現農業現代化,一個基本和絕對的前提,就是讓土地集中起來使用。中國的農村人均隻有二畝地,不是有句流行語:“二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嗎?而江浙等地區還人均不到二畝地。土地分割的這樣零碎,怎麽實現農業現代化?而要將土地集中起來使用隻有兩條路選擇:一是像西方發達國家那樣,將土地集中在莊園主手中;一條就是走中國式的集體化道路。若走西方的道路對農民土地進行二次剝奪,無疑是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反動,這是死路一條!因中國革命的前途是社會主義,中國的農業現代化隻能走中國式的集體化道路。

3、毛澤東為推進集體經濟嘔心瀝血。為了使農業合作化,毛主席傾注了大量心血。做了大量調查研究,親自編寫了《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書;親自糾正了1958年公社化運動中的共產風、浮誇風,製定了《農村人民公社六十條》,確立了人民公社三級所有,隊為基礎及按勞分配等中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基本原則。由互助組,初級合作社,高級合作社,一直到人民公社,因土地是共產黨取得國家政權後分給農民的,多數農民對黨的號召寄予厚望,集體化進程總的來說比較順利。

4、農村集體化對新中國的巨大貢獻。在實行土地改革之後,中國迅速轉入農村集體化,這個以人民公社為代表的集體經濟的建立,是極其偉大的革命,更是來之不易的成功,還是中國共產黨的創造。農村集體經濟也帶來農村巨大的變化:

 
一是實現大體均等。避免了兩極分化,避免了出現新生的地主階級,避免了農村再出現賣兒賣女的悲慘景象。農民不僅活的很有尊嚴,還能當縣長、市長、省長,直至國家副總理。有人會說:現在的經濟增長也不慢。但是可但是,作為工人農民這個社會主體,卻沒有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中國的經濟年平均增長率達到10%,農村7億多人口,年平均生活消費支出,年平均隻增長了3%,這個10%的增長,獲益的絕不是占人口大多數的老百姓。而那7.5萬個億元以上先富起來的富翁,就占到中國52萬億GDP的10多萬億的財富!

二是生產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解決了日益增多的人口吃飯問題,中國的糧食達到了自己自足。“一九八0年同一九五二年相比,全國糧食增長近一倍,棉花增長一倍多。盡管人口增長過快,現在已近十億,我們仍然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上保證了人民吃飯穿衣的需要(《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
。有人攻擊毛主席說:“文革十年,經濟倒退餓死了人。”但在毛主席時代,國有存糧,無論是天災地害,還是戰爭到來,我們都有支撐三年戰爭的儲備糧,完全不怕外國的糧食禁運和封鎖,現在我們儲備糧還有嗎?

三是農業生產條件發生顯著改變。農業水利化離不開農業合作化,農業合作化又推動了農田水利化。正如毛主席所說:“依靠合作化開展大規模的水土保持工作是完全可能的。”
依靠合作化全國興修大小5萬多水庫,修建無數溝渠等大量水利工程,其中有許多如紅旗渠這樣施工難度極高的溝渠。“全國灌溉麵積已由一九五二年的三億畝擴大到現在的六億七千多萬畝,長江、黃河、淮河、海河、珠江、遼河、鬆花江等大江河的一般洪水災害得到初步控製。解放前我國農村幾乎沒有農業機械、化肥和電力,現在農用拖拉機、排灌機械和化肥施用量都大大增加,用電量等於解放初全國發電量的七點五倍
(《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

 
四是為工業化提供積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通過人民公社這種集中勞動和集體分配的方式,僅“統購統銷”這一項就為中國的工業化提供了7000--8000億元的資金。(還不算繳納的1000多億元農業稅),按當時的黃金比價,至少相當於現在的60萬億元!打一場抗美援朝中國才投入69億元人民幣,包括買蘇聯的武器。改革開放之初,全國的國有企業的固定資產才9600億元。試問沒有農村集體經濟貢獻的7000多億資金,怎麽去建立起獨立自主的工業體係?我們今天應滿含熱淚的問一問:這7000億多元資金意味啥?可以說,沒有人民公社提供的7000多億的資金,就沒有新中國的建設,就沒有新中國的獨立自主!試問:如果不是對人民公社剝奪的這麽狠(創業的年代又隻能勒緊褲帶),就是返給人民公社2000億元,人民公社的優越性就會得到輝煌的體現!若給像現在這樣的農業政策(國家廢止農業稅、牧業稅和特產稅,僅此項每年減輕農民負擔1335億元。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資金年近20%的持續增長。2012年中央財政年初預算安排用於“三農”支出12286.6億元),不僅不收錢,還給補貼,那人民公社就是天堂樂園!

五是在農村移風易俗,破除封建迷信,學習文化,科學種田等建設精神文明上,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人民公社這些巨大作用為什麽閉口不談,人民公社這些巨大作用怎麽能被徹底否定?人民公社怎麽就成了禁區,讓那麽多黨史專家不敢去中肯的論述?妖魔化人民公社的言論卻為什麽能橫行無忌?不搞曆史虛無主義,人民公社就咋能成為空白?如果說,隻有社會主義能救中國,那毫不誇張地說,農村的根本出路,必須是集體經濟!

4、人民公社有其不可否認的弱點。由於這是一場偉大的探索,就不可避免的有不可否認的失誤:一是受蘇聯模式影響,集體的規模愈來愈大;二是由於報酬的平均化,勢必出現集體性偷懶和少數人占便宜現象;三是“剪刀差”越來越嚴重。由於新中國剛剛建立,正是創業階段,我們國家的農產品收購政策,對農民有很大的剝奪。農村種一畝地的收成,不及工廠生產一個螺絲疙瘩值錢。如果國家有現在的農業政策,人民公社的生命力將極為強大。可在百廢待舉的年代,在西方嚴密封鎖下,要獨立自主地建設新中國,就不得已而為之的擴大了“剪刀差”,也就極大地剝奪了人民公社帶給農民的實惠。

我們應深深知道,曆史沒有給中國的社會主義農業提供現成模式,但建立農村集體所有製這是一場偉大的革命,也是這場革命取得的偉大成果。人民公社隻存在了20年,應該說還在繈褓之中,他肯定有不成熟之處,但幼稚可以生長,可以茁壯!毛澤東充分肯定“人民公社好!”,雖然他老人家還沒為我們提供一個完美的人民公社答案,但毛澤東卻進行了偉大的探索,為我們提示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