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漂

漂如浮萍,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宿命 (筆名緒蜚/萍漂/傑夫。本博客所有博文除另有說明外均為原創。如轉貼請先征得作者同意並注明出處)
正文

中國國樹銀杏的古代稱謂

(2015-01-30 23:38:16) 下一個

Ginkgo Stamm.jpg


先秦以降,因曆史沿革、地域分歧,銀杏在中國有好多稱謂。
 

: 中國最早稱銀杏為枰,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在其《上林賦》中列舉漢朝皇家園林栽植的樹木,其中有“華楓枰櫨”的記述。 《漢書.司馬相如傳(上)》也有“華楓枰櫨”的記載,唐顏師古注:“枰,平仲木也”。意思就是說,枰,就是一種叫“平仲”的樹木,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銀杏樹。(欲知端倪,詳見下文。)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枰,平也。從木從平,平亦聲。蒲兵切。清樸學大儒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糾正其釋義的偏差,認為枰應該是樹名:“平也。此門聞也,戸護也之例。謂木器之平偁枰。如今言棊枰是也。《上林賦》:華楓枰櫨。《吳都賦》:枰仲君遷。本皆作平。木名也非許所說從木平平亦聲。蒲兵切。十一部。”

平仲: 西晉左思《吳都賦》一書中有“平仲捃梃,鬆梓古度”的記述。唐李善編撰的《文選》一書中記載“平仲之木,實白如銀”,可見平仲木就是銀杏樹。明方以智在《通雅》卷43寫道:“平仲,銀杏也,一名木辟,一名火木;白果,葉如鴨腳,宋初始入貢”。當代曹福?《中國銀杏誌》(?京:中國?業出版社,2007)第一章第一節〈銀杏名稱釋義〉考證銀杏原叫白果,宋時長興進貢銀杏,皇帝?形似小杏而欽賜銀杏之名,?頁4。

公孫樹:明周文華所編《汝南圃史》一書第4卷(木果部)有“公植而孫得食”的記敘,故稱公孫樹。還有人從古籍中找到靈感,從而體味出公孫樹即銀杏樹。《史記 五帝本紀》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黃帝以公孫為姓,看上去至高無上,似乎“公孫”可以算作“圖騰”了,加上因為,隻有銀杏樹的壽命可與中國遠古壽星與悠遠曆史相媲美,是以,稱銀杏樹為公孫樹。

鴨腳:北宋阮閱《詩話總龜》:“京師舊無鴨腳,駙馬都尉李文和自南方來,移植於私第,是以著子,自後稍稍蕃多,不複以南方為貴”。南宋陳景沂編《全芳備祖》記載,因蒼生將鴨腳入貢,天子品味後大加歌詠,惟鴨腳、白果名稱不雅,改呼銀杏。;元王禎《農書》(公元1313年)卷九:「銀杏之得名,以其實之白。一名鴨腳,取其?之似。」,“其子至秋而熟……果如綠李,積而腐之,唯取其核,即銀杏也”。明王象晉撰《群芳譜》 果部有“銀杏一名白果,一名鴨腳,處處皆有,以宣城為盛”的記述,可見「鴨腳」或「鴨腳木」,在古代確實是喬木「銀杏」的別稱。
 



鴨腳葵

圖片來源:http://dqy.wms.edu/upImgFile/2010627224116305.jpg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另有一種在明代前廣泛使用的蔬菜,也叫鴨腳,或鴨腳葵,是完全不同的蔬菜品種,不可以把它和同有“鴨腳”稱謂的銀杏樹混為一談。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卷三載「葵」的種?以及種「葵」、掐「葵」之法,?明「葵」菜有紫莖、白莖兩種,種別有大小之殊,又有鴨腳葵也。「葵」一?可三穫,春季下種的為春葵,?月下種的為秋葵,十月冬季土凍前下種的為冬葵,其中冬葵身價最高,掐秋葵則必待?解。所謂「鴨腳葵」,就是較小型的品種,亦即?魏楊衒之《?陽伽?記》:「牛筋狗骨之木,雞頭鴨腳之草,亦悉備焉。」之「鴨腳之草」;宋?洪《山家清供》也指出白居?詩:「?米麞牙稻,園蔬鴨腳羹。」即以「鴨腳葵」做羹。明?時珍《本草綱目》:「葵......有紫莖、白莖二種,以白莖為勝。大?小花,花紫黃色,其最小者名鴨腳葵。」我們知道,「鴨腳」或「鴨腳木」,在古代也是喬木「銀杏」的別稱,但係取其核果食用或入藥,古籍從未?以陰性?做羹者,因此作為銀杏的「鴨腳」或「鴨腳木」並非「鴨腳葵」,其葉不可做羹,做羹的是另一種葉肉厚的蔬菜(草本植物)。

靈眼:元李杲《食品本草》(果部)中有“銀杏別名靈眼”的記載,可能隻是方言的差別。清張宗法《三農經》(共10卷)第10卷:“北人呼白果,南人名為靈眼”。

白果:始見於14世紀明吳瑞所著《日用本草》一書。明李時珍(公元1578年)在《本草綱目》卷三十果部中寫道:“白果,鴨腳子,原生江南,葉似鴨掌,因名鴨腳,宋初始入貢,改呼銀杏,因其形似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

聖果:中國曆代僧人視銀杏為聖樹,精心栽培,故將銀杏果稱聖果。又謂杭州城南聖果寺植有銀杏樹,是以得名。唐朝時中國把銀杏樹作為聖果帶入日本,在寺院栽植。

佛指甲:《浙江通誌》始見此名。因核形似佛指甲而名,可能僅限於浙江一帶。

飛蛾樹:江西農村以銀杏扇形葉酷似飛舞的蛾蝶,故稱飛蛾樹。《中國經濟動物誌》、《全國中草藥匯編》也將飛蛾樹作為銀杏樹的俗名編入;中國古籍中稱在有些地方民間稱銀杏樹為佛手柑、鴨腳子、鴨掌樹等,均依果實或葉外形而命名。

菩提樹:中國北方菩提樹難以越冬而沒法種植。僧侶為了表示對佛祖的虔敬,喜歡在寺廟中栽植銀杏樹。因其樹幹挺直,枝繁葉茂,幹淨素雅,讓人肅然起敬,有不受凡塵凡俗煩擾的超然意境,所以銀杏又有中國“菩提樹”的美稱。

在中國的眾多樹木中,像銀杏名稱如此繁複的現象實不多見。不論是雅號或俗稱,都反應了銀杏在各個曆史階段或各個地區的文化存在。當代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國內外交流的日益平凡,銀杏的價值被人們不斷挖掘,並慢慢為人們所熟悉。銀杏的新名稱又賦予了銀杏或俗或雅的時代內容,如搖錢樹、福利樹、養老樹、公益樹、友誼樹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ljwxc0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彩煙遊士' 的評論 : 謝謝關注,歡迎多提意見。
彩煙遊士 回複 悄悄話 學習了!讚博學!我也很喜歡銀杏。
ljwxc0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農家苦' 的評論 : 謝謝。出處注明這個博客就行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4779/201501/37376.html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您這個考證發現,非常有價值。如不介意,請您在悄悄話中將您的大名告訴我,我會在我的文章中注明,根據(誰誰)的考據,銀杏的古名稱“枰”。

我查了一下,“枰”這個稱謂應該準確無誤。從葉得名,因聲得義。據此還可以證明,枰是個形聲字。平者,分也,對稱也,相等也,所謂公平是也;仲者為二,平仲,即兩分葉子的形狀,與拉丁文的Biloba是一個意思。

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