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比較文學。比如把《紅樓夢>>中賈寶玉林黛玉、
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們今天就從一個例子入手,聊聊同一語言內的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遙遠的海外中文係……
窗明幾淨的教室裏,同學們都在認認真真的學習中文。這時候馬克突
“D老師,‘忽然’和‘突然’這兩個詞有什麽區別?”
這突然的事件讓D老師忽然慌了神。好在D老師還有幾部詞典在手邊
大陸《現代漢語詞典》:
【忽然】:表示來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突然。
【突然】:在短促的時間裏發生,出乎意外。
台灣《新編國語日報辭典》:
【忽 / 忽然】:突然。一種動作或事物的出現很快,出人意料。
【突 / 突然】:忽然。表示情況發生得急促而且出人意料。
馬克搖搖頭,表示不懂,"這個......,這個...... 到底有什麽區別啊?"
這時候,D老師更慌神了,額頭上沁出了汗珠。在他的教課生涯中,
“忽然嘛就是,還沒想到呢,忽然地就來了。”
“突然嘛就是,還沒想到呢,突發事件般地就來了。”
馬克一臉不解的神色,那眼色就好像在告訴老師,"D老師,你不是在
知道回字有四種寫法的D老師,目光開始在空中尋找。他想起大學時
門,真的,忽然打開了。
說時遲,那時快,D老師轉身在黑板上寫下這兩句中文:
「出現得很突然」,
「* 出現得很忽然」;
“我們能夠說「出現得很突然」,但不接受「* 出現得很忽然」。”
還沒等馬克緩過神來,D老師又在黑板上寫上:
「突然事件」
「* 忽然事件」
D老師接著說,“可以說「突然事件」,但你可以說「* 忽然事件」嗎?”
全班同學都笑了起來。
“因此「忽然」與「突然」雖然概念意義相近,但語法功能上具有不同的特點。這樣的不同,是「詞性上」的不同,而非「意義上」的不同。因此從詞類的角度分析,「忽然」當歸類為「副詞」,而「突然」則歸屬於「形容
詞」”
“所以換個比較方式,從「句法功能」的角度著手的話,將不難看到兩者間的區別。”
馬克高興地說:“我有點懂了。那麽,‘剛才’和‘剛剛’這兩個詞,又有什麽區別?我昨天想了一宿也沒想出來,真是煩死我了呢。”
D老師沉吟片刻,轉身在黑板上寫下幾個句子:
A) 我的肚子比剛才好多了。
A’)* 我的肚子比剛剛 好多了。
B) 剛才的事妳都看見了吧?
B’)* 剛剛 的事妳都看見了吧?
“我們不能說, 我的肚子比剛剛 好多了。也不說:剛剛 的事妳都看見了吧?” D老師接著寫:
C)* 現在剛才上課。
C’) 現在剛剛 上課。
D)* 天很黑,剛才能看清點路。
D’) 天很黑,剛剛能看清點路。
E)* 這雙鞋,我穿剛才合適。
E’) 這雙鞋,我穿剛剛 合適。
看到這幾個例句,馬克雙眼發光,臉上露出了興奮的神色。
D老師指著這幾行例句,對著虛無的空間,那靈感如同猿猴一樣又一次攀援上他的大腦:“「剛才」與「剛剛 」這一對詞,若光憑意義去辨析去尋找它們的差異,難免會讓我們走投無路,即使找到長發及腰、即使‘穿過大半個中國去’找你也無法找出它們之間的區別。但若轉而審辨其句法上的分布環境 (distribution),你會發現「剛才」應是「時間名詞」,而「剛剛 」則是「時間副詞」,明白了嗎?”
馬克不聽便罷,聽了一遍,自己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懂了!”說著,往後一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D老師慌了,慌將幾口開水灌了過來。馬克爬將起來,又拍著手大笑道:“噫!好!我懂了!”笑著,不由分說,就往門外飛跑,把教室的同學都嚇了一跳。走出大門不多路,一腳踹在塘裏,掙起來,頭發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眾人拉他不住,拍著笑著,一直走到集上去了。眾人大眼望小眼,一齊道:“原來馬克同學歡喜瘋了。”馬克女朋友在一旁哭道:“怎生這樣苦命的事!懂了幾對甚麽中文詞的區別,就得了這個拙病!這一瘋了,幾時才得好?” “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這樣的病!卻是如何是好?”眾同學勸道:“不要心慌。我們而今且派兩個人跟定了馬克。” 眾人自是安撫馬克及其女友,不在話下。所幸幾天後,馬克並無大礙,隻是當時久鬱心中的謎題一下破解,過於激動,方有此過激舉動。此是後話,-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文首發於“騰遠海外中文”(公眾號“dengsoft_chinese”)。對中文學習感興趣的朋友,掃以下二維碼進入此公眾號後,可以谘詢很多信息。
? 字典編的差 -keessa- ♀ 給 keessa 發送悄悄話 keessa 的個人群組 (41 bytes) (9 reads) 02/15/2017 postreply 20:02:27
? 就是個範進嘛!可惜不能中舉了!嗬嗬 -qq669- ♀ 給 qq669 發送悄悄話 qq669 的個人群組 (0 bytes) (0 reads) 02/16/2017 postreply 02:08:26
還有從字義上區分:“忽”是很短時間;而“突”是短時之內變化大,更傾向心理感受。
忽然 all of at o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