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常有人問我,外國的生活好不好?我常常說不好。我不知道是說現在哪兒都不好,還是海外生活不好,或者竟是因為它與我理想中的生活相距太遠。
首先我們談談周末生活。
北美這些新移民的周末生活,總體比較悲摧。無非開車逛逛,去些渺無人跡的荒山野嶺,野餐一番,聊些不鹹不淡的話題,然後回家。自然景色美不勝收,人文景觀基本跟你沒什麽聯係,一句話,你的靈魂沒有參與過,真正得到休息。
於是有人去教堂,國人不喜歡與西人一起,哪怕敬畏的是同一個宗教的上帝。他們長途跋涉去遠處的華人教堂,讓靈魂得到每周一次的洗滌。
大幫為人父母的一群,他們已經沒有了自己的人生需求,他們周末的工作就是送孩子上這個班那個班,自己在課中的間隙去采購食品或衣服,以迎接或應付下一個星期的生活。
北美的生活給人的感覺很瑣碎很物質,每天一堆雞毛的瑣事整得人精疲力竭。因為有車有房,所以有車房維修的瑣事;因為要投資,所以有房產要打理,有二三十個賬戶需要經常檢查,有各種保險需要或續或討價還價。
物質的多了,留給自己心靈的就少了。
黃庭堅說,一日不讀書,便覺麵目可憎。這書,絕對不是怎麽炒股怎麽往上爬的葵花寶典,而是陶冶性靈的養心之書。難怪我們大多眼神無光,神采呆滯,因為我們雖然物質富有,心靈卻是一個空殼。
周末,或許我們應該花些時間去問問自己,終日庸庸碌碌,到底為了什麽?
我們一群靈魂上無家可歸的新移民,真正是很可憐呢?哪一個群體像我們這麽可憐,沒有自己的報紙電台電視台雜誌和娛樂(你以為大陸港台的娛樂是你的娛樂麽?),我們終日是一個掙錢的機器,失去了我們賴以生存的人文環境,我們是離岸的魚,除了錢,什麽都沒有了。
唉,這海外的周末生活,真可以用悲摧來形容呢。
~~~~~~~~~~~~~~~~~~~~~~~~~~~~~~~~~~~
除本博討論(見拙文後)外,感謝網友在《人在北美》、《我愛我家》論壇對拙文的討論 (又,《我愛我家》的討論):
《人在北美》
跟帖:
• 建議標題改為“我的周末生活” -Crystaldowns- ♀
(0 bytes) (16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17:59
• 同意。 -舞女- ♂
(0 bytes) (1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20:17
• + 2. -甜酒甜- ♀
(0 bytes) (1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21:17
• 站這裏。我們的周末生活豐富多彩。 -甜姐- ♀
(0 bytes) (10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36:55
• 頂你!:D -臭臭媽媽- ♀
(0 bytes) (1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43:50
• +5. -itistrue- ♀
(0 bytes) (1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9:43:25
• 你好失敗呀。 -gfw- ♀
(0 bytes) (2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21:31
• 好奇國內的周末生活是啥樣 -ianma- ♀
(0 bytes) (4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22:05
• 這位自己不讀書,把海外人都算進去了。再說一日不讀書也沒啥 -monochrome- ♀
(0 bytes) (5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23:34
• 看書哪兒不能看?國內國外沒分別。還是下麵說的對,樓主八成是喜歡夜店卡拉OK之類的。 -稻穗兒- ♀
(0 bytes) (1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37:56
• 多好啊,挺安逸的啊 -mstage- ♀
(0 bytes) (1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23:48
• 自己的周末生活 何必推而廣之 我感到 -東灣農夫- ♂
(39 bytes) (47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24:48
• 同情你. 但象你這樣生活的在美中國人也不多. 估計你回國還是不如意. -Freewilly- ♂
(0 bytes) (2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26:53
• 看來是喜歡去夜店唱卡拉OK那種,美國真的不適合你。 -巴西木- ♀
(0 bytes) (5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29:44
• 海外,洪都拉斯也是可能的 -Crystaldowns- ♀
(0 bytes) (1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30:34
• 國內的周末生活除了打麻將,其它也沒啥不同呀 -hongz- ♀
(0 bytes) (7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30:01
• 我在國內周末也不打麻將,一樣無聊 -Manymore- ♀
(0 bytes) (7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32:28
• 女生看連續劇,男生喝酒,, -風悅-- ♀
(0 bytes) (4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37:33
• 樓上的都是啥樣的生活呢?有孩子的都不是圍繞孩子轉嗎?直到他們去讀大學,才閑下來過自己的生活不是嗎? -風清雲淡2014- ♀
(0 bytes) (7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30:22
• 周末就是按孩子的時間表安排。外帶買菜。 -monochrome- ♀
(0 bytes) (3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33:01
• 國內有孩子的更緊張,考不上好大學要麽出國要麽沒好工作 -風清雲淡2014- ♀
(6 bytes) (5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34:19
• 怎麽會啊,蛋蛋:))父母要有自己的生活,才能做好父母 -Crystaldowns- ♀
(0 bytes) (10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33:49
• 哼哼。等你娃開始芭蕾鋼琴體操遊泳SAT。。。你有本事就別送:) -monochrome- ♀
(0 bytes) (7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35:22
• 就是。像趕場次走穴 -風清雲淡2014- ♀
(0 bytes) (1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36:43
• 生孩子前也有很多人說這種話,嘿嘿,人各有誌吧 -Crystaldowns- ♀
(0 bytes) (7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36:47
• 看你淡定到哪天~~ -monochrome- ♀
(0 bytes) (1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38:53
• 當心孩子長大說你埋沒她的天才:) -我愛果果- ♀
(0 bytes) (0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55:36
• 看她嘴硬到什麽時候。:) -巴西木- ♀
(0 bytes) (2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41:13
• 哈哈,到時別來歎苦:)) -katies- ♀
(0 bytes) (1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47:25
• 哈哈 都是過來人媽媽,吃喝拉撒玩(或許比別人會玩)其它不都差不多? -風清雲淡2014- ♀
(0 bytes) (3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49:12
• 大環境推著大家一起往前走。 -katies- ♀
(0 bytes) (1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50:24
• 記得那個在非洲長大的女孩?說是沒法適應城市的生活,又要回非洲了。不知道父母這樣害了她嗎?讓她有另類生活? -風清雲淡2014- ♀
(0 bytes) (10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53:07
• 水晶被砸了一頭包。嗬嗬。 -monochrome- ♀
(0 bytes) (0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9:02:06
• 現在想想挺有意思的,好像自己再過一遍。從BABY到讀大學不是嗎? -風清雲淡2014- ♀
(0 bytes) (1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35:55
• 對,有意思,但不是全部 -Crystaldowns- ♀
(0 bytes) (3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37:17
• 我身邊最浪漫的朋友,現在已經不得已做全職媽媽,她說每天3點以後是打仗,兩娃課外活動排滿,有時候都不能管到另一個孩子 -風清雲淡2014- ♀
(6 bytes) (17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46:21
• 我類似。以前都覺得自己沒啥母性根本不喜歡孩子。現在就是孩兒奴。。。 -我愛果果- ♀
(0 bytes) (3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57:58
• 很正常 -風清雲淡2014- ♀
(0 bytes) (0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58:42
• 那你周末幹啥?我周末就想睡懶覺灌水 -Manymore- ♀
(0 bytes) (1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39:36
• 孩子活動的時候可以逛店,喝茶,或自己登記個喜歡的班。 -itistrue- ♀
(0 bytes) (0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9:53:26
• 估計你在國內過周末會因為沒有房產要管理或錢太少而上論壇吐槽 -一路精彩- ♀
(0 bytes) (2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31:13
• 不會吧。國內手裏有兩三套以上的,都躺下來數錢了。知道一個人05年買的房子,至今4倍現在估計800萬 -風清雲淡2014- ♀
(0 bytes) (3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33:12
• 想吐槽總有槽點的,兩三套可以吐槽為何沒有四五套:) -一路精彩- ♀
(0 bytes) (3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37:01
• 意思是國內有錢的可真多。看著這裏做房地產的朋友,發威信,都是賣給國內移民過來的。我等著大陸的趕緊移民到我們這裏把房地產炒上去啊 -風清雲淡2014- ♀
(6 bytes) (7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42:02
• 跟家人朋友一起你覺得“靈魂沒有參與過”,那回國的話你靈魂準備參與啥地方? -稻穗兒- ♀
(0 bytes) (5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34:53
• 估計在國內他是自己出去交際,老婆帶孩子回娘家各種補習班準備下周吃食。他甩手掌櫃當然高興 -醉臥花底間- ♀
(0 bytes) (2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39:52
• 天上人間? -Manymore- ♀
(0 bytes) (1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40:18
• 天上人間,,哈哈 -風悅-- ♀
(0 bytes) (2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40:27
• co: 自己有一顆浮躁的心就別賴生活無聊 -老恐龍- ♀ -sunshine豬媽- ♀
(0 bytes) (2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41:23
• 說的經典,有的人就愛無病呻吟。 -妞她媽- ♀
(6 bytes) (0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44:05
• 嗬嗬。真的要談點什麽心靈話題就不要提國內了。國內更物質。 -黃玫瑰888- ♀
(0 bytes) (1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45:10
• 現象正確,不想得出悲催的結論就隻能改變自己的視角了 -若初- ♀
(0 bytes) (1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47:47
• 真讀書人有個特點就是冷板凳坐的住,對外境的關注不多 -cookie-fan- ♂
(206 bytes) (53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51:34
• 同意。再說讀書哪兒不能讀啊,尤其現在網上圖書多方便!他自己不讀賴誰啊。 -稻穗兒- ♀
(0 bytes) (3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53:29
• 老恐龍的總結到位,自己浮躁就別怪生活無聊。這個年代的知識分子其實大多都是功利浮躁的俗人,隻不過碰巧讀了幾本教科書 -cookie-fan- ♂
(0 bytes) (6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57:50
• 這個,這個。。。不能推及到“大多知識分子”吧 -稻穗兒- ♀
(0 bytes) (2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9:36:40
• 前邊還有幾個字呢?這個年代。。。老知識分子要好很多 -cookie-fan- ♂
(0 bytes) (0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9:51:21
• 我頂著鍋蓋部分同意你,國內對第一代移民來說其實更有文化認同感,不過什麽都是 習慣就好。隨遇而安。 -我愛果果- ♀
(0 bytes) (4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51:36
• 可能男ID們都比較失落,在國內和美國心理反差太大了。 -風清雲淡2014- ♀
(0 bytes) (3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55:19
• 確實,女人更容易隨遇而安,當然回國也沒啥位置了。 -katies- ♀
(0 bytes) (0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57:37
• 唉,文藝男青年 讀書還要挑地方~~~ -jiuchong- ♀
(0 bytes) (1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8:56:04
• 既來之,則安之。 不滿意都是自己的問題 -20146- ♀
(0 bytes) (0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9:02:56
• 每一種選擇都是對另一種生活的放棄,有得必有失,LZ的狀態顯然不適合選擇美國,滿意的生活主要來自內心的安定從容。 -haagendaze- ♀
(0 bytes) (0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9:04:41
• 這話說得不錯。快樂與否自己心知肚明 -東灣農夫- ♂
(66 bytes) (2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11:11:18
• 如果你覺得象國內那樣到處都是人擠人就是不悲催,和同學聚會打麻將唱卡拉OK就是不悲催,那是你的三觀決定的,跟北美的生活還真沒什麽關 -風酥酥- ♀
(0 bytes) (4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9:31:53
• 20,30個賬號要管理,原來是帳房先生,難怪覺得無聊。 -yingyingyueyue- ♀
(27 bytes) (12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09:40:26
• 心盲怪天黑:) -紫色公主- ♀
(206 bytes) (32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10:19:45
• 路瑟啊! 你就不會去gym 運動, 跑不了馬拉鬆,跑個5k,10K ,爬個山,打個球。做做義工!!! -florence001- ♀
(0 bytes) (2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10:51:03
• 這個正能量啊 -小三兒她姐- ♀
(0 bytes) (0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13:03:37
• 哈, 有的人不能洗腳,按摩就丟了魂 -周老虎- ♂
(0 bytes) (0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13:32:01
• 對不起我不太認同啊, 但我妹妹認同你的說法。緣分和心態很重要,有人與國外就是沒緣分 -小三兒她姐- ♀
(0 bytes) (0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12:46:17
• 還是國內好啊: 上網約炮, 指哪打哪! -三木匠- ♂
(0 bytes) (0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13:21:41
• 要繼續討論?Please ONLY go to: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4779 -ljwxc01- ♂
(799 bytes) (1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14:37:40
• 此話題在這兒已經關閉。繼續探討?請訪問: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4779/20 -ljwxc01- ♂
(247 bytes) (0 reads) 02/06/2015 postreply 14:39:46
“不如說,“
應作:
”比如說,“
我們和元朝漢族知識分子的悲哀是相同的,隻不過他們的亡國是被迫的,而我們作為文化的亡國奴是自願的。當然,也不是完全自願。我們生活在一個我們覺得憑自己有生力量無法改變的祖國,所以我們逃亡到世界各地成為僑民,自動成為異族他鄉文化上的亡國奴。
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平等的充滿希望的祖國,誰願意離鄉背井、離開年邁的父母親人到異地討生活呢?告訴這個世界,我們真正成為了文化的亡國奴。不如說,我真願意在我們的春節在我家的門楣上貼出紅色的對聯,可是有幾個HOA同意你這麽做?
--- 我不認為我們隻對物質感興趣, 至少本人並不是這樣。 物質 does not interest me that much
我們都需要有歸屬感,認同感。 上帝造人,就給了我們與生俱來的空洞,這種對精神生活的渴望和追求會跟隨我們一輩子。 本人認為找到填補空洞的就是信仰 - 佛教, 基督教, 穆斯林教, 猶太教等等, 總有一款適合你。 我爸爸不認同我的想法。 他用工作補空洞。 現在76歲了, 還在上班。
給我們家裝修的一個人(國內是搞建築的), 他住在紐約法拉盛, 那裏髒亂差, 他卻快活不得了, 哪裏都不想去。 有哥們兒一起聊天, 喝酒, 偶爾去教會蹭頓免費午餐。 他愛唱歌, 加入了法拉盛一個華人合唱團, 認識了好多國內來的人,高興著呢。文學城有這麽多論壇, 你加入一個。 網上說心裏話比見麵說更好, 毫無顧忌。
記得文學城有一個人, 他多次表達他對美國生活的不適和無奈, 他最後還是回國了。 不知他現在如何。
心態也很重要。 鬱悶過一天, 快樂也是一天, 何必不選擇後者。 我認識的一人以旅遊借口來美,非法留在美國(現已有綠卡)。 她後來說美國離她想象的太遠。 她鬱悶。 我介紹她去教會她不去。 幫她找男友們,沒成功。 後來向她推薦當地的一家毛線會,人們在一起織毛衣,然後網上賣,她加入了,現在她比以前快樂多了。她說找到組織感覺很好。
LZ 不妨找當地各種組織試一試,沒準兒找到感覺。 這種信息在當地圖書館,中文學校,當地報紙廣告,各種超市廣告欄等等可以找到。別嫌我羅嗦,本人得過嚴重憂鬱症,走出低穀後,對生活鬱悶和彷徨的人充滿理解。
http://bbs.wenxuecity.com/na/1849551.html
應作
我*再*加幾句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5-01/21/c_133932576.htm
餘秀華被網友傷害過,一次一個網友約她見麵,對方遠遠見到她真人,就掉頭走了。
●餘秀華在“搖搖晃晃的人間”行走了幾十年,當她找到詩歌這支鐵拐時,才終於真正站立了起來。 ——湖北詩人張執浩
不管如何,謝謝對拙文的關注。--- 至少這個是真心的。
寫化妝品、寫股票、寫各種食譜聚餐就是接地氣;寫心靈追求,詩詞曲賦就是矯情、虛偽、包裝?
我喜歡看美容,看人貼美食,也喜歡看抒發內心真實感受的文章。樓主有一貼,不知是轉發還是原創的詩歌,叫“寂寞”,大家看看可能更理解樓主這篇文章想表達什麽。
我看此貼,感受的是此人此時此情,如錢鍾書語,不必在乎下蛋的雞是什麽樣的吧。
也許不妥的是樓主用詞太廣泛,讓大家覺得被代表了,所以被拍磚了?
聖人確實誇張了,應該說是“不凡之人”。。。謝謝糾正。
我理解的一點是,人一旦認為被他人看低,就會拚命反抗,想反彈得比誰都高,最好最後讓人仰視。可是,真相的本質其實沒有改變,誰是傻瓜啊。嘻嘻。
你說作家史鐵生的殘缺之軀會在寫作之先考慮泡妞不?荒唐。
一下文章供你參考: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104/15/5274174_83891921.shtml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4745281.html
泡妞以後寫作品,然後拿著作品去泡妞。 莎士比丫,大小仲馬,莫泊桑,曹雪芹,有誰不是? 天朝現在的那些“作家”,不管寫不寫文字,都拿著納稅人的錢作薪水到處招搖撞騙,首先道德上就讓俺鄙視了, 還寫作品當人生導師? 豈不是笑話!
您大概出國不久,或和美國社會根本就沒有聯係。誰說“俺們需要文學”? 在天朝,是共黨需要文學,在美國,是市場決定要不要文學。
為什麽我們還需要文學?
我想如果你曾經為讀過偉大的文學作品而流過淚,你會為你這樣的評論而感到羞愧;人類曆史上那些竭盡畢生精力給你我奉上的文學作品,難道初衷是為了泡妞?醒醒吧,或者多了解一下精神世界的食量,他們會改變你的生活。我知道一些學理工的對文化的東西不屑一顧,受土gong影響尤深。作為人,一切有關人心人文的都是我們應該關注的。如果一生從來沒有為文字感動過,你的人生在我看來真不是完整的
在你沒真正理解我們討論的題目之先,建議你看看以下網站:
。。。 “而在一切喧囂之中,文學卻傳達著一個清晰無誤的信息:一個人是獨特而寶貴的,一個人的麵孔是值得被清晰地塑造出來、書寫下來的,一個人的感受是重要的,因為他不是世界的幾十億分之一,他的此生就是他的整個世界。法國作家卡繆說:“文學唯一的辯護,是為弱者的辯護。”克萊齊奧說:“如果說作家手中的筆必須具備一條美德的話,那就是:它永遠不應該被用來頌揚那些富貴權勢之人,哪怕是以最隨意的口吻。”文學拒絕任何以大欺小的理論或做法,堅定地守護著“人” - 一個脆弱的、容易被龐然大物壓垮、被生活擠得幹癟變形的人。 ”
來源: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8647803/
說穿了,博主,您,還有很多海外老中,改不了喜歡熱鬧紮堆的習慣。就象俺在此線的第二帖裏所說,天朝裏那些以搬弄方塊字賺錢吃飯人,總是以搞各種各樣的活動為名團聚,在一起又要互相貶低一番。辦講座樂此不疲,在少女崇拜的目光中找到自己的感覺。
二三十年前有很多很多國內學中文、古代史之類的老中出來並留在國外,因為那時中國太窮。現在中國人富裕了,不差錢了,為何還有這樣的人出來? 那些人一不小心出國了,如果又生活在廣袤的美國農村,真是一種痛苦。,與其受苦,不如歸去。這條線上的一些網友沒有說錯呀。
俺坦率地說過多少次,俺對天朝幾千年沉積下來的醬缸文化早已不屑。在美國,和18歲以下未成年男孩女孩發生性關係,就是犯罪,如果當事人是教師,罪行更重。在俺看來,靠謅幾句歪詩,把少女荷爾蒙調高,讓其六神無主,乘機謀取人生導師位置甚至還有其它無恥行為的人,更是一種犯罪。
那口井可以指人的文化層麵。
是否作者想在國外有一番作為卻難以實現而還在觀望思索著應該“歸隱”否?
同樣地,陶淵明在詩中已經流露出了他由衷的快樂,我們還是不要再去質問這一千年前的隱士,去攪擾他的清夢吧?
酬張少府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鬆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我明白了,孩子和家庭的牽絆。是否想過海歸?我還是這個想法,真想要回家的人,不會回不了家。比你們條件差的多的同胞,都能在國內生活下去。你們對物質的要求看上去不高,隻要能養起一個家,然後就可以去追求文化層麵的東西。
陶淵明其實很矛盾,他的歸隱,並非是內心的召喚,所謂的不為五鬥米折腰。他是熱衷官場的,隻是不諳做官之道不得不退。如果他真有歸隱之心,早就歸隱了。
也*回*到自己的精神家園
幾千年來隻有極少數誤落塵網後能輕鬆掙脫的。陶淵明直到晚年深感田園將蕪胡不歸,才最終回到家鄉,也會到自己的精神家園。隻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原諒我的軟弱吧。
另外我也不認為網友的問題:“為什麽不回國去?”是一塊砸人的磚頭。而是一種不解,至少我就是其中不解的人之一。 我在某種程度上認同作者的觀點,即第一代移民在文化層麵上有一個移植的過程,但我不認為這個移植艱難痛苦到這個程度。如果真的到這個程度,我會回國。作者和你對文化的認同需求非常高,但卻未回國(別誤會,不是攆人,也沒資格攆人),讓人很難理解。
我也插一句,說錯了別怪。說真的,開始我也錯誤的理解了作者的意思,以為他說的悲催是指的無事可做,無聊的感受。後來經你和作者的一番解釋,明白了,你們指的沒有文化上共鳴的知音人。 然後有朋友問為什麽不回國呢? 你的解釋是,各種原因想回回不成。 這一點我不理解,如果真想回,是不可能回不成的。回國去,無論如何,要找份糊口,甚至還有些節餘的工作,還是不難的。然後再去和文化知音人過豐富的精神生活不好嗎?那不正是特別看重的部分?所謂的回不成,到底指的什麽呢?
樓主小心,說不定馬上就有一塊磚飛來:不滿意你回國呀!
-------
這不是磚,這是邏輯。不滿意還不回去,難道一代又一代悲催下去?
看不到問題沒辦法;看到問題還不解決問題,空發牢騷,是不是更悲催呢?
當然也有人從不去想這些問題,每天把日程安排得滿滿的,沒時間去想。
比如,有兩頭豬被養在同一間豬圈裏,30天就要被殺掉。一頭豬整夜無法入睡,想著怎樣度過這難熬的30天,被殺後會回到哪裏去。另一頭豬根本不去想這些問題,整天該玩就玩,該吃就吃,每天生活排得滿滿的,30天後兩頭豬遭遇同樣的悲摧結局。
兩頭豬的活法遵循兩種不同的哲學。我思故我在,還是我忙故我在?
我們生下來就向著同一個結局進發,隻不過我們的期限不是30天,是多少,也是天說了算。我們苦苦找尋的,竟也是沒有答案的,每一代都在找尋中找到快樂,雖然大家都知道是沒有結果的追尋。
是的,我可以一個人去品味,但我們是群居的社會動物,我們痛苦時需要分享,在喜悅時也需要分享。
說文化的孤獨太抽象,咱們拿蘇軾的這首短文為例,告訴我在北美有幾人能找到這個張懷民的:
記承天寺⑴夜遊 -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未寢,相與步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鬆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固然這裏有文化有思想的人也很多,隻是他們會心一笑的,我們未必馬上能領會。需要解釋說明的,未免少了一份痛快的感覺。他們關心感興趣的熱點話題,我們未必同樣熱情,為了融入而讓自己打起熱情也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隻是到底不是發自內心的熱忱(我個人的感覺,不代表大家)。
謝謝樓主指出這一點。原來我一直奇怪,以前在家鄉月夜河邊漫步,會想起"長溝流月去無聲, 杏花春雨裏, 吹笛到天明"。怎麽在美國月夜湖邊,隻發出"月亮好圓好大"的感慨呢?
在美國確實不無聊,但於熱鬧處常覺寂寞。
好山好水在, 惟詩情不再。
我文科出身,學理科的別拍我!????
美國人靠寫詩賺大錢吃好飯的很少,升官發財的更是沒有。鳳毛麟角寫詩的人大概出於愛好,為詩發狂。您如果和他們相似,即使在紅脖子的故鄉,也大可自我陶醉一番。
在中國,大多數玩詩的人大概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情竇初開的少女少男,用詩紀錄閨房心事和愛情,寫下暗戀曆程。另一種是詩為職業沽名釣譽的成年人,以老男人老女人居多。他們以詩為橋梁,忙著開筆會,出版詩集,做詩刊主編,當文聯主席,主持文代會,做少女的偶像,青年的導師。。。。。他們上上下下打點,忙裏忙外,哪有功夫悲摧和寂寞呢。
自然,您寂寞和悲摧的原因大概俺也能猜出幾分。:-)
美國社會裏如果到處充滿著詩情畫意,它就不會有現今的文明,因為西方文明的突出標誌是理性和嚴謹,它們孕育出科學和法治 -- 西方文明中的精華。寫詩的人統治國家,便是那個國家災難的開始。老毛的大躍進和文革,可能就是“詩人”在一張白紙上信馬遊韁、畫“最新最美”圖畫的結果。無論如何,在當今的中國,國人少寫詩少出詩人是件幸事,至少對培養國人思維嚴謹、認真負責的精神有幫助。
同意樓下哈琦,我覺得生活充實得很。
你要是覺得湊一大桌酒肉朋友胡吃海吹那才叫充實,說明不適應海外生活。其實你可以回去。
點讚!
這麽思考問題的人確是非常可悲,悲催呀!
俺也不在新英格蘭地區, 公共圖書館哪兒都有,紅脖兒地區不例外。喜歡讀書多去圖書館,注意館裏的活動通知,會有很多意外驚喜。
LZ 如果覺得詩意的生活有意思,可以讀讀美國詩人Henry David Thoreau, Ralph Waldo Emerson, Robert Frost 的詩。 北美的簡單生活,比中國的錢權交易有詩意多了。美國很多公共圖書館,都有自願讀書小組,很多美國家庭主婦讀的書,人文知識,不比中國‘知識分子“少。
美國這兒你即使要打麻將逛按摩房也是有去處的, 更別說中國沒有的東西了。 說生活悲催的, 要麽是還木有適應, 要麽就是到哪兒都會覺得悲催的人。
這一陣是狩獵季節,經常有同事帶來鹿肉脯讓大家品嚐,同樣吸引人的是各自的打獵、釣魚故事。 生活很美好嘛!
加拿大的新移民? 往往加拿大的老中寫文章發帖子時,喜歡把南方捆在一起,稱自己”北美“。不知身邊有多少人同意你的觀點,最好不要代表北美,更不能代表海外。天朝的人剛來時都喜歡這樣,慢慢就不想代表別人了。剛來時都不容易,更何況你終日和黃庭堅呆在一起。從黃庭堅走到北美,要走一千年,換了多少朝代?
根據俺的經曆,俺理解適應一個新環境的艱難。俺現在短期回天朝探親旅遊可以,但讓俺海龜回去工作搞窩裏鬥,下班後看“甄繯轉”和“武媚娘”,那又將是一個新的適應過程,是何等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