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電站從未發生過嚴重事故,但是在中國政府加快核電發展的條件下,“萬一……怎麽辦?”的問題就已不再是純粹的假設。
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政府利用民用核能時,不考慮任何核事故保險問題或者核事故一旦發生隻是許諾賠償極少一部分的損失。
眾所周知,任何核事故都會造成天文數字的巨大損失,不僅核電站運營商、甚至整個國家都可能因此而破產。例如,根據專家們的資料,德國潛在核災難的損失有可能達11萬億美元,而德國每一核反應堆的強製保險僅有37億美元。
福島核事故後日本政府向核泄漏受害者一次性賠償30億美元。而福島核災難的損失總額至今還是個未知數。
《核安全法》草案不久前已被列入中國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立法項目。其中首次明確規定核事故具體賠償金額。中國核保險共同體執行機構總經理左惠強在接受《財新》雜誌采訪時表示,該法將在未來一兩年內通過。
為了建立統一的賠償方案,中國還需要做很多工作。許多國家的核風險——不管是核電站事故損失還是責任風險——都由國家最終兜底。要知道,私人保險公司根本不可能承擔如此大的責任和賠償。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核事故賠償額最低的國家。
目前中國核保險共同體負責民用核設施的財產保險和第三者責任保險等。共同體包括25家財產保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然而共同體最多隻能賠償3億元人民幣(4600萬美元)。作為比較,西方國家中比利時核保險共同體的賠償金額最大,為15億美元。日本和瑞士稍低於這個數字,為12億美元。
根據專家們的意見,對中國來說一個出路就是應比以前更積極地參與國際核保險共同體體係。由27個擁有核電站國家組成的國際核保險共同體包括270多個保險公司。最近50年國際核共體已對大約1000起核事故給予了賠償。其中包括核能曆史上最大一起事故——美國三哩島核事故和日本東海村核事故。國際核保險共同體對這兩起核事故給予了最大金額的賠償。
幸運的是,很少發生大規模核災難,但總還會發生,最近一例就是福島核事故。增加核事故保險金額將讓核能變得比以前更昂貴。但是必須發展核保險共同體,國家應當更加積極地參與核事故保險。確保民用核能安全以及國家參與核保險,至少可以向社會保證:利用核能的潛在收益畢竟大於核能所帶來的風險。
© 俄羅斯之聲 2014.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