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愚人節都有些期待,今年居然是在忙忙碌碌中渡過的。今年的APRIL FOOL好像也沒有特別讓人掉入陷阱的新聞(下圖有一個,仔細看一看,問題在哪裏?),倒是有個群友在朋友圈裏的POST頗有創意,是一個結婚證,許多人去祝福,就我潑冷水,愚人節這天別給我說你的興高采烈,或是苦大仇深,我看世界這天都是坑。當然很不幸,另一個群友特別正式的一個有關JOB OPENING的帖子也被我調侃了一番,好像還不得不第二天重發一次,特此抱歉,以後重要的話要說三遍。
UberShake
回想一下,最近一年好像關注體育,科技,娛樂和財經的時間都似乎比以前少了許多,盡管每天的Bloomberg,NPR,FM106.7 Light Music還是照聽不誤,但好像突然被一個更大的題目吸引著,就是為人父母不可能繞開的那一課 --- 教育。
APRIL FOOL,似乎是一年中唯一的,可以隨意開各種不靠譜的玩笑的而不會被貼上不靠譜的標簽的一天,但唯一(或是很少)有人開玩笑的就是大學的錄取通知,所謂“放榜”,古有“金榜題名”之說,以現代通訊之發達,已經不用金榜了(完全沒有隱私,難怪會出現範進中舉那種瘋子),那個小小的電子郵件,就可以傳遞全部的悲喜。
愚人節裏說爬藤,兩者雖然風馬牛不相及,但其實又不無相通。
愚人節是人為的狂歡,追究其來曆,比較普遍的說法是起源於1564年的法國的格裏曆(即通用的陽曆)改革,以一月一日為一年的開端,改變了過去以四月一日作為新年開端的曆法。新曆法推行過程中,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種改革,仍然沿襲舊曆,拒絕更新。他們依舊在四月一日這天互贈禮物,組織慶祝新年的活動。主張改革的人對這些守舊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聰明滑稽的人在四月一日這天給頑固派贈送假的禮物,邀請他們參加假的慶祝會,並把這些受愚弄的人稱為“APRIL FOOL”。以後,他們在這天互相愚弄,日久天長便成為法國流行的一種風俗。十八世紀它流傳到英國,後來又被英國早期移民帶到了美國。毋庸置疑,爬藤可能是學生的第一個大的人生目標,但終究也隻是一個人為的目標,不論悲喜,人生在這裏還隻是第一步。
愚人節裏要整蠱人是要有創意的,不論是公司發布的假新聞,還是個人發出的假邀請,要讓人相信是很難的,高人也不能千人一麵,個性和創意才是殺手鐧,同樣,爬藤也要拚創意,講個性,看看幾千份的簡曆,公式如下:數學或是科學大型競賽獲獎,擅長鋼琴或是小提琴,在遊泳或是網球方麵突出,積極參加義工活動,GPA巨高,SAT幾乎滿分。都不用招生官看,我們都知道這個十有八九是個亞裔。如果學校找的是隊員,發現來的都是四分衛,十項全能,學校該怎麽辦呢?當然就是招了最牛的那個四分衛,還有幾個願意改打其他位置(表表忠心,選個不太熱門的專業吧)的高手。
愚人與被愚都是一種過程,都要一個好的心態。如果整蠱人不成,不要氣餒,明年再試,而萬一被娛樂,也就一笑了之,當成是送給他人的節日禮物。同樣,爬藤也不過是一種過程,也要有個好的心態,它就是一個人生的體驗,考察家長和孩子的智慧。如果沒有進到心儀的學校,不用灰心,大學還隻是人生的又一個起點,而如果幸運之神眷顧了你,也要心懷感恩,準備開始一個新的人生體驗。
愚人節是痛快而短暫的,通常玩笑在前一天就準備好,而這天玩笑也隻能開到中午12點之前,這是個約定俗成的嚴格規定,過了鍾點還開玩笑的人會立刻碰釘子,自找沒趣兒,稱為比被他取笑的人還要大的傻瓜。相反,爬藤是痛苦而漫長的過程,從孩子的幼兒時期,家長可能就心有期盼,到小學就已經加足馬力,而中學期間更是要重點突破,而這一切還要和學校風氣,社會壓力,青春期叛逆,甚至是更年期煩躁夾雜在一起,真可謂是每個藤娃的背後都是一部血淚史,如果最後命運還是和你開了一個玩笑,可就是考驗智慧的時候了。
最後把我喜歡的這個quote,送給在愚人節前後滿心歡喜地收到錄取通知或是心情沮喪地受到拒絕信的家長和同學,人生就像是一場電影,把傷心當成一幕戲劇場景,把恐懼當成一次刺激畫麵,把憤怒當成一個動作鏡頭,看看鏡子裏的你,看到的都是喜劇。人生漫漫,祝你們快樂地渡過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