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亞馬遜從紐約皇後區長島市取消
它北美的第二總部投資計劃的消息報道以後,引起了各方的強烈反應,因為前一陣子比較忙,所以沒有時間,把相關的事件和評論整理出來,今天把有關的東西梳理一下,然後希望寫得盡量的客觀中肯,同時不會遺漏太多細節。
有關亞馬遜開始在北美尋找第二個總部的這個過程,大家應該已經比較熟悉,它實際上是從2017年9月開始的,因為它的投資規模和雇員人數都規模巨大,在全北美很多城市產生了巨大的反響,前後有幾十個城市加入了競爭,最後競逐有好幾輪,直到去年11月底,才提出來一個雙城第二總部的方案,就是紐約皇後區長島市和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的crystal city,兩個城市一起分享這個5萬的新工作機會和高達5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
當時很多人都覺得,這個選擇實際上是一個比較令人費解的選擇,但是同時又是合乎情理的選擇。比較令人費解的是,亞馬遜是一個以零售和服務為主的公司,它需要靠近它的廣大市場,東海岸的選擇應該是有道理的,但是從它全球化的腳步來說,它在東海岸的選擇應該是南方,比如像亞特蘭大(擁有北美第一大客流量的機場)這樣的城市可能性會更大,然而最後選擇的確是有點出乎意料,但它同時有它合理的解釋,選擇DC附近是因為它有比較成熟的人才市場,而且靠近美國的政治中心,在弗吉尼亞它還有非常大的數據中心(估計用過AWS的都能知道,ALEXA開發都是要選擇N Virginia Center作為數據中心的)。選擇紐約皇後區長島市(LIC,後麵都會用這個作為簡稱)的一個重要的考量可能是因為紐約本身作為一個金融中心,在融資購並和一些包括法律稅務等高端服務方麵可以提供的超出其他地區的便利性,加上它有非常便捷的物流交通網絡,以及龐大的人才儲備。
從一些後來公布的細節來看,亞馬遜應該還是非常重視LIC的這個選擇,紐約市當時提出了四個不同的選擇方案給亞馬遜,還有州長和市長的全力支持,但是它的協議過程的確暗藏了一些危機的導火索,紐約州長Cuomo和紐約市市長BLASIO為了能順利地和亞馬遜達成協議,的確是在程序上麵繞開了紐約地一些地方政客,這個也客觀上給了紐約州和紐約市的一些地方政客一個絕好的借口。
正如任何大的公共計劃都會不可避免的有支持和反對的聲音,在亞馬遜公布了它的HQ2的計劃之後,紐約市包括紐約州的一些人馬上提出了一係列的有關亞馬遜不適合,或者說亞馬遜需要做出重大讓步或者承諾,才適合進入到紐約市設立第二總部的反對聲音。
我們先來看一下紐約州和紐約市反對亞馬遜計劃的四個急先鋒(後麵簡稱四判官),他們包括,Councilman Jimmy Bramer (JB), Representative Alex Ocasio-Cortez (AOC), Sen Deputy Majority Leader Michael Gianaris(MG), Senate Majority Leader Andrea Stewart-Cousins (ASC)。因為多數讀者對於他們/她們並不熟悉,所以我跳過每個人的具體介紹,而是直接就有關的五個爭議性的議題來具體分析一下雙方的觀點,為了便於具體分析,我們采用辯論常用的方式,把亞馬遜和紐約州州長設為正反,把四判官(代表的部分民意)作為反方,力求客觀公正,用數據而不是情緒來表述。
第一個是有關給亞馬遜的三十億INCENTIVE(包括稅務減免優惠等多項優惠總和)的問題,反方以AOC為代表的反對意見是,給予亞馬遜這個萬億市值的公司30億的incentive,是浪費納稅人的錢,是劫貧濟富的不道德行為,正方
亞馬遜的理由是,從一個巨型的投資計劃來看,亞馬遜準備投資25億美元來建設這個HQ2,然後還會帶來25000個高薪的工作,這樣的計劃對於任何地方都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的,而且它是一個長期性的投資,享受一些優惠政策也是正常的,實際上,紐約提出的這個INCENTIVE方案並不是競選城市裏麵最高的,而且這個
稅務減免優惠的前提
並不是紐約市或者紐約州直接從納稅人的口袋裏麵掏出錢來,而是在亞馬遜進駐後產生了投資和稅收的增加之後才會有減免,也就是說,這筆錢本身不存在於政府的稅收係統中,而是亞馬遜投資後增加的稅收收益中的一部分。正方代表紐約州州長CUOMO就明確指出,這個30億的INCENTIVE會給紐約州和紐約市在未來的25年帶來直接的收益是275億,就是說投資回報率高達1:9,同時創造25000個高薪工作機會(預期最高可達到40000個工作機會),是紐約州有史以來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大型投資計劃。
第二條是有關程序不透明的問題,的確這個決策過程是不太透明的,它是透過一個名為通用開發計劃
General Project Plan (GPP)
的管道通過了亞馬遜總部建設地塊的rezoning(就是把製造業用地改為商業用地),這個就繞過了紐約市的城市用地審核法案(uniform land use review procedure ULURP),比較熟悉這個ULURP法案的人都知道,這個法案已經讓紐約市的很多大型投資規劃,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這個也應該是為什麽代表正反的紐約州州長和紐約市市長會主動繞開這個繁瑣程序的主要原因吧。這個被反方代表JB稱為“three man in a room"的決策過程,的確也會讓很多的政客覺得自己被邊緣化,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應該是有非常大的心理陰影吧。但是用GPP替代ULURP並不是一個非常罕見的做法,很多紐約市的大型建設計劃,包括Javits Center expansion, Atlantic Yards, and Moynihan Station,都是在受到ULURP的長期阻礙(或是預期有重大阻力)之後,改用GPP通過的,一個重要的提示是,GPP本身是包括了環境評估,也會聽取市政規劃和地方代表的意見,不過是後者沒有最後的否決權,可以認為是一個簡化版的ULURP。
第三條是有關對LIC當地市民生活成本的影響,大家可能在很多文章中都看到過一個詞Gentrification,城市發展貴族化,也就是說因為大量高新階層和投機客的到來,把當地的中低收入家庭邊緣化,甚至是排擠出去。本來作為一個國際化的大都會,紐約市曼哈頓區的貴族化過程已經是有長期的曆史,但在紐約市其他的幾個區,包括皇後區和布魯克林,貴族化實際上是一個經曆著比較緩慢的推進過程,但從LIC的角度來說,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加上便利的交通,作為曼哈頓的後花園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曆史,
它的貴族化實際上也已經有一段時間,從整個皇後區的房租來說,LIC應該已經算是最貴的,反方認為亞馬遜的到來會讓這個過程加速,讓當地的多數中低收入居民感覺非常不安,正方認為即便沒有亞馬遜的計劃,這個過程也不會停止,就是說應該利用這個25億投資規模的機會來部分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應該簡單粗暴的把一個這樣的大型開發計劃拒之門外。從亞馬遜的規劃來看,它未來可能的25000在LIC的雇員中,除了相當一部分高科技人員,也會有一部分會是中低收入的輔助性工作,這個肯定會對LIC居民的就業帶來非常正麵的影響。同時,亞馬遜已經同意會設立一個500萬的社區培訓計劃,同時新建一個可以容納600個學生的學校,包括設立科技創新孵化器。
第四點就是對於環境和交通等公共資源帶來的影響,反方認為,亞馬遜的到來會帶來巨大的環境壓力,同時增加交通擁堵,會給LIC以及附近的社區帶來較大的負麵影響。正方亞馬遜認為,因為新增的25000名雇員會對LIC及周邊地區帶來影響,但是它同時會給地方帶來更多的稅收,能夠反哺到地方的基礎建設中去,借此機會改進LIC附近的公共交通和環境。正方紐約州政府也提出了具體的方案,包括亞馬遜會通過PILOT (payment in lieu of taxes) program投入6億到6.5億到改進LIC附近的街道,公園等市政建設中去,以及計劃在LIC新建一個LIRR的火車站來消化可能新增的大量上下班人潮。
最後一條就是第五條,有關亞馬遜對於工會的態度,反方代表把亞馬遜當作一個反工會的典型,認為亞馬遜本身不允許工會的態度,對於工薪階層是非常不公平的,正方亞馬遜認為,它在全球有高達61萬的雇員,其中在美國的大多數雇員(大約40萬)會調高最低工資標準到15美元每小時,而且從它的雇員結構來說,它雇傭了大量高科技人才,提供大量的高科技服務,從高科技公司的競爭和發展角度來說,很少有高科技企業會有工會組織。這裏要提到的一個新聞就是,從去年開始亞馬遜的很多倉儲工人已經開始要求組織工會,這個也得到了很多各地政府的重視。
很多文章把亞馬遜撤銷投資計劃的原因歸結於公平和效率的對決,是巨型公司和升鬥小民的戰鬥,我想我想這裏更加多的是思維模式的對決(發展優先思維還是公平優先思維),還有一個重要的要點沒有提及,就是NIMBY(Not In My Back Yard),意思就是不要在我的社區做任何開發,很多的公共工程建設,和民間投資項目都有遇到或多或少的NIMBY的阻力,從一方麵來說,NIMBY是社區自治和公民權利的最直接表述,另外一個方麵,NIMBY也不可避免地成為一種投資開發項目建設的阻力。但是更為重要的是,它經常會被一些政客利用來以少數民意強奸多數民意,進而達到個人的目的。在亞馬遜的HQ2計劃公布之後,一份由SIENA COLLEGE統計的針對紐約市登記選民的民調結果顯示,對於亞馬遜計劃的支持率是58%,反對是35%,可見,對於紐約四判官代表了多數民意的假設本身是不成立的,比較悲哀的是,這些政客們不是利用好這個機會,做好她們/他們民意代表的本分,充當亞馬遜和公眾溝通的橋梁,提出合理的建議和解決方案,而是趁機煽風點火,甚至誇大其詞強奸民意,引導並激化公眾和亞馬遜的矛盾,隻能體現出她們/他們自身的狹隘和認知局限性,以及隱藏在她們/他們偽善麵具下的不可見人的個人目的。
因為少數人的聲音加上少數政客的個人目的,把一個本來可以推動紐約市從金融業一枝獨秀到高科技和金融業雙翼齊飛轉型,從曼哈頓經濟一區獨大到紐約市五大區均衡發展的絕好機會扼殺在搖籃之中,同時這個事件對於其它準備加大對於紐約市投資的高科技企業,傳遞出一個極為負麵的信號,可以說是幾粒老鼠屎,壞了紐約市的轉型發展大計,可悲可歎。
為什麽要寫作?
寫作於我,就是在這個喧囂塵世中平凡的我自然的宣泄,就是在浩瀚時空中渺小的我永久的記錄,就是我留給這個美麗世界的驚鴻一瞥,真實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