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是歌手》第三季在掌聲和罵聲中落幕,而《中國好聲音》第四季又粉墨登場了,我們的生活中似乎永遠不缺乏歌聲,但我們是有國際視野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世界上連續運營時間最長的電視節目之一,也有可能是大規模歌手比賽節目的鼻祖。
歐洲歌唱大賽(The Eurovision Song Contest 法語:Concours Eurovision de la chanson),通常被簡稱為ESC,Eurovision,或EuroSong,是自1956年以來,歐洲廣播聯盟(EBU)的成員國之間每年舉辦一次的歌唱比賽。
自從1956年以來,大賽每年舉辦一次,是世界上連續運營時間最長的電視節目之一。它也是世界上收視率最高的非體育賽事之一,近年來,觀賞的觀眾人數在1億到6億之間。歐洲歌唱大賽也在亞非拉美的二十幾個國家播出,2000年以來,大賽也通過互聯網,在Eurovision的網站上播放。
贏得歐洲歌唱大賽得到的不止是專業上的肯定,還有巨大的商業機會,通常都是歌手職業生涯的頂級認證。有多位國際頂級歌手的國際知名度都是和參加Eurovision有關的,他們包括:意大利的多梅尼科·莫杜尼奧(Domenico Modugno),以一首“在天空中,塗成藍色”,俗稱“的Volare” )而奪得1958年度的第三名; 蜚聲世界的ABBA,代表瑞典於1974年以“滑鐵盧”(WATERLOO)奪得冠軍;席琳·迪翁(CELINE DION),代表瑞士於1988年以一首法語歌曲“不要獨自離開我”("Ne partez pas sans moi")奪得第一; 西班牙國際巨星胡裏奧·伊格萊西亞斯(Julio Iglesias),全球唱片銷量超過300萬張;Bucks Fizz,代表英國在1981年以一首“Making your mind up”登頂。2014年的比賽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來自奧地利的孔奇塔·武斯特(Conchita Wurst),憑著“像鳳凰一樣飛”(Rise like a Phoenix) 而摘下桂冠。
比賽的基本規則如下:各成員國各自提交一首歌曲,在歐洲廣播聯盟(EBU)的成員電視台和電台播放,然後各國為其他國家的歌曲投票(不能投本國),根據總分來確定最流行的歌曲,基本上是一國一票,不分大小。獲獎的創作者(不一定是歌手)會贏得獎杯,而當年贏得冠軍的所在國通常都會被邀請舉辦下一年度的頒獎聖典。通常主辦國都會利用這個機會大力宣傳一番,以吸引國際遊客。頒獎禮也會邀請一些嘉賓表演,比如大河之舞(RIVERDANCE)的第一個國際演出就是在Eurovision的頒獎聖典上的表演。
Eurovision的參賽國基本上是歐洲廣播聯盟(EBU)的成員國,但也經常邀請一些周邊或是有影響的國家,曆史上邀請過摩洛哥等國,今年是EUROVISION的六十周年大慶,邀請了澳大利亞參加。每年的EUROVISION也會有自己的口號,今年在瑞士維也納舉辦的六十周年慶口號就是“BUILDING BRIDGES"。
有興趣的話可以從YOUTUBE上查找並觀看曆年的比賽。
(有關EUROVISION的介紹並非原創,總結自網絡資料,歡迎拍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