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節選3 餓死糧庫旁
由於反右傾,幹部們都不敢說真話。信陽專署機關黨委書記李文耀,其妻姓文,回老家看到煮人肉吃,她沒有吃,帶給孩子吃。李文耀的父親餓得走不動了餓死在街頭。但李文耀還是說形勢大好,還積極批判張樹藩、餘德鴻。餘德鴻說:“你老婆吃過人肉,你爹餓死了,你還批我,你有人性沒有?”
信陽地委副書記王達夫分管反右傾運動,態度很堅決,整人很厲害。他是新蔡縣人,新蔡餓死人不少,他家不少親戚到他家,他是知道真實情況的,但他反右傾越反越有勁。信陽事件以後他還是當地委副書記。餘德鴻等到省委告他,說他在信陽事件中有責任,省委才給他記過處分並調動工作。
就在信陽大量餓死人、人相食普遍發生的時候,《河南日報》還宣傳形勢一派大好,連續發表七篇“向共產主義進軍”的文章。
餘鴻德說:當年信陽庫裏有糧10 億多斤,當年產量29 多億斤,共40 億斤。守著這麽多糧食還餓死人,真不應該。如果開倉放糧,就不會餓死人。後來還是信陽自己庫裏的糧食解決的,沒有從外麵調糧食。饑民看著糧庫裏有糧,也沒有人想到搶糧食。有的農民坐在旁邊等著政府開倉放糧,他們坐在糧庫旁邊喊:“共產黨,毛主席,救救我們!”有人就餓死在糧庫旁邊。
(楊繼繩《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第一章 《禍起中原》第一節《信陽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