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與全球化的到來,使中西文化的衝突與融合日益廣泛而深入。兩種文化巨大而微妙的差異,在今日猶為顯著。近年來無論是學院式的研究還是個人的切身感受,已是繁茂蕪雜,充斥媒體。吾試以幾個簡單的比喻,形象地勾勒出中美文化差異的輪廓。誠然,任何比喻必不能周全,似於此則非於彼,讀者或可以抬杠無止。若要深刻全麵地認識中西文化的差異,必要以哲學與科學的方法,於此吾當有另文別論。
比喻之一:淡水魚與海水魚。國人常把西方文化比喻為海洋文明,或有一定的道理。海洋有潮漲潮落,魚類繁多,弱肉強食。但因為資源豐富,空間巨大,所以魚類的生存在於遵循海洋的流動與潮汐規律,其避險和覓食是通過極度的自由和探索未知的領域,從而不難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存資源和空間。競爭是海洋文明的主調。而中國人的生存壞境類似於江河湖泊之淡水。相對於海洋而言,淡水環境資源少,物種也少,但水流穩定,物種之間雖有競爭,但以和諧為主。淡水魚一旦遊入大海,其掙紮可想而知。
比喻之二:散沙與散石。曾有人說:“中國人是一盤散沙。”吾以為大謬不然。恰恰相反,西方的個人主義文化使其更像散沙。但西方的一神論宗教和完善的法律可以把一堆散沙凝結成堅強的水泥塊。而中國人的一個集體,如家庭、同事、同學、朋友等有很高的同一性與緊密性,不同的集體如一堆堆散石。如果沒有適當的黏合劑,這些散石頭可能產生巨大的碰撞,形成所謂的窩裏鬥。如果碰上“聖人之治”的時代,這些散石頭合在一起,就如加了鵝卵石的水泥,比純沙構成的水泥具有更高的強度。
比喻之三:色拉與火鍋。西人的色拉,是把各種蔬菜甚至水果,加上簡單的色拉料混在一起,涼拌生吃,似乎並不在乎口感的和諧。各種菜料在口感上仍然是各歸各。這有點像美國的移民文化。美國雖然大量容納世界各地的移民,但各民族文化之間並不互相融合,而是如色拉一樣,在遵守美國法律的前提下保持各自相對的獨立。相對而言,中國人的火鍋首先是熱吃,並有基本的底料,所燙的菜料雖各有其本味,但已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且基本上火鍋的底料之味已融入其中。試看外族征服中國的曆史,便知一二。
比喻之四:農夫與獵人。中國有較早而成熟的農耕文明。農夫因為靠天吃飯,必多體察大自然,故崇尚天人合一。同時農業需要更多的集體協作,故形成緊密的集體主義文化。一旦五穀豐登、無安全之憂之後,農人便有更多的時間享受生活,創作藝術。而西人以牧獵文化為主,如《聖經》中的耶和華看不上該隱的穀物而選了亞伯的羊肉。獵人以殺戮動物為生,食物常無保障,故注重領地,崇尚武器,與其他獵人的關係永遠處於小心謹慎之中。而且因為手中武器的強大和捕獵的生活方式,難免會將平和而富裕的農人視為掠奪的對象。
比喻之五:國畫與油畫。這不僅是比喻,更是中西文化在藝術上的表現。國畫是以墨色濃淡的無窮層次來表達所有的顏色,其精髓是寫意,寫意就是忽略細節,注重意境,把握整體。此與中醫類似。雖然,國畫有注重細節的工筆一派,西洋畫也有抽象一流。但國畫的注重細節,在追求真實性如比例、透視、明暗上,畢竟遜於西洋油畫。有些西洋油畫足可以與照片亂真。而西洋的所謂抽象派如畢加索,不過是對實體扭曲和誇張,有令人驚訝之效。較之中國的寫意韻味,其美感與情操差之遠矣。
若退/2013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