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聞遐邇的室內樂 -- 舒伯特鋼琴弦樂五重奏《鱒魚》
1819年夏,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Franz Peter Schubert,1797 - 1828)應朋友之邀,前往阿爾卑斯山度假。在那裏,作曲家沉湎於大自然,激發了創作靈感,創作了A大調鋼琴弦樂五重奏《鱒魚》(Piano Quintet in A Major, D667)。由於樂曲的第四樂章基本上是舒伯特的舊作,歌曲“鱒魚”(die Forelle Op 32, D550)的變奏,故整個樂曲被名為《鱒魚》。這可能是世上唯一一首冩魚的樂曲。曲子完成之後被擱置了整整10年,直到作曲家辭世後的第二年(1829)才得以出版。
說起鋼琴弦樂五重奏,人們一般會想到其演奏形式是鋼琴加弦樂四重奏,即鋼琴,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架大提琴合在一起演奏,舒伯特的《鱒魚》五重奏則不同,它在弦樂中減去一把小提琴,加了一架低音提琴(double bass),以適當加強低音部的力量。
這首雅致,美麗的室內樂作品,以優美,恬靜,舒緩的樂句,從不同的角度描冩了魚兒在水中無憂無慮,歡快自在的情景,還描述了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地區的錦繡風光:清新的空氣,璨斕的陽光,愜意涼爽的微風,以及起伏的山巒,綠草如茵的山坡,墨綠色的茂密森林,歡快流淌著的小溪,突然從草叢直竄雲宵的小鳥。。。聼著美妙的樂曲,眼前會浮現出阿爾卑斯山的夏日風光,栩栩如生。
在第三樂章中,低音提琴演奏出渾厚,沉重的第三變奏,象征著前來張網捕魚的漁夫的腳步, 而第四變奏更顯得強烈,使人感到鱒魚在網內痛苦掙紮。不一會兒,音樂又回到了平靜和舒緩,使人為環境又恢複平靜而感到欣慰。這些,反映出作曲家同情愛護弱小,反對強敵的人文主義精神。
樂曲共有五個樂章,它們分別是:第一樂章Allegro vivace(活潑的快板),第二樂章 Andante(行板),第三樂章 Scherzo:Presto(急速的諧謔曲),第四樂章 Andantino – Allegretto(小行板 – 小快板), 以及第五樂章 Allegro giust(適當的快板)
本人十分喜歓這首名聞遐邇的舒伯特室內樂作品,這一二十年來,餘靜靜獨自或輿家人朋友欣賞無數次。希望各位喜歡。
下麵是該室內樂的第三,四兩個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