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34)
2014 (240)
2015 (130)
2016 (71)
從小我們就為一個大中國而驕傲,這些年才明白,國家大小跟驕傲感沒什麽關係,難道歐洲人就不為自己的國家驕傲麽?過分強調驕傲應該是自卑的表現。
世界曆史上中國是形成了那麽幅員遼闊的大一統最早的國家,這很不容易,歐洲搞歐盟到現在幾十年了,還是沒達到目標。
周朝時中原就形成了完整的國家,采取分封製,下屬幾百個小諸侯國。想想這分封製跟聯邦製有點像,中央不管地方的事情,區別是諸侯國的頭老百姓說了不算。
到了春秋戰國,幾百個國家打了幾百年,也是中國曆史上唯一段思想高度發展的階段,後來秦始皇統一了七國,百家爭嗎也就戛然而止,再也沒有出現過。
大一統的必然性也許可以用以下幾點原因來解釋一下:
內在文化原因,農業文明從一誕生就顯示出其早熟、老態的特征(這個以後再說),周成王建立的“製禮作樂”建立了基本的該文明政治製度,其基本含義是:尊尊而親親,意思就是尊重有爵位的和親近有血緣關係的人。
這個提法確立了中國幾千年的尊卑次序和血緣文化,所以平等的思想很難建立起來,國人到現在還是更相信有血緣關係的人。幾百個諸侯國在這個觀念下熏陶了幾百年,在文化的傳統上並沒有本質區別,然後開始打架。
外部原因:1)中原可耕地麵積小,現在也隻有10.4%,幾千年前肯定比這更少。農業文明帶來的直接效益是土地的效率增加。一畝地用來種莊稼和用來種草,牛羊吃草再變成肉的效率大了2百多倍。
遊牧民族盡管有廣袤的草原,但人口數量一直不多,肉不夠吃啊!
有了糧食,加上中原的日照特別有利於繁衍,所以很快人口暴增。中原卻是災害頻繁,氣候全年旱,雨大部分集中在6-8月份下。旱災,水災,蟲災導致經常有饑荒爆發。
春秋戰國時,哪怕是敵對國,也會經常發生互借糧食的事情。秦國和晉國就因為以前秦國借給晉國糧食,而後來秦國有災時晉國不借糧食的事情大打出手。
吃飽肚子的事情困擾了國人幾千年,先人們的全部智慧都用在解決人際關係上了,沒有精力去考慮科學這無用之學。
2)黃河凶險
黃土高原是世界上土層最厚的地方,能有上千米,世界平均土壤厚度是0.5米。形成原因這就不說了,可以看成是上天的恩賜吧。雨水把大量細膩的黃土衝入黃河,使得其泥沙含量極大,水土流失千萬年前就有了。
到了河南的黃河中遊時水勢變緩,泥沙沉積。二千年來大改道(築堤)6次,小改道不計其數。要是不築堤的話,幾年就改一次道,所以中原叫黃河衝擊平原。
細膩鬆軟的黃土使得農業耕作極為便利,這也是中原農業文明發展早和迅速的原因,黃河也因此被稱為母親河。
水患曆來都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尤其是對常駐的農民們,治理黃河不是一個小國能承受得了的。
3)北方遊牧民族的衝擊
北方遊牧民族的掠奪和侵略一直是令中原人頭疼的問題,秦始皇隻是把幾個國家的長城連接起來。宋朝和明朝沒頂住,所以滅國了。國土麵積大和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文化沒有被覆滅,說起來遊牧文明比起農業文明來還落後些。
小國很難抵擋這種入侵,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們一路西征打到歐洲,滅亡了40多個國家,征服了720多個民族就是個例子。
再加上中國及其封閉的地理環境,盡管近兩千年來分分合合的,但大一統的時候還是多些。
大一統的好壞眾說紛紜,但在客觀上限製了思想和文明的進程,使得中國在近千年來對世界文明和科學的發展幾無貢獻卻是事實。
歐洲各國還是有各自的語言的。
科學的沒有進步,和中國過早進入官本位有關。 手藝人創作人都是玩意兒,上不了台麵,都是下九流,入流的人都去科舉,紙上談兵去了。 沒有文化上科學上進步的動力。
目前美國是進入了錢本位,大家都去華爾街,所以沒有人有動力進入製造業。 所以也沒有實業的基礎。
我說,如果搞不好是因為太大了,那把中國分成幾個國家吧。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都是小國家啊。
哎呀呀,那千萬不能。中國不能分裂。中國必須統一。台灣必須解放。
這,就是大部分國人的邏輯思維。
黃河改道和 統一到長江流域,難到黃河改道一種影響到一直到整個南方。中國的大一統和 黃河改道的關係還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