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LD淘了一副不大的老畫回來,畫尺寸是23X29厘米,畫框很老,背麵還有原來做框店家的信息,居然就是我們牛城做的。小釘是方頭釘,此類釘一般在1830-1890年間使用。
畫麵應該是一個蒙古王爺和小廝,人物的顏色保存得很好,重要的是極富立體感。咋一看以為是刺繡,但又沒有針腳的痕跡。
畫正麵
局部
背麵
研究了一下,這種畫叫“通草畫”,是一種畫在“通草紙”上的畫。“通草紙”是五加科脫通木生長三年的莖稈髓心部分切割出來類似紙張的片狀物,製作方法有點類似現在家具表麵常用的Verneer。隻不過是手工製作,且麵積不大,一般在30平方厘米左右,厚度小於一毫米。通草紙到十九世紀一直被西方人認為是“米紙”。
此類木頭產於中國的華南和台灣,是製作宣紙的材料。
這種紙易折,易碎,但在上麵作畫最大的特點是顏料可以滲入到木材內部,從而產生很強烈的立體感。
放大鏡下的通草紙表麵,可見纖維狀木紋結構
最早發現的通草畫是1825年的,該工藝誕生在廣州。由於色彩和立體效果,正是歐洲人熟悉的立體效果,也可以讓中國畫師將中西技法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創造出獨一無二的繪畫門類。
這種畫很受歐洲人喜愛,當時廣州十三行承接大量的外貿業務,據說高峰期有2-3千名畫師在繪製此類畫,顏料主要采用法國進口的。該類畫全部用於出口,國內基本沒有保存。
通草畫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從黎民百姓到皇家,各行各業,各種活動,可以說是不標注文字的說明,也是外國人了解中國的窗口,被譽為了解中國的明信片。說是明信片,也許是絕大多數畫的尺寸都是明信片的大小。
通草畫興旺了幾十年,隨著照相技術的發明和普及以及自身易碎不好保存等特點而逐漸消亡。國內對此類畫一直沒有研究和收藏,直到2001年9月家住英國的伊凡·威廉斯一次性地向廣州市政府捐贈了70餘副通草片水彩畫,他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研究和收藏通草畫。廣州博物館為此特意辦了個展覽,並出版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國情調—伊凡·威廉斯捐贈捐贈十九世紀廣州外銷通草紙水彩畫》的精美專書,這也是該品第一次在普通觀眾眼前出現。
通草畫現大多收藏於國外各大博物館內,國內博物館沒有收藏,現在這個技藝也基本消失了。說不上能值多少錢,但它見證了那段時間的一種記憶和文化。
來看看別的通草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