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廠的大名倒是很早就聽說過,後來又在電視劇裏上演了很多故事,印象尤其深刻,隻是以前掛著個很高的學位,但對老祖宗的東西沒多大興趣,屬於沒文化那一夥的。這幾年LD開始收集些貌似古董的東東,才開始對這些有了點興趣。
但對中國曆史文物的喜愛,大概也就到我們這一輩了吧,在海外長大的孩子們很難對這些有多大的興趣,或許年齡不到吧。就我們這代人來說,喜歡的收藏點的人,大概百分之一都不到。
但古董收藏熱前些年確實很火,原因很多,人都說盛世收藏,或許人們是真有些錢了吧,但絕不是辛辛苦苦幹活賣命的人,在這點上,或許哪兒都一樣。
扯遠了,琉璃廠位於北京和平門外,北京一條著名的文化街,起源於清代,當時來京趕考的舉人們大多集中在這一代,因此出售書籍和筆墨紙硯的店鋪較多,形成較濃的文化氛圍,久而久之,經營古玩的店也多了起來。它全長約八百米,實際上從遼代起就有了,叫“海王村”,元朝開始在此設立官窯,燒製琉璃瓦。明嘉靖將廠遷出城外,但地名卻保留了下來。
一日北京微雨,正是逛街的好時候,比烈日炎炎強。兒子們不愛逛老店,於是他們自己在西單逛商場,我們奔琉璃廠。
一個天橋將琉璃廠分為兩半,一邊主要賣文房字畫,另一邊是古董店。對字畫不太懂,我們就去了古董街。
大名鼎鼎的榮寶齋
街頭的牌樓
廊橋上
廊橋記
街上行人寥寥,正和我們的心意,雨中的空氣也清新了許多。靠近大道旁的幾家店較大,拍了幾張照片。
古董街景
汲古閣
廣彩瓶,晚清的吧,2萬
豆青釉大嫁妝瓶,晚清,4萬五,嗬嗬,我家也有幾個
珊瑚擺件,48萬
一套老紅木桌椅 10萬
嗬嗬,這些跟古董沒啥關係
一家小店
這家小店裏擺了各種小東西,都不標價,店主一副沒精打采的樣子,跟他聊了幾句,他說現在生意難做,尤其是開始反腐後。都不標價,也賴得挨個問,見著一個民國的景泰藍小瓶,四寸高,要一千六。哈哈,在這兒買,30刀都嫌貴。
好幾家大些的店居然鎖門,一看已到中午,說是中午休息,看來國營店譜就是不一樣,出來這麽多年,對中午休息還真是不太習慣了。其實來就是逛逛,沒真想買什麽東西,也沒見著太好的,或許都藏著呢?
看來還是在北美淘些吧,淘著了算,淘不著拉倒,就是個樂子。在北京還真看到不少回流的東西,看來有商機就有人做啊,算了,又沒搶上槽子,還是該幹嘛幹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