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京,總得帶孩子們去看看有點文化特色的東西。長城,頤和園,故宮等老幾樣以前看過,就沒必要再去了,況且那兒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有些無趣,可又上哪兒去找清靜的地方呢?
一日,上午我和LD去逛琉璃廠,老大帶著老二在西單商場裏溜達。中午會合後,直奔傳說中的南鑼鼓巷胡同。以前也沒注意過它,正好一朋友在微信上曬那兒的情況,很滿意的樣子,於是帶兒子們去逛逛北京的老胡同。
天還是一如既往的熱,上了三十度就有些受不了,七月中尋還沒到桑拿天就這樣,要是到了八月份該如何?真想象不出來以前那些年在北京是怎麽過的。記得九十年代初時,幾天去澡堂洗一次,有時隔兩三天自己洗頭時,水那個黑啊,那時鼻子大概都不太好使。
和門庭冷落的琉璃廠相比,鑼鼓巷真正體現了中國特色,人潮如流,在人群中擠著,行動緩慢。雖沒到人貼人的程度,但也很能感覺到熱度。。
南鑼鼓巷
據說它已有七百多年的曆史,始建於元代。吳三桂,陳圓圓,蔣介石等曾居於此,近年成為新興的酒巴街,全長八百米,南北走向,東西各和八條胡同相交。
路邊的小店和街上的人
路邊小店五花八門,以吃的為多,想來看建築大多會失望。新裝修的門臉和牆也隻有形似,已失去了古樸的神韻。看到一個賣景泰藍的店,進去欣賞了一下,看看新貨。照了一張照片,店主就不讓照了,這是為什麽呢?!
新景泰藍花瓶, 5800
無意在人群中擠香油,全家拐入一個胡同。胡同裏人少,想進院內看卻是沒門,看到這個新舊結合的車庫門。
胡同裏的車庫門
終於看到了影壁牆,這家官大
走來走去,看到一個普洱茶館,進到院內,真好沒什麽人。於是坐下來,喝喝茶,來點點心,再看看改裝的四合院。
很清靜,棚頂裝了玻璃,不怕下雨
擺了些茶壺銷售
院子不大,看門應該以前檔次不高。但坐在裏麵,消去了人群的擁擠,靜靜的歇會兒,還是不錯的。價錢也便宜,100元包茶再加些小點心。
出來再轉,想看的看不見,在大街上看到一很大的四合院,變成某機關。想進去看看,看門老頭不讓,隻好做罷。
晚上找家看起來地道的本地飯店,來點爆肚,炸醬麵一類老食品,不太敢恭維,上哪吃地道的呢?或許現在吃什麽都不是以前的味道了。。
這麽多人跑來幹啥呢?也許大多像我們這樣,慕名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