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Yuan

記錄生活點滴,分享旅途快樂
個人資料
正文

春遊法國 - 世遺古鎮阿爾勒的守護者節

(2025-05-25 08:56:34) 下一個

旅遊度假時偶爾會遇到些意外的驚喜,因為功課沒做到,完全出乎預料,有中了彩票般的喜悅。我們這次法國三周春遊最大的意外驚喜是在阿爾勒趕上了一年一度的“守護者節”。我們下了火車,走進老城,好像時光倒流,滿街穿古裝的民眾,老老少少,身著優雅隆起的長裙, 大方的披肩,高高的頭飾的女士,紳士的高帽,領結,彬彬有禮。連小孩車也是老古董。更有幾十上百的白色駿馬糾集在古羅馬的競技場外。我們真的被驚豔到了,一下子搞不清楚是怎麽回事。

原來每年五月1日,法國南部城市阿爾勒都會舉辦熱鬧的“守護者節”,以紀念備受尊崇的騎士守護神聖喬治。這一節日吸引了來自風景如畫的卡馬格地區的眾多民眾,他們渴望與身著優雅傳統服飾的阿爾勒女性一同參加遊行,穿過城市街道。阿爾勒女性如同法國文化中的牛仔,自豪地展示著她們的傳統。

 

獨特的阿爾勒女性服飾起源於18世紀中葉,象征著阿爾勒女性對獨立的大膽主張。為了與法國其他地區的女性區別開來,她們采用了一種受當時巴黎時尚潮流啟發的風格。令人矚目的是,這種服飾至今仍是阿爾勒獨特文化身份的驕傲象征。 在節日的歡慶中,騎手和阿爾女士聚集在曆史悠久的羅馬圓形劇場(也是競技場),觀看盛大的演出,並通過展示馬術技巧和傳統表演來豐富慶祝活動。

最小的騎手兄妹兩,圖左邊是他們的父母。

 

男騎手的威武。他們下午3點多要在競技場裏表演馬術。我們後來有點累,沒有去看演出,票價才10歐,非常親民。看到這些清一色溫順的白馬,聯想到西班牙會跳舞的安達盧西亞白馬, 不知道它們是不是同種或者同源的馬?,

騎手和他們的坐騎都耐心等待教堂裏彌撒結束,牧師來為他們祝福(blessing)。

競技場外廣場的對麵就是聖母教堂,彌撒正在進行時,這些女士們的頭飾是19世紀的傳統頭飾,第一次見到,

遊行隊伍準備好了,有樂隊開路。

 

好喜歡三個領隊的小女孩裏左邊的小女孩,服飾,手套, 小帽及小手袋襯托出一個可愛的古典女性雛形。

久違的小陽傘。

下午3點多要在這個羅馬競技場/露天劇場裏表演馬術。

來Arles 阿爾勒的初衷一方麵是參觀世遺羅馬古跡。在公元46年阿爾勒在羅馬帝國凱撒大帝統治下成為退休軍人定居城市,被譽位 “ 高盧人的小羅馬 ”,繼而在基督教發展初期成為重要的宗教中心。730年穆斯林入侵,10世紀成為勃垠第都城,14世紀為法王查理六世所得。我們由於u時間和精力有限,也沒有去尋尋覓覓其他羅馬遺址了。反正最後一天會在尼姆,那裏的古羅馬遺跡應該不會比阿爾勒差。老實說,意大利希臘去過,其他地方的遺跡都有點看不上。

 

我們也去追蹤了梵高的足跡。1888年2月21日到1889年5月3日,梵高居住於此地。為了尋找南方之光,這位荷蘭畫家在這裏創作出200多幅畫作,100幅素描和水彩畫,並寫了大概200封信。阿爾勒的這一時期經常被稱為他的頂峰期,梵高十年藝術活動的最大成就。可惜梵高foundation因為節日關門。

下圖是梵高在阿爾勒住過的精神病院L'espace Van Gogh。後來聽說梵高在另一個小鎮Saint-Rémy-de-Provence(從阿維尼翁有大巴)南邊的精神病院Monastery Saint-Paul de Mausole也住過一年,畫了140+畫作。

 

梵高咖啡館, 外麵沒放桌椅,顯然不開門。

他常去的小公園。Tourist Office就在街對麵。

阿爾勒共和廣場上的示威遊行。市政府可以進去。

因為是節日所有的博物館都關門,包括梵高foundation。從TI拿的地圖上看到下麵這個現代藝術博物館Luma Arles有點博眼球,雖然不開門,還是走過去一睹芳容。

休息區有一個咖啡館。

室外的藝術品,晨霧下的蓮花池?

回美國兩個多星期了,時不時回放法國行的人文趣事,阿爾勒的一天還曆曆在目,回味無窮。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