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美食家的天堂。花幾刀、幾十刀或是幾百刀,在弄堂小店、在社區食堂、在購物中心、或是在米其林餐館內,都能享受美食。據我們的短期經驗,在米其林餐館內一個菜的價格,可在一般餐館吃一頓;一般餐館一個菜,可在社區食堂吃一頓;社區食堂一個菜,可在弄堂小店吃一頓。 但隻要選對地方,在哪吃都能讓味蕾得到充分享受。
“四大金剛”
無論離開上海有多久,LD記憶深處,總藏著一股味道,那是早晨巷口升騰的煙火氣,是童年裏最難忘的早餐 –大餅 油條 豆漿 粢飯團。 因此每次回上海,最初幾天都不預訂旅館早餐。
到上海的次日,因時差早早醒來,LD查著手機興奮地說,附近有家小店4:30 AM開門,應該有想吃的早餐。
穿街串巷來到寧波路小菜場附近,晨曦初照,早點店最先蘇醒。找到了!“主營:大餅 油條 豆漿 粢飯團... 四大金剛弄堂味道”。 熱氣騰騰的大桶裝著現磨的豆漿;油條在咕嘟的大油鍋裏翻滾鼓脹變成金黃;鐵桶“烤箱”壁上,貼著一圈圈甜、鹹大餅,一切仿佛從舊時光中走出。
買了四大金剛,買了隔壁兩家店現包現煎的鍋貼和韭菜餅。不能堂吃,急回旅館品嚐。油條,外酥內韌;粢飯團,軟糯有嚼勁;鍋貼,一咬一包湯;韭菜餅,香氣四溢。 味覺和記憶在瞬間交融。
社區食堂
被譽為上海最美的梧桐院社區食堂,坐落於衡複風貌區。 與武康大樓同門,1930 年代由著名匈牙利建築師鄔達克設計。近年上海修複了許多老洋房,有的成了名人紀念館、有的成了主題博物館;唯獨66梧桐院成為社區食堂。憑借老上海洋房風情和實惠美食,吸引了大批居民、白領和年輕人打卡。
懷著獵奇心理,特意去了這個美味與美感兼具的範本社區食堂。
地鐵1號線衡山路站下車最近。不想在人民公園轉車在地下走一站路,乘地鐵2號線直達上海圖書館,穿過上海圖書館,走過美國領事館,再往前約一站路就到了。
夕陽西下前,金色的陽光灑在紅磚洋房上,與梧桐樹的綠葉相映交輝,襯出濃鬱的老上海美感。 穿過小院,麵對的便是梧桐院•鄰裏匯社區食堂。裏麵不算太大,牆上掛滿了錦旗。有約20幾人在吃飯,也有買了放保溫盒帶走的。窗口有幾十道菜,傳統本幫菜、紅燒、小炒、清蒸等。 葷素搭配,價位低廉。持老人卡可享受折扣優惠。 和LD分別點了自己的最愛,香菇青菜,豆角炒肉,東坡肉,清蒸鹹菜黃魚。新鮮上市的豆角,鹹甜適中的東坡肉,剛出蒸鍋的鮮嫩黃魚,個個美味,4個菜共61.5元人民幣。“太廉價了,不虧本嗎”? 食堂有政府補貼,親友說。
購物中心內的餐館
逛過幾個購物中心,裏麵的餐館比商品店還多。 就餐環境好,可挑選的菜係品種多,可能因競爭,價格並不比路旁小餐館高。
我們去一家購物中心的同一餐館吃了三次,把他家的蟹粉係列嚐了個遍。蟹粉湯年糕,蟹粉小餛飩,蟹粉大餛飩,尤其是招牌小籠 - 蟹膏小籠是我們吃過最好吃的。不僅因為餛飩小籠現包現煮/蒸,關鍵是蟹粉的含量很高。
太好吃,未留一張照,貼張去頭的菜單,以避廣告之嫌。
去同一購物中心的另家餐廳,點了招牌菜 - 青椒炒(黑毛豬)肉片。上菜時,服務生站一旁念念有詞:“第一,第一,xxx店,全國小炒第一”,好有儀式感:)。 我們最早進,聽到後麵此起彼伏的“全國小炒第一”,和LD對視會意一笑。 LD說,“你炒的不比他們的差”。我同意,以後吃時要敲盤說“幑寧小炒第一”:),隻是豬肉沒他們的好吃。
每桌有自己的電飯煲,米飯是此行中最好吃的,讓LD回憶起日本的米飯。
創意菜餐廳
源於2014年,融合江浙菜與東南亞風味的創意菜餐廳,目前已擴展至全國16個城市,在上海開設了多家分店。
餐廳設計具有獨特的未來感空間,銀色、鏡麵、神秘隧道、飛碟包廂、太空艙式座位等高科技感裝飾,仿佛是科幻片現場。拍照打卡的人不少,同學一早去拿號排隊,我們到時剛好叫號入內。
菜的擺放很有創意,猜猜“煤球”和“名著”內裝的什麽菜。
打開看看:
“煤球”裏麵是鵪鶉,香又脆
翻開“名著”,裏麵是排骨,還要經曆名烈火考驗幾分鍾:)
黑鬆露珍珠小籠包
工作人員現場製作海鮮泡飯
清蒸鰻魚
菜顏值高、擺盤精致
做成實物外貌的別致點心
點了套餐,幾個菜味道都很好。我最愛香脆的鵪鶉,毫無腥味的清蒸鰻魚和現做的海鮮泡飯。
米其林私藏菜
餐館建於1856年,位於靜安寺附近,以精致考究的裝修和傳統地道的菜式而著稱。
餐廳在三樓。老式家具、老上海照片、留聲機、格子窗等元素交織出民國時期的老上海氛圍,讓人仿佛置身張愛玲筆下的華麗年代。
就餐需要提前預訂,不像購物中心內的餐廳,顧客幾乎全是當地居民,進去時餐廳已客滿。
套餐有2人、6人、8人...份的,預訂好的套餐,上菜很快。 無4人套餐,4人吃6人份的,剩了不少打包帶走。
冷盤
花功夫的皇後蟹
極嫩的清蒸魚
皇家烤鴨,薄餅旁是快光盤的招牌菜牛仔骨
全素的春卷味道極鮮美,服務生說餡加了“佛跳牆”的湯汁。左下角是忘拍的炒時蔬。
酒釀糯米湯團
上海的美食,是這座城市的性格寫照:不張揚,不粗獷,卻精致而豐盈。它在光陰中緩緩熬煮,在煙火中悄然生香。從弄堂口的早點攤,到社區食堂的熱飯香,再到先鋒創意和高端餐廳,街頭煙火與城市盛宴,是這座城市味覺版圖上的南北兩極,彼此成全。
謝謝瀏覽!
四大金剛描述中,那個貼大餅的爐子,真的是踏破鐵鞋無覓處的老古董啊!徽寧夫婦覓兒時記憶的誠心這裏可見一斑。大餅油條店承載著多少人兒時的記憶!。。。
謝謝徽寧精美大帖分享!期待徽寧更多的精彩!
謝謝大俠好文分享!我第一次知道五支筆的典故,難忘的曆史,珍貴的史料! 讚大俠!祝周中愉快!
住在那個社區食堂附近,會把那當家庭食堂:)。祝周中愉快!
最後這個米其林餐廳的皇後蟹要多少錢啊?11月回國,不知會不會在上海待幾天:)多謝寧寧!
哇塞,這篇看得我口水滴答,幑寧太厲害了,弄堂小店、在社區食堂、在購物中心、或是在米其林餐館內一網打盡,一應俱全,我這個帖要收藏,回去跟著幑寧走一遍!“四大金剛”我也喜歡,可是有時候一下子還不好找呢。我們一般都是早晨酒店吃,下次要先打探一下附近的小店。
讚美食大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