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州首府奧爾巴尼遊記
第一章
在我以往的印象中,一個國家的首都,一個州的首府自然是地盤最大,人口最多,最富裕的地方。
如中國的首都北京, 上海市省會上海, 浙江的省會杭州, 廣東的省會廣州等等。無一不是該區域內最富有和強大的地方。就連西部地方, 成都也是四川最繁華的地方, 西安自然是陝西最富有的地方。
大就是美。高就是強。富就是好。我以往一直都這樣認為。
可是一到了北美, 這個固有觀念便被擊得粉碎。
比如說加拿大的首都並不是那最繁華的大城市多倫多, 而是人口不足100萬的小城市渥太華。
密西根州的首府不是底特律,而是名不經傳的蘭辛。
讓我大跌眼睛的是紐約州的首府也不是”如果你愛一個人,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裏是天堂,如果你恨一個人,那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裏是地獄”的紐約市。而是以前根本沒聽說過的默默無聞的小城市奧爾巴尼。
第二章
早上8:30從多倫多出發,過了英美戰爭的著名的戰場queensway海關,沿著95號高速公路冒著四月份的白茫茫的大雪,一路足足開了6個小時,終於到達了紐約州的首府奧爾巴尼市。
剛到郊區的時候,心裏挺失望的。城市破破的,舊舊的,兩邊的房子矮矮的。
資ben主義的象征的摩天大樓在哪裏?資ben主義象征的繁華大街在哪裏?資ben主義象征的花紅柳綠又在哪裏?……
我睜大著雙眼在尋找著,看到的隻有一片失望……
有的隻有窄窄的街道,舊舊的房子。很多房子一看上去就起碼有一兩百年了。顯落出一派落寞的樣子。
據說是最富有的資ben主義國家怎麽窮成這個樣子呢?
一兩百年的房子難道不應該推倒重建成現代摩天大樓嗎?
這與去年回國看到的中國,真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幾乎每一個大城市, 破舊的平房一片又一片地被拆掉,新建的摩天大樓鱗次櫛比。上海的外灘,杭州的錢江新城,成了各位建築大師大展身手的建築聖地。各種新型設計,各種高層建築鱗次節比的推陳出新: 比如說錢江新城的日月同輝,上海浦東的金茂大廈等等。幾乎每一天都能感到城市的變化,感到時代的脈搏在跳動。
就連我所出生的小縣城,國家都投入了二十幾億去建設旅遊景點: 修複古道,重建廊橋,重修寺廟,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連我以前上小學的隻有幾百個人的小村莊,所有的房子都重新規劃,統一窗戶格式統一刷上白牆,在許多的白牆上統一刷上了隻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的激動人心的標語。
而奧爾巴尼市隻有快到舊城中心的時候,才看到了一些不高的摩天大樓。這些大樓看起來也有四五十年的曆史。
第三章
奧爾巴尼市坐落在哈德遜河旁邊。
兩邊都是平原,和一些小丘陵,水土肥沃,水草旺盛,一片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色。
很久很久以前,印第安人就在這裏,以狩獵為生。
那時候奧巴尼的印第安人的部落的名字非常難記,又長又難讀,叫
Pempotowwuthut-Muhhcanneuw,總共有25個字符長。意思就是Mohican的火種。他們屬於Mohawk族,是Iroquois Confederacy的5個種族的其中一個。
公元1612年的時候, 荷蘭人慢慢的從印第安人人手中買下土地,在這裏開始建立了第一個安居地settlement。
而同時期的中國,是屬於萬曆皇帝神宗朱翊鈞執政的時期。當荷蘭人開始在奧爾巴尼開拓殖民地的時候, 萬曆皇帝開始了著名的20年不理朝政, 從此“不郊、不廟、不朝、不 見、不批、不講”.
這後麵還有一段有趣的關於萬曆皇帝的秘聞:
據說萬曆皇帝想要立寵妃的皇三子為太子,但這一想法遭到群臣的反對,大家認為廢長立幼是不合宗法禮製的,為了社稷,應當立皇長子為太子。
在與大臣的爭執中,萬曆沒有他爺爺嘉靖的手腕和氣魄,鬥不過群臣,最後心灰意冷,消極應戰,從此之後的20年裏不理朝政。
在公元1662年的時候,荷蘭人把這個土地轉讓給英國人,變成了英國人settlement.
在英國人在北美大陸不斷地從沿海向內陸挺進,不斷的從印第安人手中取得土地變成殖民地的時候。而同時期的中國處於明朝末年時期,北有清朝虎視眈眈,南有倭寇燒殺搶劫,還有窮得沒飯吃的農民李自成起義,大陸烽煙四起,人民流離失所,朝廷自顧不暇。
當時的中國大陸百姓苦啊。
而同一時期,英國在奧爾巴尼建立了城市,修建了公路,建設工廠,引進了火車,經濟蒸蒸日上,人口日益增長。引用一句時髦的話來說搭上了時代的脈搏。
一方麵是落後的封建社會,一方麵是新興的資ben主義社會,北美和中國的生活和經濟的差距越來越大。
沒想到江山輪流轉,30年河東30年河西。
21世紀的後半期,因為全球化的原因,工作機會漸漸的轉移到了低成本的地方,比如說中國和印度等第國家。
現在輪到了中國經濟蒸蒸日上, 而奧爾巴尼的經濟增長像鐵鏽帶一樣停滯不前了。
……
到底什麽在主宰著這一切變化?
難道這就是命運嗎?
下一個三十年又會是什麽樣呢?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將來機器主宰的世界又會是怎麽樣?
第四章
等丫丫和樂樂睡著之後,我睡不著了,穿上衣服,溜到了樓下的酒吧,點了一杯可樂,開始寫今天的遊記。
挑了一個靠窗的位置。窗外小雨淅淅的,街道上幾乎沒有行人,靜悄悄的。
而酒吧裏麵的人很多,大家喝點酒, 在聊天。
靠著窗,喝著可樂,構思著遊記。這是我一天中最輕鬆的時刻。
也是文筆最喜樂的時刻。
比較晚了,酒吧就要關門。
去付錢的時候,酒吧夥計說不用付了,算我請客。祝你晚上睡個好夢。
幾杯可樂沒多少錢。但這種來自陌生人的溫暖感到特別的溫馨。這種溫馨時不時的會讓你感到世界是那麽的溫暖。
比如說在街上坐公共汽車忘了帶零錢,旁邊的陌生人幫忙把車票買了。
比如說走門的時候,在我前麵的人把門開了,不是自顧自的進去,而是把手檔在門上,防止門關了,等我到了接手了才進去。
比如說車子由於燈沒關沒電池了開不起來了。跑過來問需不需要幫忙,然後拿cable boot start把車開了起來。
溫馨的人際關係在北美是非常普遍的。讓人感到非常的溫馨。這種溫馨的感覺,徹底讓我顛覆以往對資ben主義的赤裸裸的剝削與被剝削的階級關係的印象。
北美的資ben主義也發展了很多年,有他追尋公平正義的一麵:比如說避免資源全部集中在幾個大城市裏,而是盡量把資源分散到各個城市裏麵去,把省會或首府建立在小城市,把稅務中心分散到另外一個小城市裏,還有把一些大學建到鄉下去,比如說康乃爾大學等等。這樣子更多的人就能分享資源,大家能平均發展。對整個社會公平更有利。
在酒吧裏,胡思亂想,發散性思維伴隨著優美的四處飄……
對酒當歌,人生當浮一大白。
2019年4月於奧爾巴尼
如想看更多丫丫爸爸的博客文章,請點擊以下鏈接: 丫丫爸爸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