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本集之前:
老媽走了快半年了,因停薪留職而引起的工作上的事也才理順,頭腦還不在寫小說的狀態。經曆過太多的花開花落、月缺月圓,酸甜苦辣是人生的常態。人生雖苦,但並不悲觀。用積極的心態、樂觀地生活,是對親人最好的思念。
去年春季開始寫這個小說,貼在新浪上,去年秋季因家父去世,第一次中斷。後來在新浪上,有一集怎麽也貼不上去,就在文學城開個博客。今年春季,回國陪老媽走完最後三個月,這個小說第二次中斷,直到現在才更新這一集。
故事起筆於在國外的子良接到紫涓的國際電話、子良夢遊,子良回憶邂逅紫涓、兩人的深入交流,再寫子良初為人父、研究生畢業到中學,中間時時穿插子良回憶和雲帆的點點滴滴。第八集,在紫涓鄉下的住處,子良讀了雲帆留給他的第八封信,故事又延伸到更早的時空,回憶了雲帆從江南到東北、子良與雲帆兩小無猜、雲帆摔傷、楊炳釗父女回江南過年的情節。《花十六》這集寫的是雲帆從江南回到東北後發生的事。從下集起將切換到子良與紫涓的故事、並將子良和雲帆的故事穿插其中。
【惆悵】
今年的故鄉還是山花爛漫
花瓣上的細細露珠
還映著你那純真的笑靨
兒時的腳印
留在村前河畔
老宅的回廊裏
仍蕩著你那曲漁舟唱晚
花開季節總有幾分惆悵
耳邊卻想起你的呢喃
去感覺另一個時空的你
寂寞與相思
在荒蕪的歲月彌漫
元宵節後,雲帆的左腿一天比一天好。有時奶奶、有時老姑楊冰錯領著,一邊鍛煉一邊遊覽S鎮的景觀,臨街傍水的木屋、單孔石橋、雕花廳、青石小巷、大小公園、還有當時不太繁華的集市。在江南的日子裏,楊老爺子親自給雲帆調理,從飲食到治療,也會偶爾指點孫女的古箏。
楊炳釗有時和老父親探討一下中醫知識,有時也會翻閱家中有關建築的書籍、大學裏的課堂筆記。他還多次去雕畫坊,對雕梁畫柱、木雕床、江南的室內家具,做了細致的觀察和深入的研究。在此過程中,總想著把這些知識和梨樹溝的木工活結合到一起。
經過兩個多月的調養,雲帆差不多恢複好了,沒留下後遺症。穀雨後的第五天下午,雲帆父女倆回到了梨樹溝,那時春種已經有幾天了。
馬車經過姥姥家門口,雲帆下了車,直接跑進姥姥家。雲帆一進院就喊:“奶奶!奶奶!我回來啦!”栽蔥的姥姥,停下手中的活,小跑著出了菜園子,拉住雲帆的手,上上下下把雲帆看了一遍又一遍:“走一走、轉一轉,讓奶奶看看!”雲帆就在姥姥前慢慢地走一走,又快快地轉幾下。看到雲帆痊愈,姥姥高興又激動,眼裏含著淚,又是捧著雲帆的臉,又是摸著雲帆的頭:“可真是太好了,這江南的水土可真養人啊,你病好了,人也白胖了。有空給奶奶講講江南的事兒。”
正說話時,子良放學回來。看到雲帆,子良隻喊了一聲“雲帆姐姐”,就愣在那裏。在東北生活五年多,雲帆感覺這裏才是家,才是故鄉。這五年形影不離的姥姥、子良,比爺爺奶奶更像家人。雲帆跟姥姥打聲招呼,拉著子良的手往劉家大院走去。隻聽到姥姥在後麵大聲說:“雲帆,別忘了告訴你爸爸,晚上到這來吃飯!”
雲帆的痊愈也使楊炳釗心情格外好,而這個他生活了六年的地方,也讓他有很多感慨。雖然離開一段日子,可回來時,房間、廚房、院落幹淨整齊。東屋,筆墨紙硯、筆洗、筆架、字帖、子良的臨帖,工工整整地擺放在兩個書桌上。書架一塵不染,架上不太多的書也重新擺放了,次序很合楊炳釗的心意。箱子、鏡子、玻璃擦得幹淨,雲帆的床重新鋪過、被子重新疊過。
看到這些,楊炳釗問子良:“子良,這家裏都是高大娘收拾的嗎?”
子良答道:“春分那天起,姥姥就把這裏被褥都拆洗了,其它的,都是我做的。我就在這裏做作業、練字、讀書,姥姥說,我大了,要學會自己幹活。”姥姥做的讓楊炳釗感動,而子良做的,則讓他高興,他高興子良在智力之外,做事一絲不苟的態度。
父女倆到姥姥家吃晚飯。進屋後,雲帆把從江南帶的禮物一樣樣地擺出來,先是白底藍花的江南印花布:“高奶奶,這是我奶奶給您的,讓您做一件衣服,奶奶聽我講了您好多故事,奶奶說了,如果和您見到麵呀,一定能嘮到一起去。”說著,又拿出一雙老人穿的繡花鞋:“這是我家奶奶給您做的。”姥姥高興地試了試,非常合腳。問雲帆:“你奶奶怎麽知道我腳多大?”雲帆答道:“有我呀,你忘記了你給我做鞋時,咱倆比腳的大小了。”子良的禮物是深藍趟絨和兩瓶鈣片:“子良,這塊趟絨是我爸給你買的,可以做一身衣服了。鈣片是到上海買的。”
“你去上海了?”子良問。
“嗯”,雲帆點點頭,“就在上火車的前兩天,我爺我奶和我爸帶我去的。上海可大了,人可多了,有功夫我給你講。”子良點點頭。
雲帆又拿出一個大的盒子給姥爺,看看子良,湊到姥爺耳邊小聲說了啥,姥爺笑著點點頭,讓子良直著急。姥爺拿著盒子左看右看,對楊炳釗說:“這是檀香木的,這上麵有磬,有蝙蝠,還有兩條魚,雕刻非常精美。小楊,這有什麽典故吧。”說著姥爺小心地打開盒子,裏麵有六個格子,裝有六種不同的糖。
“是的,這是我老父親給您的,這木雕圖案叫《福慶有餘》。盒子是我家的,糖是雲帆給您買的。”楊炳釗回答。
姥爺不抽煙不喝酒,逢年過節,就買點兒水果糖吃,買酥糖的時候不多。雲帆能想著給姥爺買糖,這小女孩還真細心。姥爺看看糖,又看看子良,笑著卻不拿一塊兒給他吃。子良和姥姥正在納悶,雲帆自己說了出來:“子良,你缺鈣,牙不好,這糖是給高爺爺吃的,沒你的。”說著,想起剛才告訴姥爺的話“別給子良吃”,雲帆自己笑了起來。
回到梨樹溝的第二天,楊炳釗就跟社員下地幹活,種地、鏟地。
雖然雲帆已經痊愈,但考慮到每天上小學要往返十多裏地,到學校也不一定能學到更多的內容,楊炳釗決定讓雲帆在家。白天習字、讀書、練古箏,按照小女孩的興趣來,沒有規定的作業。雲帆也常常到姥姥家做點手工。當年秋季開學時,雲帆就和子良一起上了三年級。
秋收不久,一天下午,於文海把楊炳釗從地裏叫走了。於文海是大隊高書記的妻兄,他來找楊炳釗,顯然是得到高書記的允許。到了於文海的家,才知道 ,高書記在縣裏知道了今年要恢複高考的事,可能是冬天考試。於文海的兒子於占林、公社王書記的幺妹王雙榮要參加高考,不知道如何準備,高書記就想到楊炳釗這個北大畢業生。
王書記也在於文海家裏等著,見到楊炳釗,伸出手來和楊炳釗握手:“這回你可有用武之地了,你在臨江六年了,還真不知道有你這位北大高才生。雙榮和占林,就指望你了。”
“王書記您客氣了。談不上高才生,我也多年沒動中學的東西了,我們一起準備吧。”楊炳釗回答道。
“還是讀書人謙虛。具體文件還沒下來,如果定下來,時間就是緊的。你們今天就開始?”王書記問楊炳釗。
“明天開始吧,到我家,我還有些書能用得上。”楊炳釗說道。
第二天,占林和雙榮到劉家大院學習。王書記托人在J市圖書館抄來五六、五七年的高考試題,第三天就送到了劉家大院。
重陽節那天,全國廣播、報紙同時發布了恢複高考的消息。這天距離J省高考隻有三十七天時間。幫著別人備考,楊炳釗自己更興奮,他明顯感覺風氣在轉變,可以光明正大地讀書、學習了。就從那時起,楊炳釗把書架擺滿了書。
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於文海的妻子袁素琴來劉家大院給搞夥食。備戰高考的三個人作息沒有規律,餓了就吃點兒,困了就睡會兒。楊炳釗的工作量比較大,為雙榮和占林整理並抄寫材料,而兩個應試者主要時間用來臨陣磨槍地記憶,解題是一小部分的。這期間,袁素琴和王雙榮占了雲帆的房間,雲帆就住到姥姥家。雲帆和子良放學後,楊炳釗忙不過來,有時也會讓袁素琴把兩個孩子叫到劉家大院幫忙抄寫一些東西。
因為於占林和王雙榮基礎知識薄弱,在數學上,楊炳釗重點給倆人講了二三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二次曲線的基本概念、因式分解、等差等比數列、三角函數,都是些基本的,把手中有的教材上的題解一解。占林和雙榮解題時,楊炳釗給他倆每人準備四篇和時事有關的範文、列出了可能考的課文、作者等知識。楊炳釗還查閱了高書記給帶來的近一年的報紙,看看哪些可能成為政治考題。這些臨陣磨槍的辦法非常有效,當年的冬季高考都用上了。比如語文填空“《紅樓夢》的作者是()”、“《國際歌》詞、曲作者分別是()”。作文是《英明領袖華主席和各族人民心連心》 、《偉大的勝利——難忘的一九七六年十月,政治題像“黨的教育方針是什麽”、“黨的十一大路線是什麽”、“四人幫”反動綱領是什麽”,都是之前準備的。
從幫人備戰高考把書擺滿書架起,楊炳釗的生活就在一點點發生變化。劉家大院的大門,不再像以前一樣隻對少數人開。前兩年,楊炳釗隻給姥爺和子良剃頭,而這年冬天,其他老鄉也帶孩子來找楊炳釗理發。小年過後,不少人來找楊炳釗寫對子。楊炳釗寫不過來時,倉房、馬廄、廁所對子就由子良和雲帆來寫。
占林和雙榮分別被J大學和J工大錄取。楊炳釗幫助兩人順利考取大學的事,很快在臨江地區傳開了,之後就有幾位校長來找他去當老師,小學到高中的都有。不過,他還沒有答應。
祝君子兄周末愉快!
一幀的文筆樸實真誠感人,人物描寫細膩生動,特別是人物之間的對話,……相信有許多是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寫的好:))
祝一幀周末快樂!
謝謝一幀分享佳作,周末快樂!
一幀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