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鳴

自己的經曆和自己的紀實性作品,也有社會評論。
個人資料
潘文鳴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移民生活(20)理性和信仰的困境(之一)

(2023-07-28 05:50:02) 下一個

理性和信仰的困境(之一)

——對天主教和基督教的認知

         少年時代喜歡讀文學作品,愛爾蘭女作家伏尼契(1864——1960)寫的《牛虻》,曾經讓我很著迷。書中男主角亞瑟是意大利佛羅倫薩一位哲學係大學生,他對紅衣大主教蒙泰裏尼很是崇拜。但是,當他聽說自己是蒙泰裏尼的私生子後,他的信仰一下子幻滅,他拿起錘子把牆上的上帝雕像打得粉碎!因為按天主教的教規,教會的神職人員是不能結婚的,所以,他心中的上帝和生活中的偶像刹那之間崩塌,從此遠走天涯海角的南美,曆經磨難,遍體傷痕,回到意大利,化名牛虻,成為一個堅定的革命者。亞瑟對天主教信仰的破滅,以及他頑強不屈的英雄品格,給我青少年時代的記憶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中學大學時期,通過世界曆史學習和文學作品閱讀(如揭露宗教腐敗的《十日談》),知道西歐中世紀政教合一,教會專製腐敗,迫害科學家和進步人士,社會暗無天日,直到文藝複興時期,掀起轟轟烈烈的思想解放運動,宗教被迫進行改革,有了基督教新教,並退出政壇,歐洲各國才陸續進入現代文明社會。

在中戲讀書期間,看表演係同學演出法國莫裏哀(1622——1673)的喜劇《偽君子》,舞台上的諷刺對象就是天主教傳教士。所以,從我的經曆和所受的教育來看,天主教給我留下的印象是很糟糕的。

       然而,上個世紀80年代,我奉命做貴州省宗教情況調查,通過深入實地考察和閱讀資料,我對宗教有了比較客觀的認識。

       首先是宗教的群眾性。當年我到威寧縣鹽倉區板底鄉,親眼目睹當地彝族民眾如何參加基督教的禮拜活動,男男女女幾百人,坐在他們自己修建的簡陋禮堂中,坐在木板上,讀經書,唱頌歌,場麵十分感人。調查得知,板底鄉有近一半的群眾信仰上帝。在我寫的《板底鄉的宗教活動調查》一文中,比較詳細記錄了板底鄉的彝族群眾的信教情況。

       其次,在威寧縣檔案局,我看到一本1938年武漢出版的小冊子,名叫《苗族救星》,介紹英國傳教士柏格裏(1864 ——1915)到窮鄉僻壤石門坎傳教的經曆。遠在英國的柏格裏,得知中國偏遠地區的少數民族的生活狀況十分艱苦落後,迷信鬼師,如同迷途的羔羊,他放棄了自己的舒適生活環境,曆經千辛萬苦來到貴州威寧的石門坎地區,為當地苗族群眾修教堂,建學校,傳播基督教文化,移風易俗,為當地苗族群眾做了不少好事。51歲時,在為老百姓治病中,他不幸染病身亡。他去世後,當地教民為他舉辦了盛大的葬禮,並為他樹碑立傳。他的感人事跡在畢節地區廣為流傳。柏格裏的傳教事跡,使我深受感動,知道柏格裏這樣的傳教士如同白求恩一樣,都是一些為信仰而獻身的優秀人物。當時,我寫了《柏格裏與石門坎》一文,發表在貴州省《文史叢刊》上,得到貴州省一些苗族知識分子幹部的肯定和認同。

     80年代,又親眼看到當時貴陽市黔靈西路的基督教會的教堂,每到禮拜日,可以容納近千人的教堂裏座無虛席,甚至在教堂的過道和走廊,都有人站在那裏觀看唱詩班唱頌歌,聽牧師講經傳道。當時我雖然還是一個無神論者,但已經知道宗教勸人向善,參加宗教活動可以結交許多好朋友,可以改變人的精神麵貌,對廣大群眾有很強的吸引力。

      到了多倫多以後,進入基督教家庭教會學習,對基督教存在的意義和問題有了進一步了解。關於基督教存在的意義,我在《參加基督教活動紀實》一文已經有所表述;至於在《聖經》學習中產生的問題,主要是《聖經》上講述的許多故事,包括耶穌的降生和死而複活等等,違背現代科學常識,令人無法信服。

         另外,在一本教會出版的小書《上帝與人間的苦難》(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溫偉耀教授)中,提到從公元前的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公元前341—274)到18世紀的哲學家休謨(1771-1776),直到20世紀的哲學家亞當斯夫婦,都對上帝的全知、全能和全善提出過質疑。這些哲學家的質疑歸納起來是:既然上帝無所不知,那麽他一定知道地震、海嘯和瘟疫等災難的發生,他為什麽不提前發出警告,讓人們躲避?如果他無所不能,他為什麽不製止這些災難的發生?如果他對人類有大愛,為什麽對遭受苦難的人類不出手援救?這使我想起,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貴州省宗教情況調查中,得知在貴陽市郊青岩鎮,一些基督教徒被清兵抓獲,準備殺頭,這些教徒跪地祈禱,祈求上帝救助,結果仍然死於清兵的屠刀。無處不在的上帝為什麽對這些虔誠的教徒的祈求置之不理?

因此,我對基督教教會中所宣傳的上帝全知、全能、全善,以及教會活動中的祈禱等,一直心存疑問和困惑。

       在理性和信仰的困境中,我求助於科學家和哲學家。

       當代天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1879——1955)對上帝是如何看待的?網上維基百科的介紹是:“愛因斯坦從小也沒什麽宗教信仰,但到了中學的時候,他上了一所天主教學校,在學校裏不知怎地突然狂熱地信了天主教的上帝和耶穌(猶太教是不信耶穌的)。不過到了12歲左右,他看了一些科學和哲學著作後,就放棄了宗教信仰直到去世都沒有再信仰任何宗教。但同時愛因斯坦並不承認自己是個無神論者,他堅持自己是有信仰的,隻是不相信人格化的上帝。”

另一篇《愛因斯坦的信仰觀》(作者臨風)一文中稱:“1929年,在他50歲生日後不久,他接受維埃裏克的專訪。維埃裏克問他:你真相信耶穌在人類曆史上存在嗎?愛因斯坦說:‘無可置疑!沒有人讀福音書會感受不到他的臨在。他的個性在每句話中悸動。’又問,‘你相信上帝嗎?’他的回答是:‘我不是個無神論者。我也不是個泛神論者。這個問題太大,不是我們小小的腦袋可以理解的。……我們看到這個宇宙奇妙地安排在一起,它遵照某些定律運轉。而我們對這些定律隻不過有非常朦朧的了解。”這就是說,愛因斯坦相信耶穌是真實存在的人物,但卻不相信耶穌就是上帝;其次,他否認自己是無神論者,但那個主宰世界的上帝,人們目前還是無法知道。

       最著名的哲學家康德(1724——1804)對宗教有比較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他的觀點則是:上帝不屬於人的認識範圍,說上帝存在,無法證明:說上帝不存在,也無法證明。(見李澤厚《批判哲學的批判》第62頁)但他認為:“我們雖不能以理性來證明上帝的存在,但人對上帝的信仰,卻可在理性的實踐內獲得驗證,人以理性實踐善行,便自然地要求上帝的存在。”而且“隻有在上帝存在的公設下,人的道德生活才可獲得保障與滿足。”(見西雅圖大學神學與宗教學教授《康德與基督教》一文)

 看來,從愛因斯坦到康德,他們都認為上帝的存在雖然目前還無法證明,但人類的社會生活還是離不開宗教信仰的。這種宗教信仰無論是上帝或者是天理良知,都可以讓人保有敬畏之心,不至於人性泯滅,由人墮落為非人。實踐證明,人一旦失去宗教信仰或宗教情懷,那麽人的道德生活就無法保障。

     《聖經》中指出:“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因為那時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無親情、不解怨、好說讒言、不能自約、性情凶暴、不愛良善、賣主賣友、任意妄為、自高自大、愛宴樂、不愛神”等等。 (見《提摩太後書3》)這種末世的亂象,實際就人們心中失去信仰以後,社會道德崩潰的可怕景象。因此,我們心中不能失去對上帝、蒼天、天理、良知和真善美的信仰,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Bazi1234 回複 悄悄話 是上帝創造了人,還是人創造了上帝?
可以看看世界各地的上帝膚色就知道了吧?
JustWorld 回複 悄悄話
智人約五萬年前走出非洲,大腦進化,最先想出了宗教解釋大腦想到和看到的事,然後弄出了哲學解釋宗教解釋不了的事,最後發現了科學解釋許多宗教和哲學解釋不了的事。總之,科學的疆域越來越大,宗教的地盤越來越小。毫無疑問,確定無疑!宗教對於一些人是一種安慰劑,擺脫心理苦惱。

換句話說,科學永遠也解釋不了人類麵對的所有客觀現實,而且大量人群認知能力永遠低於科學標準,為宗教留下存在空間。無知的人總認為別人無知,哈哈哈哈!少見多怪! 世界任何事物都存在交叉,奇怪嗎?

科學已成參天大樹,在殘酷的圍剿迫害下茁壯成長。

科學已滲透當今社會的方方麵麵,無情地碾壓宗教的生存空間。

宗教是個人信仰,有利於身心健康,片麵誇大其作用等同於欺詐。

詆毀誹謗科學如同螞蟻撼大樹自不量力。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A4O9V5K0552ZMYZ.html

愛因斯坦最新信件問世, 上帝不可能創造宇宙, 宗教是幼稚的迷信, 2023-07-21
mikecwu 回複 悄悄話 山鄉不仕老了說得對。

愛因斯坦所說的“上帝”,相當於一個可以創造新宇宙的高級文明智慧。這和基督教的“上帝”毫不搭界。基督教這種人編出來的宗教,目的就是要你加入他的幫派,給他交錢,讓幫主有錢有勢。

基督教的上帝小肚雞腸,規定你必須去教會朝拜,進貢,這哪像一個能夠改變宇宙的高級文明?
簡單一點好 回複 悄悄話 很棒的分享。聖經裏有著對人和世界美好的計劃和圖畫,是許多人的精神支柱。
山鄉不仕老了 回複 悄悄話 “堅持自己是有信仰的,隻是不相信人格化的上帝。”
我也是這麽想的。
有組織信用,是利用信仰的幫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