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兒子兒媳的新居。
2013年春節前,在三兒的陪同下,經過長途飛行,我和老伴到達多倫多機場。隻見機場大廳燈火通明,人來人往,異常繁忙。在等候辦理過關手續時,遇到一個證件有問題的中年華人,在焦灼的和國內通話,據說他的移民手續不合格,過不了關。
大概等了半個多小時,過關手續才辦完,出了檢票口,隻見二兒和兒媳已經站在候客大廳,他們開來兩部車,把我們的行李和人都安排好,大約經過20分鍾左右,車停在一棟洋房前。下車隻見眼前已經不是原來居住的36層高樓,而換成一棟加拿大人稱為“豪斯”的獨立洋房。這棟洋房門旁是雙車庫,進門以後是鋼琴房、衛生間、洗衣間,客廳、書房、餐廳、廚房和電視室,一樓這麽寬敞,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見過的如此開闊和寬敞的大房間。登上二樓,則是5室和3個衛生間。兒子兒媳住一間帶衛生間的大房間,剛剛7歲的孫姑娘和親家母各住一間約十多平米的房間,剩下的兩間,一間是客房,一間是兒媳的工作間和書房。另外,還有一個地下室,地下室設有乒乓球台桌、跑步機和兒子練書法的長桌,此外,還有一個小冷庫,供冬天儲存食品所用。由於老伴行動不便,我和老伴就安排在一樓一個房間居住,這個房間原來是兒子的專用書房。
第二天,我出門看了看周圍環境,隻見馬路兩旁都是這種獨立的兩層樓雙車庫洋房,建築樣式也大同小異,每家的房前屋後都有一塊空地,房前都栽有一顆樹,有的還栽有常年青的鬆柏。而在屋後,家家戶戶都有一塊綠地,用木板或塑料板圍起,老外多是種樹,華裔多是栽花,有老人的則辟出一塊種蔬菜。
兒子在三四年前,曾經在電話和視頻中講,在2009年賣出市區所住那套樓房以後,在市區的近郊旺市買了一套單車庫二層樓的“豪斯”,住了3年,由於兒媳有了工作,要再買一輛新車,所以,就把那套單車庫二層樓的洋房賣給一家俄羅斯人,又買了這套雙車庫的洋房。由於加拿大每年有幾十萬國外移民湧入,多倫多又是加拿大的經濟文化中心,所以,這裏的房價逐年上漲,每次賣房都可以增值賺錢。
住進兒子兒媳的新居以後,最大的感受,一是室內一年四季恒溫,都在攝氏23度左右;二是室內空氣幹燥,衛生間的濕毛巾一夜就晾幹。對於我來說,在貴州生活多年,貴州的夏天好過,但冬天常常陰雨綿綿,冷得縮手縮腳,洗的衣服往往一個星期都難以晾幹;而這裏家家戶戶的洗衣間都是洗衣機和烘幹機並列,洗衣機洗過的衣服被套之類立刻放到旁邊的烘幹機裏,一個多小時就可以烘幹,再不會為洗過的衣被遲遲不能晾幹而發愁。
參觀了兒子兒媳的新居,我對兒子兒媳講,這種居住環境和居住條件讓我開了眼界。我說,文革期間貴州廳局級領導住的小洋樓我曾經親眼目睹,相比起來,你們現在居住的條件毫不遜色,甚至還要好一些。兒子說,我們每月要還房貸,而且要還20多年,那些高幹有這個壓力嗎?我說,隻要工作穩定,還貸款對你們來說可以承受。十多年時間,你們住房條件不斷改善,如果你留在北京工作,恐怕很難做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