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鳴

自己的經曆和自己的紀實性作品,也有社會評論。
個人資料
潘文鳴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陳楚三和他的回憶錄

(2017-11-30 04:32:56) 下一個

陳楚三和他的回憶錄

潘文鳴

  

      陳楚三是我高中時期的同學,我是1957年進入北京101中學,而陳楚三早我一年進入101初三班,從高一到高三我和陳楚三是同在一個班讀書學習。

     眾所周知,北京101中學是一所幹子弟學校,從57年開始,才開始招收平民子弟入學。我是一個農家子弟,由於初中三年品學兼優獲得金質獎章,按規定,可以不經考試保送進入北京市任何一所中學。不知當時是怎麽想的,我選擇了101中學。

      進入101以後,逐漸了解到,同班同學中有毛遠新,他是毛主席的侄子,每到周末,他騎自行車回中南海。還有習仲勳的長子習富平,他是習近平的長兄等。但陳楚三的家庭背景,我卻一無所知。

     高中三年,陳楚三給我的印象是年齡小,一個娃娃臉上戴副眼鏡,個子也偏矮,他坐在教室的前幾排,但人非常聰明,周六或周日,我們往往都在教室裏做數理化習題,隻有他能夠很快就做完習題,一個人到教室外麵去溜達散步。

      101校園是清朝被毀的圓明園舊址建起來的,校園非常寬廣,從校門口走到最後麵的操場,可能有一華裏的樣子。我們教室窗外,就有一個開滿荷花的池塘,環繞池塘四周是柳樹成蔭。陳楚三喜歡一個人到教室外東走西逛,我幾乎沒見過他和哪個同學交朋友,一起聊天,他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性格有些孤僻。

      高中畢業,參加高考以後,大家就各奔前程,除個別關係較好的同學以外,同學分手以後就彼此失去了聯係。所以,陳楚三考上什麽學校,讀什麽專業,以及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什麽地方等等,我一點也不清楚。直到2000年的一次同學聚會,我才見到陳楚三,發現經過40年以後,他的身材長得十分瘦高,戴副眼鏡,依然是高中時期的樣子,但已經滿頭白發。由於我和他的關係一般,我們見麵彼此點點頭,也沒有來得及互相談談離別後的情況,就彼此分手了。

      沒想到,經過半個多世紀,我和陳楚三於2016在多倫多聯係上,知道他就住在與我們住所不遠的地方。經過幾次電話交談,我們終於如約見了麵。

      那天,兒子兒媳都已經上班,陳楚三的妻子開車依照GPS,找到我們的住地。心想,陳楚三的妻子大概不是一般的女性,70多歲會開車,會用導航係統。一問,果然她畢業於哈爾濱軍工,學的是導彈控製專業,是個科技人員。

      這麽多年來,這是我和陳楚三第一次麵對麵交談,彼此經過交流,了解到陳楚三原來是紅二代,他父親是著名老革命家陳潭秋,中共第一次黨代會13個黨代表之一,1943年被新疆軍閥盛世才殺害。

      據陳楚三的妻子吉新玉介紹,陳楚三剛剛出生不滿1歲,就失去了父親,而在他4歲時,他的母親改嫁,他就成了孤兒。陳楚三以烈士遺孤的身份到了延安,然後被薄一波交給他的前妻收養。薄一波的前妻是一個非常善良的農村婦女,她把陳楚三當成自己的兒子一樣嗬護照料,使身體瘦弱有病的陳楚三沒有在童年夭折。陳楚三在養母身邊呆了9年,直到建國後才來到北京讀書。

       陳楚三告訴我,他離開101中,考入清華大學,學的是計算數學專業,學製6年。我讀的中戲戲文係是5年製,因此早陳楚三一年走出校門。1965年我離開北京分配到貴州時,陳楚三則還在清華學習。等到66年陳楚三畢業前,文化大革命發生,他隻好留在清華園參加文革運動。沒想到,性格孤僻的陳楚三,文革期間竟然是清華園的領袖人物,他和清華大學著名造反派頭頭蒯大富是對立派。經過三年的折騰,陳楚三68年被分配到貴州修文縣的水電站,而且一呆就是5年。我想,貴州自古就是瘴癘之地,是充軍發配的地方,我是因出身不好,被認為走“白專道路”,才分到貴州;而陳楚三是紅二代,烈士子女,怎麽也發配到這個偏僻落後的地方?

      我對陳楚三說,我在貴陽市,你在修文縣,我們離得並不遠,5年當中竟然沒有見一麵,真是太遺憾。陳楚三一笑。

      陳楚三和妻子吉新玉是1969年結婚,72年生下他們的獨子。吉新玉的父母是解放軍裏的高幹,文革期間被關過監獄。吉新玉畢業後分到洛陽工作,直到林彪事件發生以後,陳楚三才由貴州調回北京,妻子吉新玉不久也回到北京,結束了夫妻分居的生活。

       陳楚三的妻子說,陳楚三的生活中離不開政治。不知這是否與他父親陳潭秋的遺傳有關?因為陳潭秋從青年時代就成了職業革命家。另外,是不是文化大革命中清華園的一段經曆,使陳楚三對中國的政治問題念念不忘?從陳楚三的思想性格來看,他思維敏捷,不苟言笑,成熟穩重,完全是個搞政治的材料。但不幸的是,陳雲的一段批示,斷送了陳楚三的仕途。

       那是在80年代初期,有人要求陳楚三寫一份關於清華大學文革初期運動情況的材料。材料寫成以後,交到當時中共中央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李銳手上,李銳看了很滿意,要求下發組織部內處級以上幹部傳閱。沒想到,這個材料竟然傳到陳雲手上,陳雲看了寫了批示,其中竟然有這樣一句,就是要特別警惕像陳楚三這樣的人,對他們不能重用。究竟陳楚三寫的材料裏,有什麽地方令當時主持提拔年輕幹部的李銳十分欣賞?而又使陳雲十分反感,並寫了那樣主觀武斷的批示?陳楚三夫婦沒有講清楚。

      我們在第二次接觸中,我了解到陳楚三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裝備技術研究所工作過,轉業後任私營大型跨國企業中實集團監事會主席。退休後,他們夫妻給兒子兒媳辦了移民,他們夫妻也有楓葉卡。經過考慮,他5年前開始撰寫回憶錄,決心把自己一生的經曆如實寫出來,告訴後人,而且已經有香港出版社準備出版。

      陳楚三夫妻住在兒子和兒媳寬敞的家裏,盡管樓上樓下房間很多,但他怕兩個孫子打擾,自己一個人在地下室寫作,有時就睡在地下室。他的回憶錄已經寫了40多萬字,很快就要完成。在交談時,他向我介紹了他所知道的四五運動天安門事件中一些內幕,因為當時的北京軍區司令員吳忠去世前,曾經比較詳細介紹了四五天安門事件的經過,吳忠談話的若幹盤錄音磁帶,是經陳楚三之手整理成文字,然後由《炎黃春秋》雜誌發表。另外,他也向我談到六四鎮壓時他的所見所聞。我想,這些鮮為人知的曆史真相,可能就是他寫入回憶錄的內容。果真如此,他的回憶錄將是非常有價值的。

      我們第三次接觸是在本年11月初,這次是兩家人在我們家的聚會。在餐桌上,陳楚三告訴我,他的回憶錄已經交香港明鏡出版社出版,書名叫《人間重晚晴》。明鏡電視台的主持人高伐林通過視頻,對他進行過幾次采訪,實際上視頻中談的就是就回憶錄中的一些內容,要求他口頭進行一番陳述,以便於讓世人對回憶錄的內容極其作者有所了解。 

     按說,陳楚三經過5年的艱苦努力,寫出一本很有曆史價值的著作,大家都應該感到高興才是。但他的妻子吉新玉說,我真擔心,書出來以後,不僅進不了大陸,連陳楚三回國可能也會遇到麻煩,弄不好還會有人找他談話。我問為什麽?吉新玉說,他書裏寫的盡管都是事實,但是有不少是當前敏感的話題,是共產黨的陰暗麵。在中國,大家都知道,有些事情朋友之間下麵講講可以,但寫到書裏就成問題了。坐在陳楚三旁邊的兒子小陳也說,你寫的我雖然隻看了一部分,但我覺得你這樣寫,我還是為你擔心。

    陳楚三說,很多曆史真相沒必要隱瞞,應該讓世人知道。比如陳雲講,我們自己的子女靠得住,他們不會挖我們的祖墳。他這話是立黨為公嗎?是個共產黨領導人應該講的話嗎?

      顯然,半個多世紀以來,一個有正義感和良知的知識分子,假如他敢於說出曆史真相,他的命運往往是很悲慘的。彭德懷當年在廬山給毛主席的信,講得都是真話,結果如何?即使毛已經壽終正寢多年,由於沒有對毛的暴政進行清算,所以,毛的幽靈始終在中國大地上遊蕩,阻礙著中國的政治體製改革。即使人們已經移民到民主國家加拿大,要說出曆史真相,仍然需要勇氣,需要承受親朋好友的不理解,這是多麽可悲的現象嗬。

     陳楚三答應,明年4月份他們夫妻從國內回來,將把他的回憶錄送我一本。讀了以後,我就可以知道陳楚三經曆了什麽心酸坎坷,知道他在清華園9年的生活,特別是在文革初期清華園發生的那些令全國人震驚的事件,知道他為什麽會下到貴州的修文縣,知道他寫的材料為什麽會落到陳雲手裏,而陳雲為什麽又會寫出那樣斷送陳楚三政治前程的批示,以及他和妻子是如何走過風風雨雨的人生路。

    我想,陳楚三會不會像羅瑞卿的女兒羅點點在《紅色家族檔案》裏那樣,能夠站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高度來進行反思?看了他的回憶錄,我們就會清清楚楚。

2017/11/16晨初稿

2017/11/17和陳楚三夫妻進行內容核實以後修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潘文鳴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zuschauer' 的評論 :陳楚三在接受明鏡視頻采訪中說,他在清華被對立派抓去,打得很慘。而且有人被打死,這很使人吃驚。他妻子也說,北京不少地方有陳楚三的大標語。說明他當時是很有名氣。我們期待他的回憶錄出版,讀了之後,大概就清楚了。
潘文鳴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zuschauer' 的評論 :陳楚三在接受明鏡視頻采訪中說,他在清華被對立派抓去,打得很慘。而且有人被打死,這很使人吃驚。他妻子也說,北京不少地方有陳楚三的大標語。說明他當時是很有名氣。我們期待他的回憶錄出版,讀了之後,大概就清楚了。
zuschauer 回複 悄悄話 又想起,陳楚三在德陽造反串聯被打成反革命的故事是一個名叫“陳田養”女生說的,並且展示了照片。
yuan222 回複 悄悄話 陳雲的那個批示確實是真的: “警惕像陳楚三這樣的人,對他們不能重用”。當時陳雲寫這個批示時不知道陳楚三也是紅二代。後來陳雲知道陳楚三的背景後,曾經公開表示自己的批示有問題。似乎在趙紫陽的一個回憶錄裏有這個記錄。

鄧小平和陳雲都講過,還是咱們的紅二代可靠(大概意思)。有一個統計講,改革開放後的幾十年,紅二代積累的財富達到社會總增長財富的80%。不知真假。
zuschauer 回複 悄悄話 記得文革時期1967年初去四川德陽串聯,看到清華大學陳楚三在那裏被打成反革命的傳單和照片,不知是否記錯。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