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鳴

自己的經曆和自己的紀實性作品,也有社會評論。
個人資料
潘文鳴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參加家庭教會活動有感

(2017-11-19 03:38:17) 下一個

參加家庭教會活動有感

潘文鳴

 

      去年春末,天氣轉暖,社區的華裔老人陸續來到公園開始晨練活動,其中我發現一個高個子中年人經常出現在我們這一群老人之中。人們告訴我,他姓趙,是基督教教會的傳道,他到公園來的目的,是希望我們去參加他們的教會活動,他的車就停在馬路邊,誰願意去,一會兒就可以乘他的車前往。

       我們一起練拳練劍的華裔老人,陸續有人乘小趙的車去參加家庭教會活動,一兩次以後,都說家庭教會活動搞得不錯,中午還有午餐招待,隻是對傳道人講的那些東西很難發生興趣。所以,除個別老人能堅持下來,大多數人就不再去參加。的確,基督教《聖經》裏所講得那些內容,對大陸無神論社會環境中長大的人來說,確實感到陌生。

      80年代中期,我曾經受貴州省文化廳的委派,對貴州全省的各種宗教組織和宗教活動做過專題調研,對省內的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和道教等組織的活動情況和基本教義有些粗淺的了解,並寫過幾篇有關宗教方麵的文稿。

      就在那個時期,德國著名學者韋伯的一本書,在大陸文化界很熱,書名為《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講的是西方資本主義發展與基督教新教的倫理的密切關係。後來有位學者,在《讀書》雜誌上寫了一篇討論終極關懷和現代化問題的文章,裏麵說,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如果沒有宗教信仰,這個國家和民族是難以實現現代化的。而來到多倫多以後,看到網上有人在跟帖中說,“無神論環境必然人人都是潛在的貪汙犯和罪犯”……。這不能不使我想到,自己在大陸耳聞目睹的官商勾結,貪汙腐敗盛行,坑蒙拐騙行為到處發生,巧取豪奪使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從上到下的道德淪喪令人痛心疾首……所有這些,都使我感到有必要進一步去學習和認識宗教。所以,我決定跟小趙去參加了每兩周一次的家庭教會活動。

      家庭教會活動是在一位王姓的年輕婦女家,大家都叫她Mary王。小王是社區一位鋼琴教師,她一家人都信奉基督教。每周三上午,她的丈夫上班,女兒上學,家裏隻剩她和她的婆婆,從上午近10點,參加教會活動的人,就陸續準時來到她家。

      像所有多倫多住獨立屋的家庭那樣,小王家室內寬敞,屋裏收拾得整潔。她家一進門是換鞋空間,然後是一樓的衛生間,再往裏就是客廳,客廳裏放著一張長桌,長桌上擺著各種食品和果品,周圍擺著十幾張椅子,客廳的牆邊有一架鋼琴,整個客廳布置得很溫馨,可以容納10到20個人參加活動。

     近10點,參加活動的人陸續來到,小王和她婆婆都是笑臉相迎。大家進屋以後,都互致問候。等人到齊,人們像老朋友聚會,臉上都顯得輕鬆愉快。所以,這種家庭教會活動給我的第一個感覺是,這裏像一個溫暖的家。

     活動開始,如果有新來的人,就請他做個自我介紹,大家鼓掌表示歡迎。然後,小趙和小王把當天用的教材和聖歌發給大家,複印好的聖歌,人手一份,然後由傳道小趙或Mary王帶領大家向上帝祈禱;接著小王坐在鋼琴旁,彈奏聖歌的過門曲,大家一起跟著鋼琴伴奏,齊唱聖歌。

      這些聖歌的內容多是歌頌上帝的,如“普世歡騰,救主降臨”;也有教導信眾如何做人的,如“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等等。莊嚴肅穆的宗教音樂,嚴肅聖潔的歌詞,把大家帶到一個充滿神聖氣氛的環境之中,心靈不免變得寧靜平和。

      我想,來到加拿大以後,這裏的人都不用高聲大嗓講話,彼此都彬彬有禮,互謙互讓,沒有中國大陸那種喧嘩和吵鬧,這可能就是人們在宗教文化的長期熏陶下,文明和禮貌已經變成大家的習慣和本能。

      按家庭教會活動程序,祈禱之後,開始傳福音。所謂“福音”,就是《聖經》上的內容,就是上帝的教誨。趙傳道是神學院畢業,他把發到大家手中的教材,進行講述。每一講,有一個主題,如第一講《真有神嗎?》,第二講《認識神》,第三講《人是神的傑作》等等。後來還發了一本印製精美的小冊子,裏麵的15講,都是聖經故事。傳道人根據講義,每次講一個故事,如耶穌如何關心殘疾人(第二課《耶利哥的瞎子》),如何對待那些在社會上受歧視的人(第三課《心靈空虛的該撒》),或者是怎樣對待道德有瑕疵的人(第四課《淫亂婦人》)等。用這些故事頌揚耶穌的偉大胸懷和高尚人格,以及他對世人的愛心。看來,兩千多年以來,基督教的發展雖然曆經盛衰坎坷,但在西方宗教學者不斷努力下,已經形成一套非常係統有效的傳教方式,讓人們去熟悉聖經,了解上帝,最後達到信仰上帝。

        每次在傳道講完以後,都留有一些時間供大家提問或討論。這時,大家往往是隨意發言,談自己的一些內心感受和想法。有人講述自己為什麽信仰基督教,如房主小王跟大家介紹,說她生在一個信仰基督教的家庭,在台灣和香港讀書長大,因此,全家人都是虔誠的基督徒,她每次讀《聖經》都感到特別親切。還有人講,她一家來到加拿大以後,生活遇到許多困難,都是教友伸出援助之手,幫她一家度過一些難關。當然,也有人講述自己在兒子兒媳家,兒媳婦對自己不歡迎,不理睬,目中無人,非常傲慢,而兒子又十分怕得罪媳婦,自己處境十分艱難等等。這時,大家一方麵對她的處境表示同情,也有人根據上帝的教誨,根據《聖經》上的記載,幫助她如何正確處理這種家庭緊張關係等等。

       參加幾次家庭教會活動以後,我想到馬克思在他的一篇文章裏曾經說“宗教是被壓迫生靈的歎息,是無情世界的情感”,還說“宗教是人民的鴉片”,等等。看來,早期的基督教多是窮苦大眾抱團取暖的團體,是人們追求精神撫慰的場所。發展到今天,參加教會活動仍然是人們擺脫孤獨,尋找精神家園和學習如何做人的一條拯救自我的道路。盡管我對基督教神學中一些觀點一直心存困惑,在科學和哲學層麵沒有找到答案,但我仍然認為世人參加教會活動是有益的,特別是在無神論社會長大並且毫無敬畏之心的華裔移民,其中包括我自己,很有必要到宗教活動裏,去拯救或清潔自己的靈魂,讓魔鬼無法附體,一生平安度過。

                                                                                                         2017/11/8初稿

                                                                                                         2017/11/18修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貓姨 回複 悄悄話 的確,基督教《聖經》裏所講得那些內容,對大陸無神論社會環境中長大的人來說,確實感到陌生。

---不是陌生,陌生才有新鮮勁。 宗教說教在國內還沒受夠嗎?
大洋彼岸洋插隊 回複 悄悄話 人各有誌,不能強勉!世界三大教,都有自己的科學性。隻要有興趣,隻要深入研究,都能有收獲。可惜能接觸到的基督傳教士,沒有一個能把課講得讓人產生興趣的,沒有一個能讓人學到東西的!
潘文鳴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懶風' 的評論 : 您為什麽不多寫幾句,給筆者一些點撥和指教?讀者可能也有這個希望。
懶風 回複 悄悄話 “對基督教神學中一些觀點一直心存困惑,在科學和哲學層麵沒有找到答案,”君士坦丁大帝在把基督教納為國教時,對基督教義作了大幅度的刪改。這可能是造成您在某些方麵疑惑的原因。
潘文鳴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accabia' 的評論 : 據我所知,英國傳教士伯格裏有意選擇中國貧窮落後的地方傳播福音,他先到雲南,貴州苗族兄弟爬山涉水去雲南聽他傳教,伯格裏就來到貴州西部石門坎地區傳教,並以身殉職。以後筆者會詳細介紹。
maccabia 回複 悄悄話 王誌明牧師是雲南的,雲貴少數民族不少基督教督,為什麽?
登錄後才可評論.